三维适形放疗7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pol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较常见,传统全肝放疗只能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姑息治疗作用[1].近年来三维适形放疗(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技术快速发展,使肝癌的靶区剂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而周围正常组织剂量较低,有效保护了周围正常肝组织[2].现将本院应用3DCRT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Trigen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5年6月-2011年4月分别采用DHS和Trigen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4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41例获随访,时间20 ~90个月,平均45.6个月.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24 ~56岁,平均40.29岁.致伤原因:交通伤
目的 采用偱证医学荟萃分析的方法比较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与辅助化疗间的疗效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维普、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等数据库,搜集有关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和辅助化疗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汇总数据采用RevMan5.2.5和Stata 12.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差异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描述.结果 根据纳入和
化疗、放疗、内分泌和靶向治疗是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科学、有机地结合能使乳腺癌治疗的疗效达到最大化而不良反应最小.目前已达成共识的是辅助化疗结束后再内分泌治疗[1-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和放疗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而最佳内分泌治疗和放疗时序安排在临床选择上却非常重要.为此对乳腺癌术后放疗与内分泌治疗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中国现代放射肿瘤学奠基人之一,著名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首任放疗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1~3届主任委员,《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4届总编辑谷铣之教授追思会于4月26日下午4点在该院放疗中心三楼学术厅开始,至6点30分余结束。追思会特别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卫生部北京医院放疗科的同仁参加。这天正值谷老94岁逝去1个
期刊
目的 研究宫颈癌术后患者应用固定野调强放疗(FF-IMRT)和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IMAT)计划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13例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CT模拟定位并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对同一CT图像设计FF-IMRT计划和VIMAT计划,评估计划靶体积(PTV)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两种计划参数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 与FF-IMRT计划相比,VIMAT计划PTV的95%覆盖度增加(t=9.84,P
目的 探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同期胸部病灶三维放疗的近期疗效对生存的影响。方法2003-2010年共人组201例,可评价167例。化疗以铂类为基础二药联合方案,中位周期数4个。胸内病灶中位计划靶体积剂量为63Gy。近期疗效评价采用WHO标准,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201例随访率为97.5%,随访满〈1、1-2、≥
期刊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是采用三维水箱和均匀水模体测量机器数据并按一定数学模型拟合而成的参数进行剂量计算,但患者解剖部位是非均匀组织,TPS模型算法对不均匀组织能否进行准确的密度修正呢?为此探索非均质模体验证和分析Pinnacle3 TPS光子线数学模型进行剂量计算的精度。
期刊
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在保证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要求同时极大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减少了患者移动可能性,同时增加了治疗靶区准确性[1-2].本院2011年引进了Turebeam系统,TrueBeam系统具有速度快、准确性高等特点,能更好开展VMAT.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验证工具对在Truebeam系统上治疗的VMAT
期刊
目的 观察调强放疗(IMRT)初治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2006-2008年,6个治疗中心共300例经病理活检确诊为鼻咽癌的初治患者接受全程IMRT.UICC/AJCC 2002分期Ⅰ、Ⅱ、Ⅲ、Ⅳa+b期分别为6、45、141、108例.放疗处方剂量鼻咽原发灶计划把体积为70 ~ 74 Gy,颈部转移淋巴结计划把体积为68 ~70 Gy,计划靶体积-1为60 ~
目的 研究千伏级锥形束CT (CBCT)进行心脏勾画的可行性,并探讨计划CT上进行心脏勾画的外放标准.方法 选取接受放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例,每次治疗前拍摄CBCT进行摆位误差纠正,利用每位患者前10次CBCT进行研究.在每次CBCT图像上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心脏勾画,比较基于计划CT和CBCT心脏勾画的差异以及不同扫描时机CBCT勾画心脏的重复性,测量基于计划CT获得心脏各个轴向外放距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