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评价艺术 演绎生命精彩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评价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充分发挥语文课堂评价的教育功能,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丰富内容,让评价全面化;讲究语言,让评价艺术化;活用方式,让评价多元化。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评价是影响教育艺术的重要因素。自实施新课改以来,我国教育部门对评价体系越来越重视,一线教师也在努力践行与丰富评价内容,优化评价方法,活用评价方式,完善评价制度,让评价成为教育艺术中最绚烂的花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坚持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倾心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用心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让评价成为语文课堂的一道风景线,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拙见,与同行商榷。
  一、丰富内容,让评价全面化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学,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且将它作为唯一的尺度。可喜的是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重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如,讲解《春》时,在导入新课时,可用回忆有关春的古诗句导入,学生展示: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教师评价:“能大胆的举手,搜寻记忆,勇敢地诵读绘春诗句,你们是好样的!”进行新课时,学生们带着欣喜的语气自由去读,语调上扬,整体节奏为轻快型时,教师评价:“什么是最美妙的音乐——你们的饱含真情的读书声。”评价时神情应是专注的、投入的。当有一位学生很幸运地展示了他的朗读,教师评价:“听你朗读,我仿佛走进春天的乐园里,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赏析春风图时,“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教师设问:吟诵佳句,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学生品悟: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教师评价:“作者荣幸地找到了知音,你们都是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实践证明:教师适时地且恰如其分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以信心,有效地推动教学发展。
  二、讲究语言,让评价艺术化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课堂评价语言是课堂教学中最直接的评价方式之一。客观正确的教学评价语言,促进学生智慧的产生、思维的飞跃、激情的涌动。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激活学习的欲望,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1.激励性评价,激发学习的动机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不能吝啬赏识和赞许,要用适当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不失时机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肯定和激励。教师发自内心的一个鼓励眼神,一次温暖的抚摸,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成功的体验;能促使学生在发展中认识自我;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
  2.机智性评价,点燃智慧的火花
  教育的技巧就在于随机应变,预设的课堂缺乏活力,没有生机。民主开放的课堂,在知识生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面对突发情况,教师课堂评价应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其表现为:反应快速,反馈及时,应对巧妙。当学生读错字时,教师评价:“这个字,正是老师要强调的,谢谢你帮老师这个忙。”当课堂出现意料之外的“偶然事件”时,教师根据意外情况快速做出反应,灵活运用评价语言,把学生从“偏离的轨道”上拉回来。实践表明:教师充满爱心、智慧的话语,既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地呵护了学生的心灵,又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3.幽默性评价,唤起课堂的生机
  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是口语交际的润滑剂,是课堂教学的助手。教师幽默诙谐的评价能为课堂生色,为教学增辉。学生大脑略感疲劳的时候,教师适时、幽默的评价可以消除学生心理疲倦,活跃课堂气氛;当学生思路受阻时,教师风趣的评价启迪学生的学习智慧;当拓展知识时,教师诙谐的评价能增强学生信心,使教学信息的传导风趣而高雅。总而言之,教师的幽默评价使课堂妙趣横生,唤起课堂无限生机。
  如,“海内存知己”这是王勃的诗句,其中的“己”字,学生容易出错,将其写成“已”,教师评价:难怪你们出错,“己”和“已”只有一点点的小差别,请眼花的同学,赶快擦亮眼睛,仔细观察,认真书写。教师幽默的话语,既弄清了字形,又让课堂教学散发出鲜活的生命气息。
  三、活用方式,让评价多元化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提倡综合采用自评,师评,同伴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深刻认识多元评价的好处,并发挥其最大效益。学生自评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前提,有利于彰显长处,调动兴趣;教师的评价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有利于明确方向,增强效果;学生互评是促使学生发展的动力,贴近他们的生活,突出主体,真实民主,富有情趣。语文课堂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能融洽师生关系,激活师生思维,激发创新意识,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和情感体验,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如,讲评《感恩父母》的作文,佳作大多取材于家庭细微的小事,深夜妈妈为自己掖被角,端咖啡,送水果……师生共同评点,既分享同学们的故事,体验其真情,又能借鉴其写作亮点,研讨精彩之处,加深印象,作文讲评高质量高效益。
  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不仅要重视教学的内容,还要重视评价的内容。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情境有别,课堂评价内容也不尽相同,课堂评价语言也不拘一种形式,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泉,但可以滋润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课堂评价,积极创设“磁性”的互动平台,妙用评价艺术,彰显课堂魅力,演绎生命精彩。
  (作者单位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一中)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作文教学,成了教师与学生的心头之痛。讲评环节也形同虚设,收效甚微。如何改变这种“鸡肋”的现状,成了一线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现将日常教学经验作出总结。  关键词:目标明确;表扬得当;引导自主;形式多样  语文教学难,作文教学更难,而作文课中的讲评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只有多讲评,学生才会明确方向,对自己的作文及时“扬长避短”;只有多讲评,才能多鼓励。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因此,做好讲
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进行完整式加减运算的教学后,教材安排了—节探索规律:此次课程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完全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通过讨论,总结出去括号法则,这节课的教学让我记忆犹新。下面就谈谈这节课的内容。  教材提出的问题很简单:用火柴棒摆出如下图所示的正方形。  问:摆第一个正方形需几根火柴棒?摆两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摆三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摆第n
摘要:物质生活富裕的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较多,孩子们与外界交往范围小,生活空间狭小,使其独占欲望膨胀,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只有持之以恒,使幼儿的分享品质不断发展,才会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幼儿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分享行为;施教途径;幼儿  晨间桌面游戏时间,小朋友们开心地玩玩具,突然听到“这是我的,你不准拿!”“给我玩一下,不行吗?”“不行。”“又不是你家的。”我们班上两个
中小学英语虽然同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在课堂教学中有着许多相同的教学要求,但老师们对中小学英语学科的理解不同,学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产生极大的变化,家庭、学校对英语学习重视程度的不同,特别是中小学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采用的方法、态度不同,中小学教师之间平时缺乏交流和沟通,使得中小学课堂教学行为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产生了断裂层。小学英语是初中英语的基础,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续。如何使学生由小学英语向初
明人刚落座,郑军一边递上热茶,一边就说:怎么一回来就车碰了?  明人惊讶地问:“咦?你怎么知道的?”  郑军笑说:“还不是你自己给人家报的信。你是不是在新疆待傻了,连这个事还要找警察叔叔。”  明人诧异地望着他,这事不找警察叔叔咋办?郑军笑说:“给钱私了呗。”  明人前两天刚从新疆回来,因在新疆不开车,他的车技略显生疏。这天绵绵细雨,明人确实脑子也在联想什么,小车拐弯时,没有注意到人行道正有一辆电
摘 要:在教學环节中通过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开展实践活动以及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其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改;寓教于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就是一种快乐学习法,即学习源自兴趣。如何让学生知之、好之、乐之,要求语文教师讲究教学的艺术,而“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具体做法如下:  一、精设导
摘要:北宋大文豪苏轼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堪称中国文学艺术的全才,是一个成功者。为此,对苏轼生命历程中的四位女性,在苏轼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论证,得出了她们都是苏轼生命中的唯一的结论。  关键词:苏轼;生命;唯一;女性  中图分类号:I109.3 文献标志码:A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7月28日,北宋大文豪苏轼离开了人世。他一生中有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200多篇散文和
摘 要:童诗童画教学课程的开发,可以解决美术与创设想象之间的矛盾。主要从童诗童画教学课程提出的背景、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确立及成效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童诗童画教学课程;美术课程;空间时间点  一、背景  1.问题的提出  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有教师教,幼儿才在学”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幼儿美术教学中,仍以认知、技巧为主,教学方法也常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固定模式。导致美术技能和创
摘 要:读朱自清的《春》,就好像在聆听一首春天的交响乐,那动人的旋律,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一篇六百多字的文章,能产生如此强烈的美感效应,究其根源,那就是文章独具特色的音律美。  关键词:春;音节;美  我们知道,词是音和义的结合体,遣词造句要做到声情并茂,声音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词语声音配合的巧妙,读起来就顺口,听起来则悦耳,记起来更爽心。在内容和形式都统一的情况下,讲究词语的音律美是非常必要的。朱
摘 要:就指导初中学生增加描写的生动性进行了一些探讨。调动多种描写手段,生动再现场景,展现人物性格;学习影视作品表现人物心理的手法,不直接点明人物心理,而是通过语言、行动、神态描写让读者自行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具体描绘,详细展示。  关键词:生动性;描写手段;再现场景;凸显性格  批阅学生习作时经常遇到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甚至无病呻吟的语句,场景描写毫无生动性可言,人物形象呆板缺少活力,语言表现力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