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预习“徒有虚名”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Mag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内化。对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预习习惯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预习,顾名思义,预先自己学习将要学习的内容。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重要程序。预习有两种形式:其一是传统的课前预习,其二是公开课上经常出现的课内预习。其实,无论何种形式的预习,对学生来说,可以认知本课中的生字新词,可以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甚至可以初步领略文本语言的奇特,理清文本的层次结构,等等。在当今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如果坚持预习,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将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动参与学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说,预习对学生学习语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了解,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可以更好地有目的地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由此可见,预习不仅锻炼学生的能力,更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基础。
  然而,纵观我们平时的教学实际,预习的现状又是如何呢?
  现象一:要求单一
  每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教师所提出的预习要求有两个: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和词语。
  这两个要求在三年级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级的加深,仅仅只满足这两点自然是不够的。预习的要求应随着年级的增长不断加深加多,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去阅读、去预习。
  现象二:检查老套
  听不少教师的家常课,最喜欢的是第一课时,问及原因才知道,第一课时只需要检查字词,会读课文即可。设想:班上学生人数众多,这一基本要求对部分优等生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对部分后进生来说却是难上加难。而教师的检查关注最多的恐怕是那些中等生。长此以往,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荡然无存。
  现象三:导入零起点
  师:板书(争论的故事)并指名读题。
  师:争论就是争辩,那《争论的故事》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再读课题。
  学生通过预习,大体已经知道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以此问题过渡学习,似乎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还有一些“预习无用论”的教师,因为自己认识不足,指导不力,耐心欠佳,简易地搞了几次“试验”后,就肤浅地总结出“小学生预不预习一个样”的结论来,结果将预习新课这一环节从教学过程中省略了。于是,预习成了走过场,成了走形式,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带品。
  思考一:预习,应教会学生学会思考
  袁振国先生在《反思科学教育》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时,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了,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的问题教师回答不了,那就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这其实就是思考的价值体现。
  赞可夫也有句名言说得好:“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通过预习,让学生思维的触角伸向新知识的重难点和疑点,伸向知识的深处,使学生逐步学会思考和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在预习中,可以适当让学生去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你通过阅读读懂了哪些?还有哪里不明白?
  思考二:检查,应鼓励学生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当学生面对一篇新的课文反复诵读,通过阅读大量与文本有关的资料等,其原有的认知水平,情趣状态同课文所阐述的深刻道理、情感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会被诱发,从而产生疑问。“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伊始,教师的检查重点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些疑问必将激发他们再次走进文本,在文本的字里行间里去探索,去阅读,去聆听,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实践证明,带着问题来学习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一定集中,收获也比别人多,这就是成功学习的奥妙之一。
  思考三:学文,应紧扣预习解疑
  通过预习,学生已经成为了知识的已知者。对掌握的一些新知识,他们有一些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促使他们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堂发言时就特别积极。凡是学生在预习时没弄懂的地方,在课上就会非常专心地听别人讲解。我们的教学就应当围绕学生的不懂之处进行教学,让学生从不懂到懂。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课堂,它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预习这个头开好了,就能为课堂教学搭好桥铺好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否则,预习的作用体现不出来,学生就会丧失主动学习、积极配合的热情,那这样的预习只能是“徒有虚名”。
其他文献
用XPS,UPS,ISS,SEM方法分别对Ni24Zr76和Ni36Zr64两种组份的非晶态合在氧气压强为5×10^4Pa温度为250℃~300℃,的强氧化条件下,氧化前后表面的形貌及化学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表面优化氧化Zr,并形成ZrO2物种,在非晶态Ni24Zr76合金中没有发现Ni的
在465-485nm波长范围通过分质量激发谱研究了CS^+2的共振多光子解离。结果表明:在光子能量接近2.6eV及以上时,CS^+2R ^2π←X^2πg跃迁导致的1+1或1+2共振多光子解离分别产生碎片离子CS^2+和S^+而在更低的光子能量下CS^+2经由直接
2月1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到她定点帮扶的极贫乡镇安顺市镇宁自治县简嘎乡开展扶贫慰问调研,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贫困户、生活困难党员和乡村干部、驻村干部表示亲切慰问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一篇课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然而,有的老师不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一堂课教下来,不知自己在教什么,是脚踩西瓜皮——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的老师貌似心中有目标,但细细考究教学目标,又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偏离了教学目标的原有要义。  一、教学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教师为主体陈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订应以学生为主体。然而,我们经常看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
不知何时起,学生习作刮起了“普通话”之风:一出口便是套路,充斥着看来的好词佳句,少了童真,缺了真情,没了童趣。细究下去,不难发现,在平日生活中父母师长的导引,也多以报刊
用飞行时间质谱仪探测了直接激光气化碱式碳酸镁样品产生的质谱,结果表明:氧化镁团簇与同时产生的水分子发生了原位溶剂化反应并产生了各种尺寸的溶剂化氧化团簇离子,这些团簇离
简要介绍了几种俄歇参数定义以及俄歇参数图中涉及的原子外部驰豫能和俄歇双电离体系终态能,最后评述它们的应用。
用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NEXAFS)的多重用射集团(MSC)方法对固体CS2的硫K-边NEXAFS实验谱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1.确认K-边NEXAFS实验谱的主体结构是双σ键和π2.固体CS2中间时存在的硫的单键和双键和对应的两种吸
采用相互作用绘景中的含时波包传播黄金规则近似方法,对NeCl2体系的振动预解离进行计算,由于在相互作用绘景中波包传播采用了大的传播步长,所以只需要很少的传播步骤就可以得到产物的
对扎龙湿地底泥-水体以及丹顶鹤体内的重金属Zn、Cd、Cu、Pb、Cr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扎龙湿地底泥富集重金属状态较明显,5种金属的平均质量分数均远超过该地区土壤背景值。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