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列提纲
◆ 网络时代教师必备之八项ICT技能概述
◆ 信息检索技术—Google/Baidu
◆ 资源管理技术—Igooi/Mypip/5135
◆ 思维汇聚技术—Concept Map/Mind Map
◆ 表达展示技术—PowerPoint
◆ 探究教学技术—WebQuest
◆ 网络教学技术—Moodle
◆ 教学评价技术—Rubric
◆ 实践反思技术(教师叙事交流技术)— Blog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学生个体的发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对学生的评价也开始由注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并强调评价多元性、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也尤为突出。教学评价不再只是为了诊断学生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能通过评价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反馈调节,激励学生学习,并让学生有可供参考的目标。量规(Rubric,又译为规则、评分细则等)正是这样一种符合新课程理念、简单易操作的评价技术,它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行为、作品和学习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教学评价技术——Rubric
教育大辞典中对评价(evaluation)的解释为“评价是对事物价值的判断,如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作出的价值判断”。根据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评价与测量的区别在于,它要根据一定的范围、标准或参照点,对所测量结果作出价值判断。
量规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技术,海蒂·古德瑞齐认为量规是“为一项工作列出标准的评分工具”。比尔·约翰逊认为“量规是一个评分工具,它为一个作品或其他成果表现(比如一篇文章的观点、组织、细节、表达、布局等)列出标准, 并且从优到差明确描述每个标准的水平”。从量规的功能、作用、形式和使用方法来综合理解,量规是根据评价目标从不同维度和等级对评价标准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的评价工具。量规是用于评价、指导、管控和改善学生学习表现、绩效行为的结构化的评价标准。一个量规是一套等级标准,每个被认为重要的元素都有一个等级指标,每一元素的等级指标由几个等级组成,用于描述绩效的不同水平。一个量规需要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教师需要学生的学习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教师和其他评价者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就。
量规与教学
量规是一种评价标准的体现,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需要达到的学习标准,其最大优势是使标准公开化,有助于评价的客观、公正。使用量规的评价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分类,诊断学生的现有水平,而是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在学习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在反思和评价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量规适用于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课堂参与、演示汇报、家庭作业、科学实验等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它是运用特定的标准形成多主体、多维度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行为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量规的形式不是固定的,常用的量规是一个二维表格。其内容包括定性描述的评价纬度,不同等级行为的定性描述和分值,用于记录定量评价分数的分数栏,同时还包括用于评价者对被评对象的定性述评。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定量评价,以及评价主体的定性述评,量规很好地结合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量规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有一系列标准;二是质量优弱的序列,可描述程度好的、一般的和差的学生作业(焦建利)。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量规评价主要有以下特点。
1.量规是基于绩效的评价
量规不仅仅只是对学生知识获得的评价,更侧重于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对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对学生在订正作业和任务上产生的行为结果和学习成就的评价。
2.量规是一套评价标准
可视化的量规可以让量规使用者学习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如何达到。量规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定指标,以其清晰的区分标准使学生的操作有了依据,可以有效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
3.量规是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
量规可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既可以对学生作出等级评判,给出具体的分数,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促使他们进步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需要达到的学习标准和水平,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方向。
4.量规的评价主体多元化
量规不仅可以用于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也可以用于学生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多元评价主体,能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让评价更为全面、客观。
5.量规是公开化的评价标准
公开给所有评价主体和客体的量规,可以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更能挖掘出如何有效地提高学习。
量规设计和使用
量规作为一种评价技术,它必须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设计和使用量规的一般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
1.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教师的经验和对课程的理解确定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设计用于评价的量规
根据教师确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个体要求,设计出用于评价的量规,内容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定等级。
(1)根据目标确定评价要素。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的观察点。例如一篇作文的组织、结构、表达等教师要评价的观测点。
(2)与学习者协商建立评价标准。与学生商量如何评量观测点,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标准如何描述。
(3)根据评价标准设计评定等级。根据达到标准程度的不同,对达到每个评价标准的不同等级作出详细说明,具体描述每个等级以什么来衡量,等级之间如何区别,并赋予一定的分值。这种可视化的评价说明可以让评价过程更简单,更易于操作,评价也更为客观、公正。
3.实施评价
先由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然后根据量规的指标体系对学习绩效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自己、同伴、教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除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价外,还有学生自我、组内同学和教师对学生书面的定性评价,对该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优点以及日后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4.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并给出反馈意见
综合多方评价结果对学生的评价给出一个定量的分数,以及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的定性描述。同时,根据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给出具有建设性、能引导学生进步的意见和建议。
案例:《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个人评价量规
《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针对教学目标,本课程对学生的团队学习采用量规进行评价,具体形式为:
1.评价主体:教师、学生个体、小组
本课程评价系统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教师、同学、学生自己都可以参与评价,以期能够搜集各方面意见和信息,对学生发展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在评价中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个小组和个人进行评价。
2.评价客体:学生个体、小组
因为本课程并非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有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所以,我们除了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还要对整个小组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学生的最终成绩是个人学习成绩与小组成绩之和。
3.评价的具体内容
本课程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成果评价相结合。除对学生进行传统的知识测评外,更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评价,注意从多方面、多角度搜集学生的学习记录,追寻学生的学习足迹。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内容具体包括:学生个体的理论学习状况、尤其是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协作学习能力。其中以个人学习主页、论坛发言、年终总结和平时学习表现为依据,个人学习主页中应包括自己学习本课程详细的计划,对学习过程的记录,围绕自己学习主题所收集的资料,以及自己对资料的评价(内含读书笔记),定期的反思表,个人的介绍和自我分析评价,整个学年的学习总结等内容。
◆ 网络时代教师必备之八项ICT技能概述
◆ 信息检索技术—Google/Baidu
◆ 资源管理技术—Igooi/Mypip/5135
◆ 思维汇聚技术—Concept Map/Mind Map
◆ 表达展示技术—PowerPoint
◆ 探究教学技术—WebQuest
◆ 网络教学技术—Moodle
◆ 教学评价技术—Rubric
◆ 实践反思技术(教师叙事交流技术)— Blog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学生个体的发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对学生的评价也开始由注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并强调评价多元性、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也尤为突出。教学评价不再只是为了诊断学生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能通过评价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反馈调节,激励学生学习,并让学生有可供参考的目标。量规(Rubric,又译为规则、评分细则等)正是这样一种符合新课程理念、简单易操作的评价技术,它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行为、作品和学习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教学评价技术——Rubric
教育大辞典中对评价(evaluation)的解释为“评价是对事物价值的判断,如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作出的价值判断”。根据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评价与测量的区别在于,它要根据一定的范围、标准或参照点,对所测量结果作出价值判断。
量规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技术,海蒂·古德瑞齐认为量规是“为一项工作列出标准的评分工具”。比尔·约翰逊认为“量规是一个评分工具,它为一个作品或其他成果表现(比如一篇文章的观点、组织、细节、表达、布局等)列出标准, 并且从优到差明确描述每个标准的水平”。从量规的功能、作用、形式和使用方法来综合理解,量规是根据评价目标从不同维度和等级对评价标准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的评价工具。量规是用于评价、指导、管控和改善学生学习表现、绩效行为的结构化的评价标准。一个量规是一套等级标准,每个被认为重要的元素都有一个等级指标,每一元素的等级指标由几个等级组成,用于描述绩效的不同水平。一个量规需要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教师需要学生的学习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教师和其他评价者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就。
量规与教学
量规是一种评价标准的体现,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需要达到的学习标准,其最大优势是使标准公开化,有助于评价的客观、公正。使用量规的评价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分类,诊断学生的现有水平,而是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在学习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在反思和评价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量规适用于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课堂参与、演示汇报、家庭作业、科学实验等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它是运用特定的标准形成多主体、多维度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行为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量规的形式不是固定的,常用的量规是一个二维表格。其内容包括定性描述的评价纬度,不同等级行为的定性描述和分值,用于记录定量评价分数的分数栏,同时还包括用于评价者对被评对象的定性述评。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定量评价,以及评价主体的定性述评,量规很好地结合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量规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有一系列标准;二是质量优弱的序列,可描述程度好的、一般的和差的学生作业(焦建利)。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量规评价主要有以下特点。
1.量规是基于绩效的评价
量规不仅仅只是对学生知识获得的评价,更侧重于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对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对学生在订正作业和任务上产生的行为结果和学习成就的评价。
2.量规是一套评价标准
可视化的量规可以让量规使用者学习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如何达到。量规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定指标,以其清晰的区分标准使学生的操作有了依据,可以有效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
3.量规是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
量规可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既可以对学生作出等级评判,给出具体的分数,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促使他们进步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需要达到的学习标准和水平,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方向。
4.量规的评价主体多元化
量规不仅可以用于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也可以用于学生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多元评价主体,能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让评价更为全面、客观。
5.量规是公开化的评价标准
公开给所有评价主体和客体的量规,可以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更能挖掘出如何有效地提高学习。
量规设计和使用
量规作为一种评价技术,它必须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设计和使用量规的一般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
1.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教师的经验和对课程的理解确定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设计用于评价的量规
根据教师确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个体要求,设计出用于评价的量规,内容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定等级。
(1)根据目标确定评价要素。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的观察点。例如一篇作文的组织、结构、表达等教师要评价的观测点。
(2)与学习者协商建立评价标准。与学生商量如何评量观测点,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标准如何描述。
(3)根据评价标准设计评定等级。根据达到标准程度的不同,对达到每个评价标准的不同等级作出详细说明,具体描述每个等级以什么来衡量,等级之间如何区别,并赋予一定的分值。这种可视化的评价说明可以让评价过程更简单,更易于操作,评价也更为客观、公正。
3.实施评价
先由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然后根据量规的指标体系对学习绩效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自己、同伴、教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除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价外,还有学生自我、组内同学和教师对学生书面的定性评价,对该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优点以及日后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4.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并给出反馈意见
综合多方评价结果对学生的评价给出一个定量的分数,以及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的定性描述。同时,根据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给出具有建设性、能引导学生进步的意见和建议。
案例:《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个人评价量规
《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针对教学目标,本课程对学生的团队学习采用量规进行评价,具体形式为:
1.评价主体:教师、学生个体、小组
本课程评价系统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教师、同学、学生自己都可以参与评价,以期能够搜集各方面意见和信息,对学生发展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在评价中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个小组和个人进行评价。
2.评价客体:学生个体、小组
因为本课程并非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有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所以,我们除了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还要对整个小组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学生的最终成绩是个人学习成绩与小组成绩之和。
3.评价的具体内容
本课程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成果评价相结合。除对学生进行传统的知识测评外,更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评价,注意从多方面、多角度搜集学生的学习记录,追寻学生的学习足迹。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内容具体包括:学生个体的理论学习状况、尤其是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协作学习能力。其中以个人学习主页、论坛发言、年终总结和平时学习表现为依据,个人学习主页中应包括自己学习本课程详细的计划,对学习过程的记录,围绕自己学习主题所收集的资料,以及自己对资料的评价(内含读书笔记),定期的反思表,个人的介绍和自我分析评价,整个学年的学习总结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