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用书香浸润学生童年

来源 :教育界·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分课内与课外,其中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保障。仅仅学习教材上的知识远远不够,只有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才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打开学生的眼界。文章重点论述了课外阅读的相关策略,用书香浸润学生的童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学生需要的阅读数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制定了清晰的阅读标准。课外阅读既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巩固,又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新鲜的知识。因此,本文将围绕小学阶段课外阅读的实施策略展开具体分析。
  一、立足课内教材,激发课外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充分的课余时间,而小学生本身玩心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才能实现。一味地督促学生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只有善于用“计”,才能降服学生,让学生主动捧起书本。比如,小学语文教材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引导媒介,教材中收录的课文多半是名家之作,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如果教师可将教材作为“助燃剂”,对其进行课外辐射,必然可以点燃学生心中的阅读火种,让学生爱上阅读。
  例如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一课时,这篇文章节选自同名原著。这部名著的核心元素是“荒岛”,故事则脱胎于一个真实事件:主人公亚历山大是一名苏格兰水手,因为一次航海出了意外,漂流到了一个孤岛上,然后待了整整4年才被人救回来。后来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根据这一事件创作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书。故事本身具有十足的传奇性,故事的背景也引人入胜,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将搜集到的故事背景资料进行展示,还可以将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片段在课堂上播放,为学生打造一个神奇悬疑的阅读世界。当学生阅读完课文以后,教师可以将接下来的故事主要情节进行有机渗透,为学生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这样一来,不用教师吩咐,学生就会自觉地打开书本,孜孜不倦地读下去。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都具有十足的赏析价值,这些课文有的选自名著,有的出自名家,非常值得深入挖掘。如果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课文作为引子,吸引学生在课外涉猎其他书籍,必然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选材贴近心灵,滋养学生身心
  小学生所读书籍多半受教师影响,教师推崇的读物是小学生课外涉猎的重点,由此可见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以前教师为学生推荐好书时,常常从自我的认知与经验出发,为学生选择经典的书目。尽管这些書籍确实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教育作用,但是有的书籍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比如《史记》,它属于典型的古文,对小学生来说具有极高的阅读难度。即便推荐,也只能推荐白话版,不适合给学生推荐原著。所以,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要贴近学生的心灵,才能滋养学生的身心。
  例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刚刚学习了拼音的相关知识,认字量极为有限,如果阅读难度较大的书籍,不仅无法帮助学生建立阅读习惯,甚至会带来不适的阅读体验。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应该推荐绘本一类的读物,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小猪唏哩呼噜》等等。这类读物内容简单,图片多于文字,而且十分通俗易懂。再加上配图的颜色鲜艳,多以卡通动物为主,会给学生带来极强的审美感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三、四年级的学生承上启下,语文素养已经形成,认字量增加,理解力提升,可以推荐故事类的读物,如《伊索寓言》《中国神话故事》《成语故事》等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边界。针对五、六年级学生,可以推荐名著的简写本,比如《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等,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升入初中奠定基础。
  小学生的知识量不是一日而成的,而是日积月累逐步增加的。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样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不同阶段的学生适合不同的书籍,教师一定要精心选材,才能令学生真正受益。
  三、掌握正确方法,提高阅读成效
  阅读一本书,最佳的方法不是从头读到尾,而是结合具体的内容选择适宜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提高阅读成效。在一开始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时候,如果让学生从头读到尾,当学生遇到枯燥的内容时就会产生强烈的阅读烦躁感,进而降低阅读兴趣,由此可见掌握阅读方法的重要性。阅读方法需要结合具体的素材,更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积极渗透这方面的内容,带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指引。
  例如,在学习了《海底世界》这篇课文以后,很多学生对海洋世界抱以极大的热情和好奇,于是教师为学生精心选择了《海底两万里》这部原著。很多学生并没有听说过这部书,此时可以为学生介绍第一种阅读方法,那就是从书的背景入手。了解相关信息,可以有效解开书籍的“密码”。首先,要求学生阅读目录、前言,简单了解书籍框架、作者的创作历程以及书籍的背后故事等内容。接着,要求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通读全书,不需要逐字逐句,遇到不喜欢或者难以理解的地方可以暂时跳过不读,这是第二种方法,即选择性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随时记录心得感悟,画下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是“批注阅读法”的精髓。
  学生带着方法进行阅读,就像拿着地图进行探险,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约学生的精力,让学生更加专注于所读的书籍,而且能带来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阅读效益。
  四、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阅读习惯
  在小学阶段,学生并没有清晰的时间概念,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没有规划,这需要教师的特别引导。尤其在阅读的时候,有的学生倾向于在一个专门的时间段内阅读,忽视了其他的零碎时间,导致阅读效率难以提升。事实上,如果妥善利用一天中的零碎时间,也能提高阅读的效果。善于利用时间、懂得做时间管理是提高阅读质量与效率的重要保障。尽管小学生没有相关的观念,教师却可以成为学生的重要指导,帮助学生合理分配一天中的时间,改善学生的阅读状况。
  例如,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起床,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段阅读新闻类资讯、故事、小说等素材,比如《成语故事》《中国寓言故事》《叶圣陶文选》等。然后,每一节课中间会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学生如果不想休息,也可以用来进行阅读。这个时间段比较短,可以用来阅读篇幅较短的内容,比如《十万个为什么》,这部书包罗万象,针对每一种现象和问题都会有具体的科学解释,特别适合在课间的时候阅读。等到吃饭和午休的时候,可以阅读一些杂志或者散文,比如《巴金散文》《朝花夕拾》等。放学以后,可以抽出一两个小时进行长篇文学的阅读,如《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除了上述提到的情况,在等车、上厕所、自由活动的时候,也可以进行阅读。学生如果可以积极把握这些零碎时间,就能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在开展课外阅读的时候,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读了些什么,而且需要关注学生如何分配时间。有的学生只会抽出固定的时段进行阅读,反而浪费了很多的零碎时间,得不偿失。只有积极利用时间,合理分配时间,才能真正提升阅读效率。
  五、开展阅读活动,营造阅读氛围
  有的教师认为,课外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是由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的。事实上,这种观念已经落后,尤其在素质教育理念大行其道的当下,阅读早已不分课上、课下。教师完成课内基礎教学,就可以利用其余时间展开阅读活动。这些阅读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期待。同时,阅读活动也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感到阅读不仅是一个人的事,也可以成为群体性的狂欢。
  例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以后,教师开展了“走近鲁迅,走近大师”的主题阅读活动。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鲁迅先生的作品,如《呐喊》《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编》等等,让学生选择其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等全班同学完成阅读任务后,主题活动正式开始。首先,利用多媒体对鲁迅先生生平进行深入介绍,帮助学生了解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现实,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接下来,举办专项朗诵会,学生可以自愿上台为大家朗诵喜欢的片段。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自带音乐,也可以要求教师配乐。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在台上声情并茂地朗诵自己喜欢的篇章,进一步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与崇敬。最后,学生可以参与演讲,分享自己在阅读鲁迅先生作品时的点滴心声,表达对鲁迅其人的看法。通过这些环节,学生将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也会在分享阅读心得的时候由衷感到自豪。
  阅读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媒介。在开展课外阅读的时候,教师如果可以举办相应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分享对文学的观点,必然可以带给学生强烈的参与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它不仅关系着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对学生形成重要的人生价值观也会产生推动作用。作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时候,既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方法,规划阅读时间,也需要营造阅读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阅读的快乐。
  【参考文献】
  陈雅仙.植根文本,探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J].新课程,2020(13):163.
  方小兵.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渗透路径[J].新智慧,2020(10):117.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是教育初级阶段,在信息时代下教育内容和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才的基础能力之一,因此在小学阶段积极开设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很有必要。在小学技术基础教学中,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素养,而计算思维作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核心素养,应兼顾信息技术技能和计算思维的同步培养,力求使学生养成高水平的计算机处理思维,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基
【摘要】播客是信息时代一种结合影音的多媒体产物,具有独特性,在提升农村小学生朗读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文章从播客的特性出发,分析了其在提升农村小学生朗读能力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播客;农村小学生;朗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目标中都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各学段教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构建起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也就是将教读文章、自读文章与名著导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活动中忽略自读文章与
【摘要】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成为当前教师主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对于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课堂导入环节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好的课堂导入环节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文章以课堂导入为切入点,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环节的实施要点和策略,期待能够对初中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课堂导入;初中英语;策略  一、引言  课堂导入是课堂的伊始,可以为一整堂课程奠定教学的基础。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学生在身心各方面都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对他们的教育不能仅仅是书本知识的教育,品德的教育也很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心理
【摘要】新课改对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能力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开展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及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所增益。  【关键词】核心素养;群文阅读;开展策略  核心素养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与教学方法,也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在生物教学中运用构建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既可促使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一体化、具体化、清晰化和程序化,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运用生物学相关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科学思维能力;高中生物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在研究大脑的潜能过程
【摘要】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应注重词汇教学,了解当下小学阶段高年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常态,研究在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词汇教学目标、策略,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好习惯。本文通过观察法、访谈法等方式,以扬州地区小学英语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探究词汇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供一线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
以一道解析几何模拟试题的探究为主线,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促进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合情推理,对学生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让他们体验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合情推理模式的运用。文章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合情推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用策略,希望可以提升合情推理模式的运用水平,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合情推理模式;运用策略  以往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轻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