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颅脑创伤后慢性病变过程研究和康复治疗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p3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世界每年有一千万人遭受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TBI急性期的病死率在逐渐下降[1],TBI的"幸存者"在逐年增加,因此继发于TBI后远期并发症和后遗症的患者越来越多.在急性TBI患者住院或出院后短期内出现的并发症,如脑积水、认知和运动障碍等,常常受到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并会积极针对其进行相应地处理和康复治疗.大多数TBI患者在伤后3-6个月内开始恢复,1-2年后神经功能趋于稳定.而此后,医患双方对于康复治疗的关注度都会逐渐下降,更让人忧虑的是我们对TBI引起的除认知、运动障碍以外的神经系统疾病或非神经系统的慢性病变知之甚少。

其他文献
尽管存在争议,但去骨瓣减压术仍然广泛应用于伴有恶性颅内高压的神经重症患者中[1-6].2011年4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澳大利亚学者Cooper等[7]的文章,题目为《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弥漫性外伤性脑损害》,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热议.因为这是成人颅脑外伤中,对去骨瓣减压术(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治疗重型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
期刊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系血管源性良性肿瘤,好发于成年人,小脑半球是其最常见的好发部位,其他好发于小脑蚓部、脑干及脊髓等[1].虽然HB是血管源性肿瘤,但HB发生出血的病例非常少见,且出血多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小脑内出血[2];HB合并脑室内出血罕见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成功治疗1例延-颈髓交界区HB合并脑室内出血患者,现结合文献报告如
期刊
分泌性脑膜瘤(secretory meningiomas)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脑膜瘤亚型,在所有脑膜瘤中占1.0%~4.4%[1-3],在神经系统肿瘤的WHO(2000)分类中WHO分级Ⅰ级,1986年由Alguacil -Garcia首先命名并报道[4],主要原发于颅内,也有报道原发于颞骨表现为中耳炎,生长缓慢,但可以引起严重的脑水肿和危及生命的并发症[5],其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明确[2].预
期刊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8例原发性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治疗及预后.结果 本组18例患者手术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均未行放疗和化疗.术后15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2个月,无术后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结论 原发性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为少见类型室管膜
例1女,53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呕吐并进行性昏迷.CT示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图1).入院时GCS评分7~8分,左侧肢体肌力Ⅲ级,右侧Ⅰ级.全身皮下可见散在青紫、瘀斑.白细胞7.5×109/L,红细胞3.26×1012/L,血红蛋白96 g/L,血小板33.0×109/L.出凝血功能正常.行钻孔冲洗引流术,引流大量酱油样不凝血液.术后血小板15.0×109/L,血红蛋白78 g/L,均呈进行性
期刊
神经外科手术中,随着颅腔完整性破坏、占位病变清除,以及手术操作的干扰,势必引起颅内压(ICP)变化,甚至出现难以控制的严重并发症。Agrawal等(Clin Neurol Neurosurg,2008,110:321-327.)报道在神经内镜手术中,进行脑室灌洗可能会引起ICP的急剧变化,如不引起警惕,会出现心跳过缓甚至是心跳骤停,说明了术中ICP监测的必要性。
期刊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放射治疗的脑干胶质瘤病例,探讨肿瘤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病理确诊的脑干胶质瘤患者54例,随访患者总生存率,对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运用预后指数模型综合评价放疗疗效.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7.5个月,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和6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WHO低分级、病灶局限于单一解剖部位的患者预后较好P <0.05.预
脑动脉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病,破裂后造成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具有很高的病残率和病死率.因此,对于SAH患者,早期发现和尽快明确诊断,并及时进行外科干预,是临床医师的重要任务.目前脑动脉瘤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哪种技术更为有效,何时采用更为合理,如何评价治疗效果.这些问题在现阶段我们尚无法回答,惟有联
期刊
Arial分型[Actaneurochir(Wien),2001,143:857—864.]:①终丝型:单纯终丝脂肪变,直径大于2mm,从硬脊膜囊终末穿出与皮下脂肪瘤相连,脊髓低位。②背侧型:脂肪瘤位于脊髓背侧,与皮下脂肪瘤相连续,脊神经前后根未进入脂肪瘤中,叮见脊髓末端或伴有终丝纤维化和脂肪变。
期刊
患者 男,56岁.因双下肢乏力伴头晕5年余,加重伴嗜睡3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因梗阻性脑积水在外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凤凰中压管),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下肢无力伴行走困难,在当地医院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3d后,症状改善,拔管后无加重,4年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仍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后好转,但1个月后出现头痛、倦怠,时有意识模糊,进食差,行走不能,小便失禁,进行性加重,转入我院.既往史:8年前因血小板减少性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