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正面临一轮教育课程改革,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为了追求更高的语文教学品质,要求教师解放思想,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阐述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新观念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实施建议,从而进一步指导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总体质量。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 新观念
一、引言
为了追求更高的教育水平,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不断走进新课堂,在探究过程中求发展,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活力。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单单是将语文当做工具,并没有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得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不能真正挖掘学生的兴趣。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倡基于新课程的小学语文新观念教学,建设具有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
二、传统语文教学观的弊病
1.过于注重教师的表演和学生整体的整齐。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的核心通过教师进行引领教学,整个课堂是在严格苛刻的秩序下进行的,课堂被教师严格掌控,课堂过程由教师遵循设计好的路线推进,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角色比较被动,学生的任务只是单纯地聆听和记录教师的声音,没有形成积极向上的课堂学习氛围。
2.学科之间缺乏沟通。
小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接受的只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语文学科体系,在语文课堂上的所有活动都是通过介绍语文学科内部原理进行的,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融会贯通,不能开展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复合式学习,难以摆脱语文割裂。
3.忽视学生的感受和尊严。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语文成绩的好坏,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将素质教育当成摆设。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分层次看待,将学生的语文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样就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尊严,不利于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4.忽视课堂的情感活动。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能力,忽视了语文课堂上对学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实践综合能力。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很难将感性转化为理性,忽视了学生的真实体验。
5.重现成结论,轻过程和方法。
就目前看,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通过知识灌输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体系,在教学中不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灌输的知识是前人研究的结果,通过将现成的知识让学生完全吸收,这样学生的知识学习只是机械模仿,整个教学过程很难形成一种自主思考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在新课程理论下全面改善这样的学习方式。
三、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的具体教学方法
1.语文学科综合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需要人才具备综合能力。小学时期是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另外,众多学科之间具备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就不能将各个学科分离,要想真正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需要在整体的大学科氛围下学习,这种整合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改善自己已有的能力状态,形成一种新的认知结构。在新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中《雨后》这个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以“雨”为题,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雨的特点,雨后容易产生的现象等。教师可以推荐《雷雨》这篇文章,让学生走进图书馆,探究新的学习方法。小学时期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可以在编写材料的过程中将英文单词和语文文字相联系,编写简单易记的歌词让学生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能够改变传统的个人学习情况,在小组学习中,能够让学生通过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并明确分工提高学习效率。在合作学习中,能够有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语文s版课文《司马光》中,让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几个学生组成一个整体,表演课文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了学生学习潜力。
3.要求师生互动。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认知到学习状态是一个群体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二者应该融为一体,在相互作用中能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要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的传话交流,变成对话,在对话中能够将双方的信息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促进双方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能够以积极态度进行学习,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另外,需要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活跃课堂氛围,在新语文s版课文《亡羊补牢》中,当老师谈到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提问,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全面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4.语文课程学习需要生活化。
将语文课程学习活动置于现实生活中,能够通过调动学生在生活中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新语文s版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中,通过对课文的讲解,让学生明白环保的重要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要通过实践切身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一些由污染造成的灾害,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强烈欲望并要求学生将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四、结语
在信息时代的当今社会,教育成为社会中的重要任务,小学教学的关键就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新课程的要求下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关注学生的生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朝华.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3,(50).
[2]卢子娟.浅析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考试周刊,2011,(40).
[3]钟晓洁.教育游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2.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 新观念
一、引言
为了追求更高的教育水平,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不断走进新课堂,在探究过程中求发展,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活力。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单单是将语文当做工具,并没有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得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不能真正挖掘学生的兴趣。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倡基于新课程的小学语文新观念教学,建设具有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
二、传统语文教学观的弊病
1.过于注重教师的表演和学生整体的整齐。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的核心通过教师进行引领教学,整个课堂是在严格苛刻的秩序下进行的,课堂被教师严格掌控,课堂过程由教师遵循设计好的路线推进,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角色比较被动,学生的任务只是单纯地聆听和记录教师的声音,没有形成积极向上的课堂学习氛围。
2.学科之间缺乏沟通。
小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接受的只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语文学科体系,在语文课堂上的所有活动都是通过介绍语文学科内部原理进行的,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融会贯通,不能开展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复合式学习,难以摆脱语文割裂。
3.忽视学生的感受和尊严。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语文成绩的好坏,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将素质教育当成摆设。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分层次看待,将学生的语文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样就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尊严,不利于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4.忽视课堂的情感活动。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能力,忽视了语文课堂上对学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实践综合能力。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很难将感性转化为理性,忽视了学生的真实体验。
5.重现成结论,轻过程和方法。
就目前看,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通过知识灌输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体系,在教学中不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灌输的知识是前人研究的结果,通过将现成的知识让学生完全吸收,这样学生的知识学习只是机械模仿,整个教学过程很难形成一种自主思考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在新课程理论下全面改善这样的学习方式。
三、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的具体教学方法
1.语文学科综合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需要人才具备综合能力。小学时期是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另外,众多学科之间具备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就不能将各个学科分离,要想真正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需要在整体的大学科氛围下学习,这种整合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改善自己已有的能力状态,形成一种新的认知结构。在新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中《雨后》这个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以“雨”为题,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雨的特点,雨后容易产生的现象等。教师可以推荐《雷雨》这篇文章,让学生走进图书馆,探究新的学习方法。小学时期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可以在编写材料的过程中将英文单词和语文文字相联系,编写简单易记的歌词让学生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能够改变传统的个人学习情况,在小组学习中,能够让学生通过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并明确分工提高学习效率。在合作学习中,能够有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语文s版课文《司马光》中,让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几个学生组成一个整体,表演课文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了学生学习潜力。
3.要求师生互动。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认知到学习状态是一个群体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二者应该融为一体,在相互作用中能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要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的传话交流,变成对话,在对话中能够将双方的信息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促进双方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能够以积极态度进行学习,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另外,需要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活跃课堂氛围,在新语文s版课文《亡羊补牢》中,当老师谈到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提问,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全面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4.语文课程学习需要生活化。
将语文课程学习活动置于现实生活中,能够通过调动学生在生活中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新语文s版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中,通过对课文的讲解,让学生明白环保的重要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要通过实践切身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一些由污染造成的灾害,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强烈欲望并要求学生将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四、结语
在信息时代的当今社会,教育成为社会中的重要任务,小学教学的关键就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新课程的要求下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关注学生的生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朝华.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3,(50).
[2]卢子娟.浅析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考试周刊,2011,(40).
[3]钟晓洁.教育游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