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作文中张扬个性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diantiff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必须充分创造条件,多“给”学生一些东西,以便张扬他们的个性,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写出富有灵魂和个性的习作。
  那么,作文教学应该多“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才能把他们的作文引向个性化,从而张扬他们的个性呢?
  一、给“钥匙”——在阅读中指导写作
  课文不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本,还是学生习作的样本。一般说来,选入课本的作品,无不显示出作者各自不同的创作个性。学生只有在阅读中体察到这些个性,并有所感悟,才能从中获取张扬自己个性的“钥匙”,从“读"的此岸到“写”的彼岸。
  1.学习个性语言。小学生记忆力强,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让学生把课文中具有特色的词、句、段、篇,甚至全文背下来,绝不会是过重的负担。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自己的语言库存,并从中学习各种语言风格,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这将使他们受益终身。因为只有积累丰富了,个性化语言表达才能做到“新、活、奇、妙、精、准”。
  比如《燕子》一课的第一自然段,作者运用“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等词语来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就显得十分生动形象,我们就应该要求学生加以学习积累,并让他们仿照第一自然段来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的外形,也用上富有个性的语言。
  2.学习表达方法。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也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并把从阅读中学到的习作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比如《桂林山水》一课,让学生明白桂林山(或桂林水)一段的中心句和它与众不同的地方,然后让学生探究、回顾,学生很快就能悟出作者表达方法的精巧——首先通过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桂林山与众不同的地方;其次抓住景物的特点,通过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景物的特点描写具体。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作者的表达方法。
  除此之外,还要结合语文课,进行改写、扩写、缩写、续写、仿写的练习,或进行对话描写、肖像描写、场面描写以及写景状物等片段练习,把语文课上学到的表达方法,用学生自己的笔表现出来,变成自己的写作技巧。
  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学生就会学到那些“大家"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技巧,进而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当中去,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给“自由”——倡导“我手写我心”
  习作要张扬学生的个性,就必须让他们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就必须让他们做到“我眼看世界,我手写我心”。只有这样做,才会实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由表达"。
  1.题目拟定自由。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的确如此,因为拟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审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立意的过程,就是一个选材构思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自由拟题的能力。
  有一次作文课,我出了一道话题作文:
  和谐是一阵春风,轻轻拂过你的脸颊;和谐是一束阳光,让心中的坚冰融化;和谐是一片天空,它包容着世界万物。和谐的音符无时无刻不在跳动,奏响着心灵的乐曲;和谐的旋律无时无刻不在耳边回响,畅想心灵的篇章;和谐的芬芳无时无刻不令人回味,留下心灵的足迹。和谐,一个远在天边而又近在眼前的词语,曾让多少人怦然心动。
  请你用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以“和谐”为话题,叙述一个编织和谐的动人故事,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在我的稍加点拨之下,学生就自由地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拟出了一些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能使文章锦上添花的作文题目来——
  ①运用修辞.《和谐如虹》《和谐如花》《和谐是金》(明喻)、《生活中的阳光》(暗喻)、《一句话,一辈子》(引用)、《若为和谐故,诚信不可抛》(拟用)、《和谐是什么?》(疑问);
  ②仿化名作:《吹拉弹唱交响曲》(电影《锅碗瓢盆交响曲》)、《和谐无价》(电视剧《情义无价》)、《和谐的翅膀》(歌曲《爱的翅膀》);
  ③佳句改装:《只留和谐满乾坤》(王冕《墨梅》“只留清气满乾坤”);
  ④移花接木:《爱心投标》(借工程用语)。
  以上这些妙趣横生、精彩纷呈、充满个性的题目,怎不让人耳目一新?这些美妙、新鲜、亮丽的题目,真是一看就令人爱不释“眼”。
  2.写作内容自由。写什么,要让学生自由选择。让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哪怕是为某位老师的滑稽动作笑得前仰后合,为家长的不理解或批评痛哭流涕,为某个小问题争得不可开交,玩某个小游戏玩得如痴如醉等等,都可以在笔下自由表现。既可写真善美,也可写假恶丑;既可写真实的生活,也可写合理的想象。
  比如以《童年》为例,既可以绘声绘色地描述小时候捡贝壳的趣事,也可以详细地描写在广场上放风筝的情景;既可以向大家展示自己童年与众不同的骑猪经历,也可以向大家细致地刻画愚人节的一出闹剧;既可选取小时候喜欢模仿大人做事而发生了一次意外,也可叙述像一颗“怪味豆"的童年,酸甜苦辣,五味杂陈,让人过目不忘。
  3.表现形式自由。小学生作文是不拘形式,自由地表达,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写作水平自由选择表达形式。如日记式、书信式、观后感式、诗歌式、散文式、剧本式、相声式、题记式、访谈式、小标题式(大标题下再列小标题的形式)、应用文式(广告、产品说明书、民事诉状、调查报告等)、镜头组合式,以及用资料连缀成文的形式等。因此,在习作的表现形式上,我们应顺应学生的天性,引导他们有意识地摆脱习作程序化的严重束缚,力求习作构思的与众不同。
  有位老师就做得非常好。他带领学生参观了本地鞋厂,回来后,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结果,学生的习作就出现了“万紫千红"的景象——日记《参观鞋厂记》,书信《给厂长的一封信》,诗歌《鞋厂畅想》,散文《鞋赞》,访谈《听厂长“实话实说”》,广告《迷你鞋》,说明文《鞋》,调查报告《鞋厂的今昔》,想象作文《没有鞋的世界》,童话《鞋家族的风波》,科幻小品文《未来的鞋》,相声《鞋的明天》……
  凡此种种,充分说明了具有不同阅历、不同思维特点的活生生的学生,已经能够去选择最能抒发自己内心独特感受的表达方式来演绎习作了,同时也衬托出他们不凡的创新意识与个性品质。
  不过,我们要告诉学生,优美的形式应该是为文章服务的,应该是自己能够驾驭的,不然,只能弄巧成拙。
  4.表情达意自由。《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是一个新的理念,是指学生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感受,是发挥学生自主性,体现了主体地位,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决不能让学生写那些没有真实体验的空话、套话,特别是不要强加给学生所谓“立意深刻”的要求,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在自己对生活的自我认识和体验中张扬自己的个性。
  在作文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个体的亲身体验和真切感受。为了写好《记一次登山活动》的习作,我特意组织了一次登山活动,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写作潜能,让他们的思绪自由奔放。有的从漫山景色,感受到山中的幽静与爽朗;有的从登高望远,感受到家乡山水的壮美;有的从登山的艰辛,体会到战胜困难的喜悦;有的从登石阶时,想跨越两级而摔了一跤,想到学习必须循序渐进的道理;有的从采摘野果中,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无限乐趣……
  我想,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注意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从而有感而发,轻松自由地表情达意,他们所写的作文就一定个性鲜明。
  (由于版面原因,刊载时有删节,望作者见谅。)
其他文献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钢琴上,恬静而又诗意。可是,正坐在钢琴前练习着钢琴的我,却那样颓然,因为我弹出的声音,与这一切是这么不和谐。  老师一个小时前教我弹的时候,已经耐心地示范了技巧,可是笨拙的我始终弹不好今天新学的内容,气得老师下了课丢下一句“再好好练练”就走了。  选择弹钢琴,是我自己的意愿;学习的艰苦,是自己的选择。手酸了,咬着牙撑着;身体累了,强打起精神。可是,并不是喜欢和努力了就能有收获的。
【真题回放】  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为自己感动,为自己喝彩,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充满快乐,充满希望。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各自的长处或自己的本领。请选择自己最得意的地方,以“欣赏自己的闪光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让更多人对你有一定的了解。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要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500字。  【指点迷津】  从这道话题作文题的材料中不难看出,
同学们在阅读时,常会看到“眼中钉”“钻空子”“耳边风”之类的词语。这些词语格式大都比较固定,具有一个特定的意义,而且具有强烈的修辞色彩,被称为“惯用语”。  惯用语活泼生动,常用来比喻一种事物或行为,相当于一个词组,它们的意义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推断。如“炮筒子”是性情急躁或心直口快的人,“狗腿子”是指坏人的帮凶。又如戏台的柱子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没有它,戏台就要倒塌,于是人们就用“台柱子”来表
“哈哈哈哈……”我们的教室简直成了一片波涛汹涌、波澜壮阔的“笑海”,笑声的浪花不时从这儿那儿涌起。这是怎么回事?  哈哈,我们这是在进行“优点‘大轰炸’”!张老师派了三位同学上台,分别是“学霸”杨雯锦、“小仙女”邓雨露和“闲人”余佳蓓,要我们用她们的各种优点来“轰炸”她们,而不能说她们的缺点。  首先,“学霸”杨雯锦隆重登场了。她一登场,同学们就像领钱似的,以闪电般的速度唰唰地举起了手。同学们不断
小猕猴:上期啾啾先生讲“盗亦有道”,还有不少同学大惑不解呢!請问“道”是什么?  啾啾先生:噢,怕是你“不解”吧,哈哈。提出问题是思考能力的体现,如果自己去探究、了解、学习就更进一步了。  小猕猴:呃,我只是“小惑”。好吧,那请讲讲“大惑不解”吧。  原文重现: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不知道小朋友们上小学前有没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问爸爸妈妈
我的模样像爸爸。虽然我是小队长,伙伴们还是给我起外号,叫我“蛋黄派”。是因为我姓“黄”,还是因为我长得胖乎乎的,我也搞不清楚。  我很聪明,通过妈妈的表情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为什么呢?因为我会推理。我从小就爱看《福尔摩斯》。我很勤劳,会帮妈妈做家务,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我喜欢写作文,从一年级到现在博客里已经储存了我的一千多篇作文,其中有六篇获得了征文大赛一等奖,近百篇发表在了报刊上。
一天,永乐皇帝带着一班文人学士出外游玩。临近黄昏之时,忽见天边飞来一群白鹤,永乐皇帝有意面试这班文人学士的才华,当即以鹤为题,命他们当场吟诗一首。这些文人学士,大多是徒有虚名,叫他们吹牛拍马还行,可吟诗就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一个个低头不语。这时,只有翰林大学士解缙胸有成竹,不慌不忙,欣然吟道:  远望天空群鹤飞,朱砂为颈雪为衣。……  解缙正要吟第三句,不料永乐皇帝突然打断,故意说:“解
十年前,我在家门口的医院出生,伴随着进出小区的十载寒来暑往,我也从牙牙学语的婴童,长成一个俊朗翩翩的少年。  每次放学回家,远远地就能看见一块巨大的石头,它比三层楼还要高,有着黄玉般的质感,上面刻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字—华新花苑。華新花苑就是我居住的小区。  进入小区,左边是一片樱花树林,在我心底,那是小区最美的风景。三四月是樱花盛开的时节,微风拂过,无尽的花瓣簌簌飘落,像粉红色的蝴蝶,在空中旋转、升
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晴  早上第二节课是体育课,我们排队来到操场上。到了自由活动时间,我一屁股坐在草坪上。这时从远处跑来一群低年级的小朋友,坐在树荫下讨论着什么。反正我没什么事,不如偷听一下。我头往左靠,悄悄凑了过去—“你们听我说,足球队里呀,有一个球技特别好的人,什么花式踢法都难不倒他;什么样的比赛,都能易如反掌地拿下。他长得帅帅的、酷酷的,好像是11号哦。”嘿嘿,他们说的球员特征跟我完
自我介绍  嗨,大家好!我是张翔宇,一个爱画画、爱幻想、爱生活的阳光男孩。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每晚都会在固定时间给我讲故事,和我一起阅读,不知不觉间,我喜欢上了阅读,尤其是阅读科幻和童话类作品。比如《哈利·波特》《梅格时空大冒险》等。  阅读让我思考,也给我带来快乐。从四年级至今,我陆续在《意林·图解作文》《少年先锋报·先锋小作家》等少儿报刊上发表习作20余篇,并在2017年第十二届“快乐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