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学法”指导的应用体会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ui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明显而又密切的关系,教学质量高的课堂总会培养出学习优异的学生。初中数学的课堂高效化,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更加科学高效。重视教学的基础与层次,才能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在课堂当中体会到更多知识的力量,也更会使学生掌握更进一步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学法指导;应用体会
  随着基础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的推行,许多学科的教学要求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以理论性与精确性为核心的数学学科更加显著。教学质量是否能够提高,不仅仅在于师生的合作方面,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方法也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教师要在授课的同时,注重知识传递的方式与方法,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这一点同样是数学教学体系当中的重点。在如何打造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与提高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上,笔者认为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一、结合学法的高操作性教学方法
  教学包含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以教学不是教师照本宣科地将课程内容讲解清楚就能够完成的工作,而是要在学生知识能力层面上给予最大的启发以及教学手段的支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坚持“教法”主导“学法”的平稳发展方式,使学生在教中学,教师在学中教,相辅相成,共同进步;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知识点,教学方法要采取相应的变化,追求教师对知识点的深入掌握,进而将这种理解传输给学生,形成一种立体式的知识教学模式;考虑到学生在知识掌握前对于解决难题的能力因素,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学习兴趣,并将这种兴趣彻底融入到初中数学教与学的过程当中。
  如在代数的知识学习方面,学生不容易掌握数学语言当中表达出来的重点,无法抓住问题的核心,在解题方面存有欠缺。针对这一问题,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就所学的代数内容加入“翻译法”,使学生学会借助这种方法将代数问题当中的文字信息转换成数学语言。
  二、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个人能力
  学习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学生能否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要素。对于学习能力的指导与培养,其重要性甚至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之上,毕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拥有好的学习态度是进行系统化学习的关键因素。我们强调学习方法的掌握,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也不能松懈,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提升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进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在知识传授方面,要加强学生对概念及定理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知识之间结构网络的分析能力;在技巧方面,要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的清晰有效,要求熟练掌握数形结合与化归等解题方法;在思维逻辑层面,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将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特殊题型科学利用,指导学生在这些题型当中学会分析与类比,总结解题的基本原则与规律。这些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
  1.抓住知识本质
  语言的描述、条件分析和习题结论不同,数学问题的解答思路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在教学当中要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性质、公式以及定理做到清楚来源、条件、使用范围,掌握内容、运用以及证明方法。
  2.知识网络结构化
  总结归纳各单元教学计划当中的主要知识点,并引导学生对这种方法加以运用。例如:代数的知识可以总结归纳为实数、函数、方程以及代数式等六个基本板块,而这些板块又可以细分为若干层次。通过这种总结归纳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已知和未知的知识要点时,准确把握住学习的重点,梳理不同板块代表的不同概念、定义,以及解题的技巧与思路,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3.掌握数学思维
  作为学习活动的基础,应用解题也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知识。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但不能为解题而解题,应在解题过程中重视解题思路的讲解,哪怕是错误的思路从中也能吸取经验教训,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在教学规划当中,教师应当对解题的指导思想或者经验方法进行系统化总结,对于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详尽清晰。只有将学习思想传授给学生并加以强化,才能使其在解题的过程当中逐渐熟悉如何应用,进而解题的思维逻辑才会清晰、灵活及准确。
  三、结语
  数学教师除了要研究好教材、教法,使教授的知识内容被学生“学会”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以科学高效的方法去学习,真正做到“会学”。因此,教师必须把学法指导融于课堂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与当前的素质教育同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将课程与学习融为一体,扩展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发挥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动和能动作用,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知识建构。针对初中学生身心发展与数学学科的特征,教师要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一步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基础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雪霞.“学法”指导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2013,(04).
  [2]钟秀芳.“学法”指导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关注,2012,(03).
  [3]谢小芳.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若干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6).
其他文献
未来。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将会是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点已经基本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是个什么样?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是不是开上大型农机、种上几万亩地.就能
近几年来,玉米病虫危害逐年加重,玉米生产上受到严重限制。本文就玉米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做以分析,以供参考。
摘 要: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案例,从创设生活情境、创设任务情境、创设故事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游戏情境及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几个方面阐述了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一个好的情境,能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必定能发挥高度的有效教学作用。”建构主义理论也强调创设情境,把情境的创设作为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
2018亚洲国际纺织机械展与中国上海国际纺织机械展(ITMA ASIA+CITME2018)于2018年10月15日盛大开幕。在本届展会中,来自意大利的纺机技术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30多名展商共同
新课改主张变课堂为学堂,提倡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开放式教学程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心领神会。提倡开放式的新型的教学观,就是将质疑的环节引进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敢学、敢想、敢疑、敢问。  一  质疑,就是提出疑问。对学生来说,“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教育学生,首先应鼓励他们:“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能进矣。”这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提供
一、反思结果的正确性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概念模糊或粗心大意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导致解题不正确。因此,教师在例题教学中必须强调复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向学生讲解检查的方法。  例1:把下列各式中根号外面的因式移到根号里面。  (1)-■;(2)a■  错解:(1)-3■=■=■;(2)a■=■=■。  正解:(1)-3■=■=-■(2)a■=-■=-■。  评析:本题学生解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