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06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格是这个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因为语文学科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方法主要有教师高尚人格的感染,作品人文因素的影响,作家人格魅力的升华和教师课内外的引导启发。
  关键词:语文教学 健全人格 人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人格意味着个体所具有的特质,即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格教育在学生教育过程中举足轻重,而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中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洗礼,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真、善、美的健全人格是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笔者就初中语文教学和学生人格培养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格的时代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承风骨、启迪智慧、激发潜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平道路。因此,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理想。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还要弘扬人文精神,挖掘语文自身承载的文化因素,丰富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关注“人”的情感和思想,分析“人”的性格和行为,透视“人”的理想和现实,理解“人”的际遇和命运,从而把握造就这些“人”背后的深刻动因,进而转化为自觉的人格上的自我省悟、自我选择、自我完善。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任何一种文化,都积淀为一种人格。”可见,教育是以文化为资源的,必然包含着一种人格上的陶冶,精神上的洗礼,展现给学生的是人格的力量。语文学科中森罗万象的科学知识、社会历史、文化要素可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精神发展提供丰富的营养,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然而,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让我们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淡化了人文精神,过分追求应试教育价值,忽视了语文学科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导致部分学生的个性被扭曲,人格遭冷遇,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成为无人问津的荒漠。这一切,成为语文教师心中永远的痛。现实告诉我们:学校不该是学生埋葬青春和理想的地方,拯救学生的精神世界迫在眉睫。
  新课标强调培养人文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是素质教育本质的回归。语文学科的人文知识是关于人生的价值和方向的知识,具有洗涤精神、陶冶情操、指导人生的重要意义;是打好精神基础,增加生活内涵,培养学生非功利的求知态度,追求真、善、美的崇高精神境界的先决条件。从拯救学生内心世界的角度来看,只有语文学科最适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格的方法途径
  1.语文教师必须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
  首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必须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去感染、熏陶学生,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正确的观念,促进其智力因素的发展,才能很好地完成语文学科赋予我们的任务。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人文的课堂观、人性的学生观。教师要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对话、交流思想的平台。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把握学生,进而启迪学生,点燃学生的智慧的火花。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动态的合作关系,以情感为纽带建立师生关系,让学生自觉、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把教育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与自己共同获取知识、发现真理的过程。教师要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爱是暖阳,能融化寒冰;爱是春雨,能滋润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心灵。有了爱,师生才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以教师的真诚换取学生的信任,以教师的爱心换取学生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和自身的人格素养。
  所以,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教师本身具备健全的人格显得很关键。语文教师也只有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人格,才能长久地在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过程中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
  2.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培养学生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材加大了人文因素的比重。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自我、自然、社会,关注人生、亲情、友情等方面。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捕捉人文信息和深层的含义,并联系自身实际感知种种人生哲理。初中语文教材选有许多反映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烈和爱国科学家的优秀诗文和关于他们的悲壮史诗般的传记或评论文章,对青少年学生能起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同时教材安排的许多内容,能从不同的侧面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文明史、近代中国的衰落史、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史以及现代中华的振兴史,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民族自尊心,启迪他们对祖国的忠诚,鼓励他们树立报效祖国的雄心和决心。
  尤其是中国浩如烟海的诗歌,可以带领学生体会陆游“僵卧孤村”但“不自哀”,仍想为国“戍轮台”的老骥伏枥之志;赞颂文天祥过零丁洋时,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誓言;感受杜甫在《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这些是爱国精神的最佳表现,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
  3.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领略名家的人格魅力
  初中语文教材里的范文大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之作:鲁迅、朱自清、巴金,等等。这些作家往往作品精彩感人,人格也让人景仰,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作家的人格风范交相辉映。无数的作家通过他们的伟大作品,让学生领略到他们崇高的人格魅力。初中语文教师要很好地抓住这个机会,促使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阅读巴金的作品《家》的序和跋时,学生对这位百岁老人的一生感慨不已。笔者抓住这个契机,启发学生搜集整理巴金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创作历程,并以此为主题进行交流讨论活动。学生对巴金历尽磨难却不改本色感到深深的敬佩。一个学生引用了这几句诗来结束自己的发言:“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意,深意深情。大智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受到了感染和熏陶,学习了这些名家伟人的优秀人格。
  4.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人格
  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说读写,都是教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渠道。教师可以用语言评价教材中人物的人格特点,赞美其中的优秀人格,批判其中人格的卑劣成分,为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提供养料,“听”是学生接受人格教育的最广泛的语文活动。同样,“说”的活动就是一个人格外显的过程,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把自己逐步形成的人格特点表现出来,在与教师的接触和交流中纠正人格中的不足,渐渐形成自己完美的人格构建。“读”主要是学生对教材或课外读物的文本阅读。这个环节的人格培养有两方面,一个方面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师会对文本中的人格因素有意识地、不间断地进行启发和诱导,完成人格培养的过程;另一个方面是学生对文本中的人格因素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从而引发的明理、觉悟和警醒,形成对自身人格的修复和提高。“写”是通过书面表达自己人格特质的时机。在习作里,学生会很自然地把自己对人格的理解,自己逐步形成的人格内容流露在其中。教师则可通过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习作等来对学生实现人格教育,肯定其人格中美好、优秀的成分,否定并建议去除人格中的弱点或弥补人格中的缺陷,最终达到让学生健全人格的最高目标。
  另外,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仅是课内教学,课外活动也非常重要。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第二课堂,使课外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语文教师可以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带学生走进书刊,学知识、读人文;走进自然,读社会、读人生。有计划地开发语文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定期读某一类书,加强阅读书籍的选择。在优秀作品的阅读中,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认真分析、体味,使学生的思想品格受到熏陶、浸润,规范自己的行为。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师更应该利用语文的学科优势,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健康人格,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并与生活的环境形成一种更和谐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可谓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2]田力.浅谈语文教育与健康人格的塑造[J].广西教育,2000(6).
  [3]赵开彬,刘军秀.积善成德,圣心备焉——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08).
  [4]刘立云.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J].21世纪中学生作文,2009(7).
其他文献
“探究学习”的倡导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他强调学生学习方法与过程,认为探究式过程和方法适合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进一步指出,教师的新技术和习惯,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培养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这种方法与能力的获得,其主要渠道就是在“探究学习”为模式的教学之中。  一、在教学中,通过把握过程而获得物理知识  “探究学习”的第一个特点是“学生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国内教育界也日益重视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大批一模一样的人才,而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因为良好个性的形成,学校教育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新一轮的教改也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任务之一。体育教学的特点也决定了其过程是发展学生个性的理想场所。以下是本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几点做法初探。  一、
期刊
生态型课堂即是教师和学生在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有利于人整体生命投入的学习生态环境中,调动起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建构合乎新课程理念的、有较高实效性的课堂教学生态,是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怎样去建构呢?  一、尊重学生,肯定学生  教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肯定学生表现为特色,是师生间心灵的碰撞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世界保健大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健康”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指心理健康。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教师应尽量找出学生的心理问题
期刊
人们探讨数学价值的时候,传统的关注焦点是数学对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功能和解决问题时的工具性功能。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怀特海认为数学是关于理想化的量化模式的研究,即发现、构造和扩充理想化的量化模式。作为一名数学工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笔者认为数学在培养人的多元智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一定有所作为,而且其价值体现在无法替代的领域。所以新时期人们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应该有新的发现。  一、传统的数学
期刊
开展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怎么学,即具备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的迫切任务,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开发学生数学潜能的重要方面。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期刊
语文教学中写作最能集中体现教学效果,也是听说读写最终的落脚点。不少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对写作文很头疼,真正有兴趣的同学不是很多。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兴趣培养和写法指导,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资料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培养写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使学生如何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我们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习数学“认识活动的一般方法”,掌握认识数学的一般方法。而“主动探究”正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将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工作呢?通过
期刊
多少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数学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知识的学习过程缺少生活的气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所谓用“活”教材,就是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去亲历经验,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探究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交流,由于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和受考试评价体系的限制,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哑巴英语”的现象很普遍。因此,英语教学要想真正得到发展和改革,提高口语教学刻不容缓。本文就如何提高和改善口语教学来做作一个探讨。  关键词:口语教学交流交际说英语    九年义务教育明确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