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图书一再难产的原因探析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r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对精品图书的内涵认识不清,对精品图书认识存在误区,缺乏大市场观,缺乏精品图书出版的制度和机制保证,以及浮躁的社会氛围等五个方面分析了精品图书一再难产的原因。指出:出版社需要进一步厘清精品图书的内涵,走出精品图书出版的误区,确定适合自身的精品发展战略,从深谋远虑的大市场观出发,打造精品,形成围绕精品图书出版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制度和机制,从而保证精品图书出版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必须依靠作者、读者和出版管理部门与出版工作者共同努力,在全社会培育精品图书出版的氛围,形成精品图书出版的良性生态和适宜土壤。
  关键词:精品图书;内涵;误区;大市场观;制度和机制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0.05.03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精品图书出版的思考一直是出版界的热门话题,这些思考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精品图书的内涵;精品图书出版的意义;强化编辑的精品图书出版意识;精品图书出版的制度保证;出版社的精品发展战略等。应该说,这些思考涉及到精品图书出版的各个方面,对问题的分析较为深入,提供的解决办法也是多层面、多角度的,这说明精品图书出版的重要意义已经成为出版界的共识。理论上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图书市场中的精品图书应该是为数不等太少。然而,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么多年来,精品图书出版仍然没有成为出版实践中的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而一再成为理论探讨的热点问题,这本身就说明图书市场中的精品图书还是相当匮乏的,尤其是原创性精品图书更是稀缺资源。这便促使我们不得不进一步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精品图书?为什么精品图书如此难产?以下我们从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之。
  其一,对精品图书内涵认识不清,没有看到精品图书的知识产权意义。
  对于精品图书的内涵,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1]:一是认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双效书是精品图书;二是认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经得起读者反复推敲,具有深刻内涵的精华之作是精品图书;三是认为思想内容精深,文化内涵较高,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图书方能称之为精品图书。这三种观点从不同角度概括了精品图书的属性和特点,揭示了精品图书的内涵。上述第一种观点是将出版宗旨、出版指导思想作为精品图书的评判标准;第二种观点主要是从人类精神与文化传承和积累的角度来评判精品图书;第三种观点则是从编辑审稿和出版制作的专业角度来评判精品图书。我们认为,从政治的、文化的、专业的角度评判精品图书,相对应的有精品图书的三级评价标准,也可以称之为精品图书的三个层次内涵。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在精品图书出版实践中首要的是讲政治,坚持党的出版方针政策;其次,我们时刻不能忘记出版工作在传播精神文明、传承优秀文化方面的崇高使命;再次,我们必须从编辑出版的职业操守和专业制作水平来要求自己。
  精品图书的三个层次内涵和三级评判标准,对于我们的精品图书出版实践具有方向性和原则性的指导作用,然而,在具体的出版实践中,出版社还必须结合自身在发展中形成的出版传统和特色,人员及地缘特色和优势,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作者、编辑、发行队伍资源,专注于开发和经营自己擅长的,独具特色的,原创性较突出的精品图书。否则,出版社便难以制定出明确的精品发展战略,制度保证也就无从谈起。比如,依托理工类大学的出版社可以在科技文化、科普图书和各类专业教材等领域锤炼精品,而不必抽象地理解精品图书的文化积累标准,跟风出版历史文化辞典一类图书。而面向社会的综合性出版社则需要敏锐地把握时代脉搏和发展方向,专注于经营策划能够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感的图书出版,而不能一看到教育培优市场火爆便心浮气躁,就试图去教材教辅市场分一杯羹。可以想象,不专注于自己主业和强项的出版社是难以打造出精品的。在图书出版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出版社要想在强手众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自主策划开发选题,不断推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精品图书,这不仅是实现经济效益的需要,更是出版社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的要求——精品图书理应成为出版社参与市场竞争的自主知识产权。出版社只有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书产品,才能在同行竞争中胜出。
  其二,对精品图书的认识存在误区,割裂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在出版实践中,对精品图书的认识还存在种种误区,也是难以打造出真正的精品的重要原因。这些误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2]:一是认为学术价值、文化价值高的图书读者需求面窄,市场效应差,经济压力大;二是追求“贵族精品”,在纸张、装帧设计、印刷方面投入大量成本,过度强调宣传造势;三是以为精品图书就是获奖图书或畅销书。
  针对第一个误区,我们认为,真正的精品图书代表社会发展方向,反映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必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和接受。那种认为出版精品图书只具有社会效益却没有经济效益的想法是片面的,说到底是割裂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将“精品书”简单地等同于面向学术界的“学术书”。另一方面,它将精品书归入“小众书”,也可以说是严重低估了广大读者的鉴赏力和追求精神文化的热情,割裂了精品与大众的关系。而第二个误区,则是将精品书简单地等同于“精致书”,忽视了精品图书的内涵价值,实则割裂了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打造精品图书要依靠人才和图书质量,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只在表面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也是难以成功的。
  不可否认,很多精品图书都是获奖图书或者是畅销书,但是简单地将二者等同却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在出版实践中就会起误导作用。如果打造精品不是为了贯彻党的出版方针,也不是为了传承文化和传播精神文明,为人民提供高尚有益的精神食粮,而只是为了获奖,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成为追名逐利的工具,那就很难打造出真正的精品,那多半是伪精品和平庸之作,甚至是精神垃圾。
  其三,在打造精品图书中缺乏大市场观,局限于赚小钱、快钱、热钱的小市场观。
  不少论者都从市场的角度来探讨精品图书出版的意义[3],这一方面的确是从出版的宏观视野和战略发展高度进行的分析,因为精品图书才代表一个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将这种从市场角度进行的分析看作是对出版工作者的真诚呼唤,毕竟任何出版社都不敢漠视市场,因此讨论精品图书出版对占领市场的重要性就是希望出版工作者意识到精品图书的出版对于出版社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必须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中来。然而,在出版实践中,很多出版社一方面也认识到出版精品图书的重要意义,但另一方面在具体出版工作中又有意无意地将精品图书的出版“悬搁”起来,置之脑后,而热衷于出版能够赚小钱、快钱、热钱的平庸之作甚至是精神垃圾,如明明达不到出版要求,但可以收取管理费、书号费的所谓合作出书项目(如为评职称而写的“急就章”、“大杂烩”);看到别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热销,于是马上“重复出版”,“跟风出版”,无须投入大量的研发和策划成本,即可快速实现利润,这便是“重复出版”和“跟风出版”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实际上,出版社根据自己的出版传统、特色、资源与优势,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品图书,培育不可替代的出版品牌,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具有战略眼光的大市场观,而热衷于赚小钱、快钱、热钱则是一种狭隘的、目光短浅的小市场观。显而易见,只有前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培养出持续的“掘金”能力,积累起雄厚的财力,并反过来用于开发更多的精品图书,实现自身的内涵式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而后者虽然在短期内投入小,见效快,但从长远来看,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功能将会日益萎缩,提升乏力,最终只会陷入恶性循环。
  从大市场观出发,精品图书出版应该成为我国出版人的专业追求,职业追求,事业追求。精品代表我们出版人的专业制作能力,体现出版人爱业敬业的职业道德追求,也是保证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核心技术和秘密武器。
  其四,强调编辑个人的追求,缺乏精品图书出版的制度和机制保证。
  优秀的编辑对一个出版社的意义就如同著名的专家、学者对一所大学或学院的意义,他们是出版社的灵魂,是出版社的智力支持系统,精品图书出版的职责与使命直接落在他们肩上。因此,如果一个出版社缺乏必要的制度来引导、鼓励和支持、保证编辑投入时间、精力、智力去开发精品图书,那精品图书的出版当然是一句空话。在实践中,有些出版社缺乏明确的选题规划,只要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一般选题便可通过。在这种情况下,编辑的兴趣和追求往往简化为策划组织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选题,至于是不是精品便不在其考虑之列。因此,也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编辑面对涌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抵御诱惑,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追求精品,追求道德的最高境界,固然具有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4],但面对现实仍然属于苍白无力的说教,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作用。精品图书出版需要激励机制,需要制度保证,不仅要在出版界上上下下形成共识,不仅要写进出版工作计划,更需要研究具体可行的机制和制度,并且特别要研究如何保证机制顺畅运行,如何保证制度的执行力[5]。具体来说,围绕编辑的考核评价指标能否从单一的经济效益转变为能否组织精品图书出版,编辑在投入精品图书出版中的时间、精力和智力能否比一般图书获得更多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回报,如在职称评定、利润提成、工资待遇等方面能否占有更多的权重;出版社能否建立围绕精品图书编辑的工作机制,如参照高校首席教授、学术带头人的评聘体系确立高级编辑或首席编辑,建立科学高效的精品图书编辑体制和编辑人才队伍;可以建立以高级编辑或首席编辑领导的团队,保证他们对人、财、物的调配,形成从精品图书研发、策划、组织,到编辑加工、排版、印制以及宣传、营销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只有从机制和制度上保证编辑在精品图书出版过程中既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又获得与其贡献相应的经济回报,实现物质与精神双丰收,精品图书出版才能切实成为编辑自觉的追求,出版社也才能真正成为精神文明的建设基地。
  其五,浮躁功利的社会氛围难以培育精品。
  过去我们所讲的图书的读者,现在常常被称为图书的消费对象,出版界被称为出版商,这些变化反映了图书在我们的时代越来越成为一种消费品,图书出版越来越成为一种商业行为,出版社常常要从当下的流行时尚中发掘阅读时尚以满足读者的消费需求,这成为出版商苦苦寻求的“卖点”。近年来广泛流行的图文类图书便是一种典型的阅读时尚,甚至很多名著和经典著作都以这种方式被“端”出来,从积极的意义上讲,更多的名著和经典以轻松的、喜闻乐见的方式走向了大众,但这种出版方式对培养严肃阅读的习惯,营造阅读名著和经典的社会风尚是不利的。这一方面促使出版社以一种更加急功近利的方式打造“精品图书”,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其助长并强化了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风气,使读者以浮躁的心态接触名著和经典,不再将其当作内在的精神追求,而只是当作一般休闲和消遣的对象。
  近年来,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愈益简化为量的考核,多出、早出、快出成果成为学界的普遍追求,学术腐败升级恶化,抄袭事件频发,在这种学术氛围中,学者很难潜心和全心研究著述。在这种情况下,学术图书出版的垃圾化现象严重就不难理解了,但这却导致了出版资源的大量浪费。我们相信,随着国家对学术腐败和抄袭行为的规范和惩治,这种现象必将会逐步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不良现象和风气对学术生态的破坏力是相当大的,对我们打造精品图书和培养精品阅读氛围都是具有很大杀伤力的。
  在精品图书出版中,各级出版管理部门也面临着这样一种拷问:精品图书出版是出版工作恒久的职责与使命,还是领导一时的面子工程和大型活动的应景之作?众所周知,我国每年有各种纪念活动和工作主题,于是出版社便常常承担一些上级部门布置的“重大”出版任务,而上级部门动辄对这些出版任务提出“出精品”的要求,他们的所谓“精品”,往往直指和涵盖大部头、大开本、精装、用纸考究几个要素,出版社接到这样的任务,往往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财物,但最后的结果又常常差强人意或事与愿违。
  总而言之,在精品图书工程中,出版社需要进一步厘清精品图书的内涵,走出精品图书出版的误区,确定适合自身的精品发展战略,从深谋远虑的大市场观出发打造精品,形成围绕精品图书出版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不断完善制度和机制来保证精品图书出版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精品图书出版不仅仅是出版界的事情,它需要依靠作者、读者和出版管理部门与出版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全社会培育精品图书出版的良好氛围。同时,我们还需要认真开展出版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认真治理精品图书出版的生态环境,形成精品图书出版的良性生态和深厚土壤。最后,从更大的方面讲,锤炼精品,创造传世之作,奉献出更多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还需要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支持,形成精品图书能够代表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的共识。只有这样,精品图书才不会难产,而是源源不断,常出常新,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 李晏墅.以精品图书开拓市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139-143.
  [2] 阮爱萍,李春德.略谈精品图书出版中存在的四个误区[J].出版发行研究,2006(1):31-33.
  [3] 兰 元.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精品意识问题思考[J].中国市场,2007(31):14-15.
  [4] 马丕环.追求精品:编辑道德的最高境界[J].中国出版, 1999(8):34-36.
  [5] 李 晶.精品图书出版的有效机制[J].中国出版,2005(7):18-19.
  (责任编辑 文 格)
其他文献
美国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网站2019年1月10日报道,2019年1月10日,美国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CCSSO)发布了一份指导文件《建立多元化
据英国大学协会(UUK)官网2019年2月25日消息,UUK于当日发布了一份旨在对教学卓越框架(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TEF)的前景开展独立审查的报告。TEF是英国政府推行的旨在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国家计划,于2018年开始学科层面的试点评估。在报告中,UUK表示,总体而言,TEF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仍有需改進之处。  UUK特别呼吁政府在89所
据英国教育部官网2019年5月30日消息,英国教育部于当日发布了《18岁后教育和资金审查》(Post-18 Review of Education and Funding)独立报告,该报告也被称为《奥加尔报告》(A
不知何故,近几年常使人想起一个寓言故事,引起对蔡桓公生命悲剧的思考…… 《扁鹊见蔡桓公》虽然不长,但作者描绘了蔡桓公麻木愚蠢、刚愎自用、骄傲无知、讳疾忌医的内心世界
结合近年来国外震害调查和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工程应用研究,作者对我国现行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规程中的框架柱剪力调整、框架柱轴压比、框支框架倾覆弯矩、地基基础设计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东京中心官网2019年9月10日消息,OECD发布了《教育概览2019》。《教育概览2019》是一份了解全球主要国家教育情况的权威资料。该报告提供了OECD 3
摘要:基于对河北省和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相关部门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和社会带来的主要危害类型与成因,以及高速公路建设防灾救灾管理的主要问题,并引入预警管理方法来对高速公路建设灾害进行灾前的有效预防和灾时的紧急应对的可行性、必要性及科学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灾害;预警管理  中图分类号:F506;X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
由于城市规划的需要,吴忠宾馆需要移位。介绍了高53.7m的宁夏吴忠宾馆的平移设计与实施,包括工程特点与难点、移位方式选择、下滑梁及基础、反力系统设计、托盘梁系设计、墙柱切
期刊
目前,全球有7000多万学龄儿童无法上学,总体辍学率仍然很高。基于此,2011年,美国国际开发署针对发展中国家发起了一个名为“让所有儿童都阅读”(ACR)的教育援助项目。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