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1/Th2在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rc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炎症模型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泌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变化,探讨INF-γ及IL-4在哮喘气道炎症过程中的作用,同时观察地塞米松对IFN-γ及IL-4的影响.

方法

2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A组,16只)和对照组(B组,8只),根据实验需要又将实验组16只大鼠分为卵清蛋白致敏激发组(A1组)、激发前激素预处理组(A2组),每组8只.建立哮喘气道炎症大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胞内染色技术,测定A1组、A2组[给予地塞米松腹腔注射(10 mg/kg)]和B组大鼠外周血分泌IFN-γ的CD+4、分泌IL-4的CD+4和分泌IFN-γ的CD+8细胞在激发后不同时间点的数值.

结果

A1组大鼠外周血中IFN-γ+的CD+4细胞、IFN-γ+的CD+a细胞及IL-4+的CD+4细胞在雾化2 h时分别为(5.7±1.6)%、(11.5±5.1)%、(1.66±0.95)%,A2组分别为(2.6±1.3)%、(3.9±1.5)%、(0.77±0.37)%,B组分别为(1.8±0.7)%、(6.1±1.8)%、(0.65±0.12)%.A1组与A2组比较及A1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A1组大鼠外周血中IFN-γ+的CD+4细胞及IFN-γ+的CD+8细胞在雾化10 h时出现高峰,分别为(9.9±4.4)%、(38.7±6.3)%、A2组分别为(4.9±1.7)%、(15.7±8.7)%,B组分别为(1.5±0.5)%、(6.4±1.5)%,A1组与A2组比较及A1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A1组大鼠外周血中IL-4+的CD+4在雾化10 h为(2.16±0.75)%、A2组为(1.39±0.77)%,B组为(0.68±0.15)%,A1组与A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1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其高峰在36 h出现,A1组为(4.0±1.6)%、A2组为(1.5±1.0)%,B组为(0.7±0.3)%,A1组与A2组比较及A1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

结论

地塞米松对T淋巴细胞产生IFN-γ及IL-4的能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CD+4及CD+8细胞产生的IFN-γ及CD+4细胞产生的IL-4同时参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炎症早期以产生IFN-γ为主,炎症持续阶段以产生IL-4为主.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 (LIR)对胃粘膜的损伤 ,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对胃粘膜损伤的作用及其部分机制 ,以及短暂多次肢体缺血在胃粘膜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按Rosenthal
目的 研究LoxP序列小片段重组阳性克隆的筛选和鉴定方法.方法采用合成的LoxP为上游引物,载体互补的序列为下游引物,直接以菌落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电泳分离出784 bp的条带者为阳性;PCR阳性克隆再用酶切法进行对比鉴定及DNA测序分析确证.结果用菌落PCR法随机筛选的6个菌落中3个为阳性,随机取1个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证实含有LoxP插入序列.用酶切法对此3个阳性克隆进行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RCC)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表现与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8例肾细胞癌患者行螺旋CT靶平面同层动态扫描,计算动态CT各指标,包括曲线升段斜率(S)、曲线下面积(AR)、增强后CT增加值(△HU)、组织血管比(TBR).时间-密度曲线(T-DC)类型按升段斜率由小到大分为A、B、C型.组织切片经CD34单克隆抗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 (DN)的疗效及其抗炎机制。方法 选择 2 0 0 0 - 0 2~ 2 0 0 3- 0 6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 14 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目的 探讨 0 .5T条件下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BPH 40例 ,前列腺癌 3 2例患者常规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 ,观察
目的:评估广东省计划生育系统各级置宫内节育器(IUD)从业人员的置器质量,分析研究置器妇女的社会生物学特征等因素对置器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9个市(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水平与腹水、肾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39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应用放射性核素肾图评价肾功能状态 ,同步测定血浆中A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1 0 (IL 1 0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2 0 0 0 - 0 2~ 2 0 0 1 - 0 5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49例住院的乙型肝
目的 观察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激光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18眼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并进行激光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为单眼、单个大动脉瘤,瘤体均位于颞侧,颞上支14眼,颞下支4眼;动脉瘤位于1级分支4例,2级分支13例,3级分支1例;12例患者1次激光治疗后复查FFA,8例动脉瘤消失,管壁恢复正常;2例瘤体远端动脉充盈迟缓.结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有助于视网膜大动脉瘤的诊断及
目的探讨结肠回肠反流后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的机制。方法取SD大鼠60只,均为雄性,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末端回肠—盲肠侧侧吻合术或回肠末端手术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