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古代中国画中的光影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a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方艺术界自文艺复兴时期起,就开始有目的、系统的研究光影,后来逐渐成为画家自觉使用和探索的表现性语言。一件绘画作品是否能引起观看者主观心理上的感受,除了画面的构图、颜色、主体内容等这几大元素之外,画面光线的处理也非常重要,画面中所设计的光线往往就会成为画作的灵魂。而说起中国传统绘画,很多人都认为古代中国画家并不重视对光影的表现,本文将通过几幅经典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论证中国古代画家对光线早已有了认识,并从中国文人画精神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中国古代画家“识光不画光”的原因。
  【关键词】中国画;笔墨;光线
  《圣经·马太福音》中说:“在黑暗中开启黎明。”一句话道破了光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她是使世界万物得以显现,并赋予其生命的神奇物质。光一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而对于通过视觉传达带给人们精神享受的绘画作品来说,光的作用就愈发的明显。如同点、线、面一样,光影也是一种绘画语言。画家不仅可以用它来塑造世间万物,在平面的载体上塑造立体的视觉效果,同时,画家还可以借助光影传达感情和表现美感。西方艺术界自文艺复兴时期起,开始有目的、系统的研究光影,后来逐渐成为画家自觉使用和探索的表现性语言。一件绘画作品是否能引起观看者主观心理上的感受,除了画面的构图、颜色、主体内容等这几大元素之外,画面光线的处理也非常重要,画面中所设计的光线往往就会成为画作的灵魂。光线把画作的各个因素串联结合起来,形成和谐的表现整体,营造出画家想要表现的特有的氛围,并由此传达出作者的主观情绪,这样的画面设计既能体现画家本人的修养,也能使观者对画面有一种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而说起中国传统绘画,很多人都认为古代中国画家并不重视对于光影的表现,甚至有可能并未意识到光影的存在。我认为这是一种表面化的观点,不表现就等于没认识吗?我们举一个反例,如同传统中国画中,对水的表现常常以“留白”的形式描绘,难道是因为古人意识不到水的存在才不去描绘的吗?当然不是,事实刚好反之,就是因为画家太过注重水的特质,也就是说透明的颜色,可以触碰却又无法握住的触感,在反复揣摩中,才提炼出将水“留白”的画法,因为这才是最能表现水的质感和视觉印象的最好方法。所以说,对于古人何以不去表现光的原因,我并不认为是因为他们对于自然科学没有认识,不具备严谨的透视和推理能力,正好相反,我认为中国古代画家早已认识到这个世界由于太阳的起落或物体的折射而引起的光影的变幻。早在汉朝就有“立竿见影,呼谷传响”的记录,更不用说诗词歌赋中那些描述光线色彩的浪漫词句,例如“波弄日光翻上栋,窗含烟景直浮空”“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戈船破浪飞,铁骑射日光”等等。其实中国画论中关于光的论述也是早有记载,比如顾恺之在《画云台山记》中记有:“山有面,则背向有影。可令庆云西而吐于东方。清天中,凡天及水色,尽用空青,竟素上下以映日。”根据俞建华、傅抱石和郭沫若诸先生的断句来理解的话,大概的意思是说:山有正反两面,它不受光的一面是暗的。光线是从东方照射过来,可将彩云画在西面的位置,而中间则是一色的青天。中国古代画论中关于光的论述传达了历代文人画家对光线的细微观察和实践体会,这些穿越时空的文字,不仅告诉我们中国古代艺术家们对光线和色彩是多么的敏感,而且光影的变幻在他们眼里竟是如此的自然而欢快!下面我就来简单分析一下,中国古代画家在创作中对于光的理解和他们独特的表现手法。
  郭熙《早春图》在画论里就有对于光的描述,虽然是不同的角度,但可以看出中国历代画家对于光线在绘画中的实践,早已被认知和理解。在由宋代山水画大家郭熙编写归纳的山水画理《林泉高致》中这样描写道:“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夏苍,秋凈,冬黯。”以科学的眼光不难看出其中的水色和天色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光线,就如同郭熙提到的绿、碧、青、黑指的是颜色,而晃、苍、净、黯则指的是光影。
  在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古代画家将自然界中光的客观感受转换为绘画创作时对光的感性体验,从而营造整体的画面氛围。以宋代马麟的《秉烛夜游图》为例:一轮鹅黄色的月亮悬于天空,朦胧的幽雾,笼罩远山若隐若现的轮廓。黝黑的亭廊上,屋顶幽幽地反射着朦胧的月光,室内虽灯火通明,但亭廊主人的目光却被一簇簇犹如淡抹着胭脂、醉卧在绿沙中的海棠花深深吸引(海棠以白粉点染,来表现花瓣被月光笼罩的效果)。于是他唤来了仆人,于庭院道路两旁燃起烛台,在烛光映衬下,他满足地倚坐于亭内,望着这万重绰约如仙的红颜,如痴如醉。可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在这幅《秉烛夜游图》中,并未以大面积的黑来渲染夜色,但有了烛火的衬托和月光的描写,依然能将夜的静谧、幽沉表现地淋漓尽致。而“以意代实”描绘夜晚的经典作品非五代著名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莫属,我们不妨以同样是西方绘画经典作品——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作为比较。
  从作品题目就能看出两幅画作同为以表现晚宴为主题,《最后的晚餐》未画灯火,却将由于灯火投射而造成的明暗效果和体块结构描绘得惟妙惟肖。而《韩熙载夜宴图》则恰恰相反,没有明暗关系,只是描绘了几盏烛火,和人物饮酒享乐的状态以及房间摆设的特点,便将那樽俎灯烛间觥筹交错的夜宴气氛烘托得浓郁而真切。从这两幅画中可以看出中西方由于审美差异而造成的表现手法上的截然不同。
  中国传统绘画发展至唐宋时期,工笔画的造诣达到了顶峰,由于工笔画相对于意笔更注重写实效果,这使得画家们主动地、更加客观地去描绘塑造对象的实际特征,包括层次与光照效果,所以画面上呈现出的光的因素也更加明显起来。
  从以上部分关于表现光影的绘画作品与论述中不难看出,对于光影的描绘绝对不是西方绘画的专利,中国古代画家早已将光影融入绘画创作当中。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已有不少画家追求表现光对形体的影响,但与西方的绘画作品相比,我们又会怀疑,虽然中国古代画家早已对光影有所认识,但最终实践在画面的风貌为什么与西方绘画如此截然不同呢?
  其实,中国古代画家在创作作品时,并不直接将自然界中的客观存在照搬于纸上,而是先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感受,加入个体对事物的体验后再进行创作。简单来讲就是:画竹非竹,而是画竹的苍劲;画柳非柳,而是画柳的婀娜;画云非云,而是画云的卷舒;画人非人,而是画人的神情。如若像西洋绘画那般真实客观地表现事物,不但不会受人认可,反而会被视为怪异甚至耻笑,苏轼有过这样的点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综上所述,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画家是通过笔墨来表达光线的,且笔墨所表现的也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空间,而是画家主观的臆想世界。可见,中国古代画家,特别是文人画家,并不追求这种“无穷之趣”,他们所在意的是笔墨所传达出来的文人精神,画作中的“气韵”“力度”“传神”,才是他们真正的兴趣所在。
其他文献
“六一”儿童节到了,看着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参加各种活动,看着他们幸福地过着自己的节日,我默默地祝愿孩子们不止是“六一”节,而是每一天都享受教育带来的幸福。同时,我也在期盼,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教育,能把对儿童的关注与关爱自然地融入到每一天的学校与家庭生活中。  坦率地讲,作为一個教育者,我们离真正地了解、认识、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还有相当的距离。尤其是当我们面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时候,我
期刊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
小学阶段每个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层次的不同,而且同一年级各班在身体素质和主观学习意识的努力程度上也不同,决定了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学习上,存在着明
福建泉州市泉港区沿海一带与台湾隔海相望。明朝时期,就有陈氏民众经常往来台湾一带捕鱼、贸易、避风、拓垦或定居。明末清初,泉港沿海地区有许多陈氏族众追随郑成功抗清活动迁居台湾;清代,由于泉港地少人多,泉港“头北”有许多陈氏先民为了生存随“头北船”到台湾垦荒。泉港陈氏先民在入垦台湾后聚宗姓或聚宗亲而居,并形成了许多与泉港血脉相连的陈氏同宗聚落。  一、泉港头北陈氏的人文历史  泉州市泉港区峰尾、后龙、南
做教研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将国家课程标准从理念转变到课堂。通过区级教研,老师们理解、认同课改理念,学习了优秀的案例,但是到了自己的课堂上,还是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例如,课堂问题多了,但是思维容量没有增加;活动多了,但是学生的实际获得不够。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老师的教学改进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师边实践边改进,需要时间;二是大多数学校实行年级组管理,没有设立教研组或者是教研组的职能被大大弱
期刊
一个多月前,在上海市科委社发处组织的课题验收会上,“城市更新关键技术及典型案例”课题组汇报了他们围绕上海城市更新所做的工作,主持这项课题的是2011级星友、上海建工四
期刊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热门话题,随着全球化的来临,国际交往的频繁,使得英语称为最普遍的沟通工具。本文就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如果生活可以浓缩成一本书,那么,那些光阴的故事就都被折进了书中的某个章节。每一次翻开这本书,记忆的闸门便会打开,各种滋味纷涌而来。刘丽云老师的这本“书”,是关于成长的,是美好的。  从一味“用力”到学会“走心”  1992年从首师大英语系毕业后,刘丽云老师回到了母校大兴一中。刚担任班主任那会儿,她激情满满,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付出,认真负责,就一定能把班级带好。然而,不久后发生
期刊
书法家创造书法书法作品,是个人的书法活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向社会提供人们需要的精神食粮,在传播过程中被人们接受(或反对、批评),至此,书法书法的最后使命才算完成.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