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初二数学学学困生转化中的运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good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课前分层、课内分层、课后分层恢复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提高数学学业水平;通过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困生学习的潜能,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分层教学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和使学生“全面发展”,它的核心是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的差异,进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但由于学生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及态度的差异,还有教材的安排(七上实数和七下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初一结束学生的数学水平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使初二数学教师提前面临数学学困生,分层教学承认差异,允许后进,充分挖掘学困生学习潜能。
  
  一、课前分层
  
  1 学生分层
  学困生是指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未能达到教学要求,学业成绩偏低,学习上存在较大困难的学生,学困生在学习态度、习惯、技巧方法等方面跟优等生是有差异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还会拉大,他们更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精力,给予帮助、指导。
  
  2 目标和要求分层
  学困生要求教师带着走,目标是达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降低要求,放低起点,坡度小,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能,鼓励他们敢实践、敢操作、敢提问。耍防止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3 备课分层
  备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
  谁知识有缺陷?什么缺陷?
  谁能力不强?哪方面能力?在教学的哪个环节?
  谁心理有障碍?什么障碍?怎么解决?
  谁行为有问题?什么问题?
  如:某学生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错误多,耍弄清楚问题所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还是实数的运算),上课时针对这个问题向他提问。
  
  二、课内分层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提问分层
  提问注重层次性、启发性,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努力为学困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如: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提出三个问题:①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②何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③怎样求得k的值?其中问题①专为学困生准备,既复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又能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练习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练习设计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让学困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体验成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巡视辅导分层
  学生训练教师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要给予学困生表现的机会,给他们提供获得成功的条件;要注意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去分母易漏乘,去掉分数线后忘添括号,应提醒学困生逐步书写过程,以保证他们对每一步骤作出正确反应,使学习收效迅速,这关键是师生间准确无误地交流,强调及时反馈,要求教师把每个任务分解成小步骤反复地进行训练。
  
  三、课后分层
  
  1 作业分层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载体,对学困生布置作业要坚持三个原则:(1)作业量要适当,多了学生会产生厌恶感,养成拖沓习惯,造成质量下降;(2)作业不能太难,难了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打击成就感。如:作业分基础题、放缓题;(3)作业要有针对性,针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不断鼓励他们“你这段时间作业完成得很好、进步得很快、有潜力”,进而引导、鼓励他们向拓展题、思维训练题“跳一跳”,让学困生在不断地“跳一跳”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获得学习的乐趣。
  
  2 辅导分层
  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能起到查漏补缺、提高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对学困生的辅导主要是增强信心、巩固知识、教会学习方法,利用课本中的作业题,要求学困生坚持每天做10分钟,然后交给老师批改,同时锻炼学生毅力;利用学习小组的辅导。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3 评价分层
  学困生的分数较低,而这个分数易诱发自卑、自弃心理。前苏联合作教育学派认为。简单地用分数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判决”,会直接挫伤他们学习的情绪和动机,对学困生的评价要轻结果,重过程,多鼓励,为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可改进评分方法:不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允许学困生对测试订正后再打分。可把讲解后学困生订正内容的分数减半给他,实践证明:学生非常乐于学,作业试卷乐于订正,学习的积极性、订正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困生的自尊心得到维护,实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成功和发展的机会。
  对初二数学学困生实施分层教学体现了我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当然,学困生的学习障碍非一时一日造成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我们要恢复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要持之以恒充满爱心,相信他们会取得自己最优异的成绩。
其他文献
位于秦皇岛东北部的青龙满族自治县三星口乡出头石村,交通不便、土地贫瘠。长期以来,村里许多房屋年久失修,道路崎岖不平,尤其夜晚出行,十分不便。全村1074名村民,其中220户特困户、761名贫困人口,扶贫任务艰巨。  为使贫困村如期“摘帽”,在人多地少的出头石村扶贫攻坚战中,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修桥筑路,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逐步带领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如今的出头石村,
许多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数学预习缺乏兴趣,这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成为令教师与家长头疼的重要问题,找出原因然后解决,成为教师与家长共同的期待。    一、现今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兴趣减退的状况与原因    (一)状况  经由相关教育媒体报道,许多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发现如下问题:每次进入新课的时候,教师都会感到很困难,甚至连切入点都找不到,因为学生对内容相当陌生,大多数教师都认为这
摘要 著名数学奥林匹克专家裘宗沪指出:“如果你想学好数学,首先要会算,而且要算得好,”运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学生基本运算出错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客观地分析运算错误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娇正,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策略:1、做好学情分析,2、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1)身教,(2)纠错:自评纠错、师评纠错、互评纠错,3、端正心理因素。  关键词 运算能力;运算出错;培养策略
我并不属于你,不会因你而迷失,   我未迷失,尽管我渴望如此。   迷失如正午中燃烧的烛光,   迷失似汪洋上飘飞的雪花。   你爱我,但我发现,   你的灵魂光明而美丽,   可我仍是我自己,尽管我渴望着迷失,   如同光线迷失在光明之中。   啊,让我深深地坠入爱河吧,磨灭   我的感官,让我失明失聪,   被你那暴风雨般的爱席卷,   如狂风中摇曳的丝带。   ——摘
摘要 新课程提出,“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学校教育由于受到社会、家庭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后进生,我在工作探索中从“后进生”的生活入手。了解形成原因,并以此来指导后进生学习教学。  关键词 新课程;数学后进生;转化工作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美国西雅图市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时,再一次讲起了梁家河,他说:“上世纪60年代末,我才十几岁,就从北京到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庄插队当农民,在那儿度过了七年时光。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后来,我当了这个村子的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发展生
据说,每隔三秒,世界上就会多一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得了这种病的患者大脑就像是下了一场无法消融的大雪,最后连至亲都会遗忘。  十年前,方志心的爸爸方春明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随着病情的加重,他的记忆和认知能力退化至孩童,他不记得任何事,却始终记得方志心。  于是,和爸爸一起回到童年,成了方志心最重要的事,这个“倒带”的过程,不仅延缓了爸爸的病情,也治愈了方志心……  痛失至亲,“老拖油瓶”整崩女儿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基础差、底子薄、队伍散的状况依然比较突出,加之乡村医生养老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村医积极性受挫,思想出现波动,队伍难以稳定,村级卫生网底仍面临破裂的危险。  每日穿梭于天堑危途巡诊路上的居马泰、身背透析袋依然坚守在卫生所出诊的李前锋、因为爱情来到乡村但没有因为爱情离开的钟晶……如果没有央视 “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的影像为证,乡村医生这个曾被边缘化的群体似乎难以走进公众的视野。  “他
出门一把锁,回家一盏灯,有一种孤独叫空巢。在江西修水,64岁的陈春妹就是个典型的空巢老太。为了唤回远嫁的小女儿,她不惜赠房予“法师”邻居请其“作法”,结果却枉送了自己性命……  在江西九江修水县,64岁的陈春妹是个远近闻名的人物。她为人精明能干,早年靠做生意赚下不少钱。与丈夫离异后,她一人坐拥县城两套门面房和三套商品房近200万元资产。由于两个女儿先后远嫁广东,她独自居住在老家村落的两层老楼里。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 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脱离了实践活动,数学知识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学习数学便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撩开数学本身的神秘面纱,让学生认识数学,让数学真正走出王宫,走下金字塔,走向生活.   一、让数学知识根植于学生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