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校老师和家长合作教育的方式是什么?试卷、作业让家长签字是最通行的做法,效果如何?总体说,并不理想。因为重量不重质,只要你完成了,我就签字。此种情况,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初中学生的家长中,表现尤甚。有的家长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学习;有的家长学历低,能力差,不足以辅导孩子学习;有的家长不认真负责,敷衍了事。长此以往、形式单调的家长签字,还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对作业的依赖感,不利于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加重了家长的负担。所以,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明确规定禁止这种做法。
笔者认为,家校联教,手段要更新重实效。这个“实效”的标准就是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素质的提高。为达到这个“实效”的目标,方式、手段要不拘一格,推陈出新。
不能取消家长签字,但要变换方法
“家长签字”不能不要,但不要天天要、科科要。例如,阶段性的测试卷,不仅要签字,家长还要帮助孩子总结经验教训;不仅要讲给孩子听,还要写给老师看。另外,老师要和家长沟通,明确不同类型、习惯的孩子要采用不同的“家长签字”手段:对于学习习惯好的同学,家长可以不签或少签;对于粗心的孩子,家长发现作业有错不要直接告诉他,而是提醒他自己再检查,直到查出问题后才签;对于基础差的孩子,家长要考一考他,合格后再签;对于学习不专心、坐姿不正确、有抄袭现象等不良习惯的的孩子,家长要监督矫正后再签。切忌不分青红皂白,见到孩子完成任务就签字。
办好家长学校
帮助家长学习教育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家长学校的办学目标。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学校可定期举办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等讲座,开展“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孩子失败了该如何帮助他?”“如何帮助孩子确立学习目标?”等专题讨论,让家长懂得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和技巧,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技能的“家长老师”。讲座、讨论过后要布置一定量的作业,下次上课要总结作业状况,交流、推广好的家庭教育方式。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使家长学校具有生命力的关键。学校不应单纯地采用听专家报告、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等上课方式,还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学习、促动方式,诸如组织家长到先进单位学习、请家长谈经验体会、观看家庭教育故事的视频或影片、读家庭教育的精彩文章、学一招试做一招的活动、写心得和体会并组织讨论和交流、评选优秀家长等。想方设法地激发家长参与家长学校活动的热情和兴趣,让他们在各种学习交流活动中得到锻炼,成长为新型的称职的家长,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家教基础。
广开言路,家校频繁互动
公布家校专用联络电话,并保证联络的畅通。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接听家长的电话,并做好记录。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不能当时解决的要及时报请有关人员解决,并及时反馈,做好记录。要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学校拟定家长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并公布名单及推荐理由,然后采取差额选举的方式经家长会议选举通过。要使每位家长知道选举的结果以及委员的联系方式。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会议,提交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共同研究学校的工作计划及总结等,遇有重大事件的决策,也要征求他们的意见,以促使他们具有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学校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作出反馈,对学校发展有益的,要尽力照办,不适合学校发展要求的,要作出相关的解释。
敞开学校的大门,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如每月确定一天为家长开放日,这一天,家长可以任意选听教师的课,听完课后和任课教师交流,为学校、教师、学生留下他们的点评意见。学校每月安排一次家访活动,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对特困生给予特别的帮助。每学期邀请一两次家长代表来校参与早晨的升旗仪式活动并讲话,让家长感受学校的教育风貌,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学校有重大活动,也要邀请家长代表来一同参与,让他们感觉到家长也是学校的管理者、参与者、实践者,是学校的主人,而不是学校的客人,不管是师生还是家长,都是教育屋檐下的一家人。
给家长布置作业
例如,每学期让你的孩子当一次家,让他们购物或料理家务等,体验家庭的责任和艰辛。每个月和你的孩子一起读一本他们喜欢的读物,然后交流心得体会,并有较为详细的记录。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玩一个他们喜欢的游戏或运动项目,让你也能找到重回青少年时代的感觉。每天抽出十分钟时间和孩子一起了解一下国内外新闻,可以看《新闻联播》或者读报纸,然后交流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每学年参加一次“家教征文”活动,写出你的家教心得体会以及经验、教训和困惑,和家长们交流。学校每学期向你推荐或者你自己选择一两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来读,并写出心得体会。家长作业不能布置过多或设计得过于复杂,要根据家长的不同能力和素质而有所区别,体现层次性。
笔者认为,家校联教,手段要更新重实效。这个“实效”的标准就是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素质的提高。为达到这个“实效”的目标,方式、手段要不拘一格,推陈出新。
不能取消家长签字,但要变换方法
“家长签字”不能不要,但不要天天要、科科要。例如,阶段性的测试卷,不仅要签字,家长还要帮助孩子总结经验教训;不仅要讲给孩子听,还要写给老师看。另外,老师要和家长沟通,明确不同类型、习惯的孩子要采用不同的“家长签字”手段:对于学习习惯好的同学,家长可以不签或少签;对于粗心的孩子,家长发现作业有错不要直接告诉他,而是提醒他自己再检查,直到查出问题后才签;对于基础差的孩子,家长要考一考他,合格后再签;对于学习不专心、坐姿不正确、有抄袭现象等不良习惯的的孩子,家长要监督矫正后再签。切忌不分青红皂白,见到孩子完成任务就签字。
办好家长学校
帮助家长学习教育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家长学校的办学目标。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学校可定期举办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等讲座,开展“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孩子失败了该如何帮助他?”“如何帮助孩子确立学习目标?”等专题讨论,让家长懂得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和技巧,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技能的“家长老师”。讲座、讨论过后要布置一定量的作业,下次上课要总结作业状况,交流、推广好的家庭教育方式。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使家长学校具有生命力的关键。学校不应单纯地采用听专家报告、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等上课方式,还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学习、促动方式,诸如组织家长到先进单位学习、请家长谈经验体会、观看家庭教育故事的视频或影片、读家庭教育的精彩文章、学一招试做一招的活动、写心得和体会并组织讨论和交流、评选优秀家长等。想方设法地激发家长参与家长学校活动的热情和兴趣,让他们在各种学习交流活动中得到锻炼,成长为新型的称职的家长,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家教基础。
广开言路,家校频繁互动
公布家校专用联络电话,并保证联络的畅通。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接听家长的电话,并做好记录。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不能当时解决的要及时报请有关人员解决,并及时反馈,做好记录。要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学校拟定家长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并公布名单及推荐理由,然后采取差额选举的方式经家长会议选举通过。要使每位家长知道选举的结果以及委员的联系方式。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会议,提交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共同研究学校的工作计划及总结等,遇有重大事件的决策,也要征求他们的意见,以促使他们具有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学校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作出反馈,对学校发展有益的,要尽力照办,不适合学校发展要求的,要作出相关的解释。
敞开学校的大门,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如每月确定一天为家长开放日,这一天,家长可以任意选听教师的课,听完课后和任课教师交流,为学校、教师、学生留下他们的点评意见。学校每月安排一次家访活动,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对特困生给予特别的帮助。每学期邀请一两次家长代表来校参与早晨的升旗仪式活动并讲话,让家长感受学校的教育风貌,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学校有重大活动,也要邀请家长代表来一同参与,让他们感觉到家长也是学校的管理者、参与者、实践者,是学校的主人,而不是学校的客人,不管是师生还是家长,都是教育屋檐下的一家人。
给家长布置作业
例如,每学期让你的孩子当一次家,让他们购物或料理家务等,体验家庭的责任和艰辛。每个月和你的孩子一起读一本他们喜欢的读物,然后交流心得体会,并有较为详细的记录。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玩一个他们喜欢的游戏或运动项目,让你也能找到重回青少年时代的感觉。每天抽出十分钟时间和孩子一起了解一下国内外新闻,可以看《新闻联播》或者读报纸,然后交流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每学年参加一次“家教征文”活动,写出你的家教心得体会以及经验、教训和困惑,和家长们交流。学校每学期向你推荐或者你自己选择一两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来读,并写出心得体会。家长作业不能布置过多或设计得过于复杂,要根据家长的不同能力和素质而有所区别,体现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