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kly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已经全面介入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不容回避的课题。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就是要将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有机融入语文教学中,以更高效地达到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必要手段。由鄭有才、张正茂编写,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一书,正是基于以上背景,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为抓手,主要解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合理、科学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全书由绪论和四编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并提出后续相关深化研究的建议。第一编为基本原理篇,阐述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的利弊以及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五大原则。第二编为教学模式篇,详尽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三种最新模式:网上语文教研、语文多媒体教学、语文网络互视教学,具体内容涵盖了三种模式的课堂应用、发展趋势、实践过程、实践探索、效果总结等。第三编为特教模式篇,通过对盲人自考网络课室的缘起、使用、教学原则及教学过程的讲解,介绍了信息技术在教育助残工作中的一种成功应用模式——盲人网络课室。第四编为技术运用篇,介绍了课件制作理论和工具软件FlashWX、PowerPoint2000 的使用。
  本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作者在论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这一研究命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理论也进行了详细阐释。比如,作者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宏观角度进行演绎,从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时代背景进行管窥,从文化变革的时代趋势进行理性审思,这三个维度构建了全书的基本理论体系,实现了内容的深层次整合。二是将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与语文教师的工作和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便于实践。比如作者通过对文化变革视野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过程本质的分析,从课程要素论、语文内容论、学生发展论等方面探索整合的实践之道,为读者付诸实践提供了广阔的操作空间。三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价值丰富。作者对信息技术及语文学科的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二者整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构建了完善的研讨体系,理论说明与案例分析并重,也探讨了相关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领域深度整合的途径和思路,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综上,本书全面呈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研究的基本内容,层次结构清晰合理。在总述和分述的同时,按照先问题后方法再总结的逻辑结构安排内容,一步一步引导读者探究核心问题,适合各类学校语文教师、有志于做语文教师的读者阅读借鉴,尤其适合作为师范专业院校的教学用书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教材使用。
其他文献
书名:中学语文散文经典讲析  作者:吴周文  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536165540  定价:48.80元  散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形神兼美,内容丰富,在现阶段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散文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散文教学也越来越成为中学语文教育关注的焦点和难点。吴周文教授所著的《中学语文散文经典讲析》一书通过对现当代经典散文的精细讲解和评析,全面展示
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与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增强文化自信”。用以往教材编排设计的单元类型来指称,这个单元属于典型的活动单元。如果我们把“双新”(新课标、新教材)前后的这两种理念贯通起来,这个单元的教学其实就
《中國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通过解决“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从高考层面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给出了回答。具体内容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组成。其中,“四层”是对考试内容的概括,包括“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必备知识”四音部分。  本文以近几年高考语文卷为例,讨论考试内容中“关键能力”的检测如何落实,主要分析信息类阅读
教材中增加与作品内容相切合的插图对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字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学作品配以插图,就更能拓展与激发读者的思路和想象力,诚如郑振铎在其名作《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之例言中所说的“足以增高读者的兴趣”和“得见各时代真实的社会生活的情态”。  任何给文学作品画插图的作者,在动笔之前,一定是熟谙了原作文字,从中透析了原作者的精神。然后再进行的就是一种迥别于文字阅读的再创作。这种再创作,不仅需要技
书名:红色文化艺术的时代阐述  作者:王爱华等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ISBN:9787564318925  定价:25.00元  王爱华等编著的《红色文化艺术的时代阐述》打破了以往的固化思维模式,从当今时代发展的角度思考、阐述红色文化艺术。本书主要探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遵义红色诗词对当今教育的重要作用;二是黔北作家以红色文化为出发点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的
自古以来,中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文明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发展与文化兴盛。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传统礼仪文化进校园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金文编著的《中华礼仪校园读本》,由中华书局于2012 年出版。该书以弘扬中华传统礼仪为主线,在贴合生活实际的同时,将中华传统礼仪融入学
1904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清政府批准并颁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拟制的《奏定学堂章程》(世称“癸卯学制”)。自此,我国开始建立起崭新的学制和独立分设学科的教学体系。自清末实施新学制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如此漫长的时期,我国的语言文字教育学科名称,主要就是“国文”和“国语”。  正值纪念新学制独立设科110周年,语文出版社行将推出《国文国语教育论典》(下称《论典》)。本文拟就
《诗经·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其中的“行”字,到底是读háng还是读xíng呢?这还得从句意、词义、音韵等方面去分析研究。  要理解“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的句意,首先要谈及“贰”的词性用法。对于“贰”字,历代名家多所训释,但举其要者却只有两家:一是东汉的郑玄(唐孔颖达附和其说),一是清代的王引之。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云:“贰当为貣之讹,貣音他得反,即‘忒’之借字也。”[1]忒,差错
书名:古诗词中的逻辑  作者:彭漪涟  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  ISBN:9787301309353  定价:68元  對古代诗词进行鉴赏,关键在于品析古代诗词作品的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的表达作用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也要了解语言的逻辑,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古代诗词作品的内容及其深刻内涵。由彭漪涟主编的《古诗词中的逻辑》是《逻辑时空》丛书之一,本书系统化地分析和阐述了古诗词
拿到手里的,是一本沉甸甸的关于文言听说读写的校本教材。之所以沉甸甸,首先是因为素材可观,足见筛汰功夫之足;其次是因为其中凝结的心思,颇有教学之得;还有就是这样一本教材,在教学中的实效余地相当引人关注。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有关课程建设的言论与实践颇多。语文作为母语教育,更是少不了有多方面、多方位的探索。然而反顾起来,给人的更多感觉是新概念觥筹交错,走马灯似的换了一茬又一茬。不仅于语文无补,反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