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多佳句”,值得欣赏一读

来源 :参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i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有朋友将刘晓东所著《明代朝鲜使臣胶东纪行诗探析》一书推荐给我,读后很有感慨。明代朝鲜使臣路经胶东地区创作的诗歌,不仅为我们绘制了一幅明代山东中朝(韩)文化交流的珍贵画卷,提供了学习和欣赏朝鲜半岛古代名人诗歌的重要平台,还比较客观地揭示了明代山东的社会形态,为我们从另一个视角了解明代山东社会,特别是胶东半岛的社会风情开启了一扇窗口,也是我们研究明代山东中朝(韩)友好往来的珍贵史料。
  由于路经山东的朝鲜使臣都是文臣,不仅熟知中国历史文化,而且大都善写汉语诗歌,不少还是很有影响的文学家、诗人。如明初的郑梦周,就是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今天的韩国中学教材还收录了郑梦周的诗歌;李崇仁也是著名文学家、诗人,其文采曾得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赞赏;权近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与朱元璋有诗词往来,开启了中朝(韩)间著名的词赋外交;朝鲜李氏王朝开国元勋、首任领议政(首相)郑道传也是诗人,清初著名诗人钱谦益编撰的《列朝诗集》就收录了他的诗歌;官至领议政(首相)的李稷也是当时著名诗人,明朝万历年间编的《朝鲜诗选》就收录有李稷的诗歌;李詹也是当时的文学家、著名诗人,万历年间编的《朝鲜诗选》和清初《御选明诗》《明诗综》《列朝诗集》均收有李詹的诗。明末路经山东的朝鲜使臣,也有不少著名诗人,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祯(王渔洋)就称赞左议政(第一副首相)金尚宪的“《朝天录》一卷,诗多佳句”,《朝天录》是金尚宪出使明朝期间的诗歌结集;被世人称为李谪仙的李民宬,明朝的官员、诗人“都爱而敬之”;金地粹的诗歌也得到明朝人的喜爱,翰林院侍读学士李康先、阁老张延登曾为他的《朝天录》做序;在山东留下大量唱和诗歌的崔有海,其诗作“细毡广厦,朝夕纳诲,皆可诵也”,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朝中的官员,都非常喜欢。这都说明朝鲜使臣出使明朝留下的诗歌不仅是这一时期的中朝(韩)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多是文学佳品,值得欣赏一读。


  《明代朝鲜使臣胶东纪行诗探析》一书不仅对上述朝鲜使臣路经胶东地区创作的诗歌做了解读,更可贵的是,还对每一位诗人的创作风格做了归纳总结和点评,如郑梦周的诗歌“豪放峻洁,大气磅礴”,李崇仁的诗歌“高雅脱俗,清晰严谨”,李稷的诗歌“景情交融,优游浑厚”,金尚宪的诗歌“简朴严谨,自然高雅”,李民宬的诗歌“其材富博,其气雄浑”,金地粹的诗歌“清新华美,超逸脱俗”,崔有海的诗歌“藻词清拔,诗力豪横”,等等。书中对每位朝鲜使臣的诗歌特色的归纳总结,对我们阅读诗歌、理解诗歌作者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有很大帮助。
  《明代朝鲜使臣胶东纪行诗探析》中提到的朝鲜使臣,有的虽说在文学史上没有地位,但在朝鲜半岛历史上也是值得一提的历史人物,如官至领议政(首相)、世称“贤相”的吴允谦,既宽容厚道、也敢于仗义执言的朝中重臣李德泂,受“清白吏”之勋、爱国爱民、清白直言的赵濈,修养与才识均得到华人敬重、不顾海路艰险、耳顺之年出使明朝的朝鲜重臣全湜等,这些人大多是进士出身,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功底,这些朝鲜半岛的历史名人在山东留下的诗篇,同样也可称为明代中朝(韩)文化交流的佳作,也为弘扬山东的历史文化和优美景观做出了贡献。研读他们的诗歌,同样可以从中窥视到明代山东的社会风情,领悟到山东人民对朝鲜使臣的热情友好。
  《明代朝鲜使臣胶东纪行诗探析》一书的另一重要价值,在于其是明代山东人民与朝鲜人民友好往来的真实写照。朝鲜使臣崔有海在诗中发出的“地隔言虽异,心同道已亲”(见书中第354页)的心声,不仅是他本人与华人心心相印的真情流露,也是书中提到的其他明代朝鲜使臣途经山东期间的真实感受。如明初朝鲜使臣郑梦周《胶水县别徐教谕宣》中的“邂逅逢佳士,懽忻似旧知”(见书中第20页),说尽管与胶水县教谕徐宣是偶然相遇,却一见如故,像见到久别的老朋友一样的兴奋;明末朝鲜使臣金尚宪在《发登州留别吴晴川》诗中,用“三韩使节蓬莱岛,倾盖论交一倾倒”“请君尽醉扫苛礼,人生落地皆兄弟”诗句(见书中第157、158页),描绘了作者与寓居登州的华人吴晴川临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和兄弟般的情谊。明末朝鲜使臣安璥一行海中遇险时,曾得到登州军民极大的无私的帮助,因而在《陶御使请见》诗中,他用“权推拯溺手,仁大活人功。厚惠终何报?三生隔海东”诗句(见书中第269页),来抒发对登州兵巡道海防巡抚都御史陶朗先的感激之情。这样的感情流露,在《明代朝鲜使臣胶东纪行诗探析》一书中有多处展现,重温这些诗篇,将会使我们重温山东人民热情好客的历史传统,更加珍惜中朝(韩)之间的传统友谊。
  作者简介:王耕夫,笔名耕夫,中国作协会员,文学创作一级,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原所长。
  (责任编辑 象话)
其他文献
“男儿有泪不轻弹”,一直以来我都用这句话来约束自己。男子汉不能轻易落泪,这成了约束我的信条。上了高三这一年,我也因为这奋斗的高山难以逾越流下了好多泪。  一个人在自己的战场上披挂上阵,搏击厮杀,拼尽全力,却落得个马革裹尸,回忆战场那血色残阳,也只能让男儿流泪了。  “不拼不搏高三白活,不苦不累高三无味。”这是高三课堂特有的条幅,我就是在这条幅指挥下拼搏奋战的斗士。为了取得好成绩,我拼尽一切。每天七
期刊
中国人对“春”怀有无限的感情。“夏天”在古诗词中极少出现,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算是“夏天”里最闲适的一首了。因为“夏天”总是给人一种慵懒无聊的感觉,炎热的暑气逼得人没有诗情。“秋天”则完全被“悲凉”的情绪给笼罩了,自“悲哉,秋之为气也”开始,中国古代诗人几乎是“无秋不悲”的,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是个例外。冬季往往给人以严寒的痛苦,秋天还只是悲凉,冬天诗人们直接被冻得“苦不堪言”了。因而,
期刊
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喜欢在妈妈给他倒满温水的水盆或浴缸里,用肉肉的有着窝儿的小手,兴趣盎然地拍出水花,水花那么的细小,那么的嫩白,那么的奇特,那么的神秘。他那无邪的脸蛋儿,透出了可爱的红晕与笑容。  当他步入幼童的时候,不论春夏,还是秋冬,水桶、水沟都能成为舞台,都能成为他憧憬的所在。他走近水桶,走近水沟,喜欢将平静的水面,搅出白色的水花。在阳光下,水花那么的晶莹,那么的漂亮。他的一双小眼兴奋得
期刊
用人之道  阿强全凭自己奋斗,40出头就调任局长,仕途一帆风顺。  一天,局里干部召开大会,8点召开。为了严肃纪律,会议专门设了迟到席。综合科的李科长迟迟未到,会议照常进行中。李科长满头大汗急匆匆进来时,只见局长虎着脸严肃地说:“请李科长到迟到席就座。”  大家一愣,旋即明白了,新来的局长言必行,行必果!面对大家的目光,李科长脸青一块紫一块,窘迫极了。  时隔不久,阿强约李科长谈话,鼓励他好好干,
期刊
窗格下有一株紫丁香  阿呆和仁桂均来自僻远农村,两人相识于高三。  阿呆的家位于武秀之深山凹,整个村落为高山环绕,那里树木葱茏,风光旖旎,自然环境优美。但因为山多田少,地理位置偏远,所以当地的百姓普遍贫穷。在父母的谆谆教导之下,阿呆从小养成了乖巧听话、勤奋好学的习惯。但不知不觉中,阿呆也变得孤寂和沉默寡言。阿呆的不善言谈使他的朋友极少,更不用说与女同学有交情,谈恋爱了。唯一让阿呆及全家引以为傲的就
期刊
一个人不小心落入海中,当他正在垂死挣扎的时候,一只海豚游了过来,把奄奄一息的他驮在背上,快速向岸边游去,海豚用尽全力将他甩到岸上。当他睁开眼庆幸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却被眼前鲜红的海水吓坏了。原来,海豚的鳍被岸边的石头划出了一道深深的伤口,血喷泉似的在蔚蓝色的海水里蔓延。望着吃力游走的“救命恩人”,望着触目惊心的血路,他心里万分感激,想着,这个特殊的救命恩人,他这一辈子都会铭记于心。  他在岸边经过漫
期刊
寇  败给自己  还是远远小于败给一个名字  我只是落草  而无胆量 无兵器 无乌合之众  山林险峻幽深  日久的大雾  加剧了寒冷  不能成为肋骨  连叹息也不能  在一场合适的雪中  终于落荒而逃   2015年末,唯一的雪  在那场雪之前  她自带光亮在雪夜走了许久  理由微弱,不能燎原  倒逼的是越积越厚的冷  源头来自最长最尖锐的刺  心如扑腾的荆棘鸟  她在寅年  挥霍并透支一生运气 
期刊
敬爱的父亲,在您诞辰100周年之际,我率领众兄弟姐妹跪拜在您的灵前,祭祀您的英灵,追思您的足迹,谨以薄酒小馐跪拜稽首:饮甜水不忘掘井人,承慈父伟业发扬光大,后嗣荣昌。  敬爱的父亲,您于1913年生于原江苏省射阳县南洋区南镇乡。童年时代战乱频仍,加之家中弟兄三人,生活艰难困苦。6岁您跟随父母和哥哥做大饼油条叫卖,11岁入私塾,16岁随哥哥去上海拉黄包车。1937年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失败后,您
期刊
饮思  为引,没有人撺掇  如何凑合成堆  一个人不能成席  无从发挥,投入氛围  有缰绳,才能牵来鼻子和嘴  为隐,把酒量藏起来  把实话藏起来  把心机藏起来  在瓶子中  拉出导火索  继而,亲情点燃  为殷,殷勤斟酌  举杯  殷勤放出筷子  殷勤咀嚼  温度竟会  一阶一阶升格  为吟,酒深则不能自拔  吟诗,吟曲  吟天南海北  吟橙红黄绿青蓝紫  吟生命苦短情长  为淫,多而滥  色
期刊
南国之春  早晨的阳光让我怀疑昨夜是否真的喝醉了  清凉的风提醒我或许不该一直诅咒南国的春天  树上的鸟鸣分明带着些许失落仓皇和太多不情愿  也不知道它们是否在寻找失散的恋人或山里的同仁  仿佛经过几番颠沛流离最终蜗居于繁华都市  但沿着全世界所有的小道再也回不到故乡故园  更回不到日思夜想叽叽喳喳自由自在的从前  呆呆地坐在窗前望着又开始了一天繁忙的外面  昨夜酒后的鼾声宛若曾经的恋人耳边的呢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