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对接与整合分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nery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接触不良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实现两大教育之间的对接和整合,是教育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不良造成了学生在进入高等学府之后的极大的不适应,学校效果也得不到保障,对于培养优秀的高学历人才极为不利。因此,通过教学改革,实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和整合,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十分关键。本文分析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实现对接和整合的必要性,以及影响两大教育对接的因素,并提出了实现两大教育对接的途径,以及教育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对接与整合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对接和整合是现在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在我国的教育方面,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无法很好的衔接,给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了很大困扰,这无形中加大了教学的困难,也使得教学效果大大降低。通过教育改革加快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对接和整合,提升教学效果,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
  一、两大教育对接和整合的必要性
  在我国,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有一个很大的跨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改变上,大学的教学内容从中学时期的基础课程转变成实践课程,学生在入门方面有着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是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上,大学的管理相对比较自由,主要依靠学生的自我学习,因此在中学时期经历高压管理的学生很容易出现松懈心理,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这两方面的因素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对于学习生活极为迷茫,在学习中不知道应该如何走出中学的学习方式,适应大学的课程,在生活中又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导致浪费大量的时间在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进行两大教育的对接和整合,让学生能够自然地完成这个过度,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培养更有用的人才。
  二、影响两大教育对接与整合的因素
  (一)管理理念
  中学与大学的管理理念有所不同,中学面临的是高考,学校往往以升学率为目标,因此在管理方面往往忽略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应试教育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渐渐丧失了主动自学的能力;大学的培养目标面临的是就业单位,就业单位更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因此大学在管理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对自身能力进行锻炼,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以此在学习方面不会再管束过多。由于管理理念差别比较大,以此两大教育很难进行有效的对接和整合。
  (二)管理体制
  中学的管理体质相对比较传统,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学生的天性,而大学的管理体质相对比较灵活,时代性也更强,与社会衔接比较好。因此学生在从中学进入大学之后个性得到释放,很可能会因为没有了约束而任性妄为,或是面临比较灵活的管理体质变得不知所措。
  三、两大教育对接与整合途径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在教学管理方面都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进行管理时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注重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致力于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培养,旨在将学生培养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综合性人才。
  (二)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管理模式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在基础教育阶段,许多学校采取的还是封闭式教育模式,学生在校期间禁止接触任何电子设备,所有课程由教师进行统一安排。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人生自由、学习自由,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与外界进行沟通,了解新闻事实等。学校要改变这种管理模式,在学习方面应该每天留有一定的课程是学生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将新型电子设备用于增长知识、辅助学习方面,让学生懂得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同时又能时刻走在时代的前沿。
  (三)基础教育改革教学方式
  高等教育的教学除了必修课还有一部分选修课,并且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并不完全按照期末成绩决定,还有一部分是综合学生平时的表现,教师为学生打下的分数。基础教育阶段也可以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学生的平时表现加入到考核中去,体现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公平性。
  (四)大学教育帮助学生适应环境
  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之后,学校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进入大学之后学校应该安排课程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学习时间的安排和学习目标的制定。并有就业中心的老师辅助学生制定将来的发展方向,有目标的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可以安排一些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对新生进行帮扶,帮助新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惑。
  四、对教育改革的建议
  现在国家上的教育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化体系,在该体系中,学生被看做是消费者,学校的旨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工作的开展就是充分分析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需求、能力培养的需求以及学习模式的需求。然后制定相应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满足学生的求学需求,将学生培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我国的教学改革也应该从这一点出发,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爱好进行的,而不是国家与学校的培养计划进行。
  中学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才能适应各种学习环境,并且具备为自己未来做选择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强迫学生学习不适合的东西。
  大学是许多学生学习生涯的最后一站,之后学生将走向社会,因此学校要保证学生在离开学校时已经具备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走向社会的信心。新的教学改革应该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学校要考虑学生走上社会之后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和能力,进而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五、总结
  我国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两大教育长期以来无法进行有效的对接和整合。学生在从中学进入大学的过程中通常都面临无法适应的困扰,影响了大学的教学效果。教育改革应该改变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注重都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大学管理中也要考虑到两大教育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具体请款给予帮助,做好两大教学的对接和整合,更好的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正栓,高洁. 顶岗实习: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链接——兼议顶岗实习对高等教育的反拨与促进作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
  [2]慕向斌.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4(03).
  [3]谢海燕. 受教育权不平等: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双重视野[J].宁夏社会科学,2013(04).
其他文献
科技日报讯??(记者吴长锋通讯员杨保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华凤课题组、高平课题组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宋立兵课题组以及中科院武汉物数所唐慧儒课题组等科研
期刊
人类与文化的关系水乳交融,技术文化作为人类生存以一定的方式满足自身的生产需要而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工业设计作为人类的生存、发展、进步过程中的重要文化创作领域的活动
摘要: 由于教师、教材编排等各方面的原因,记叙性文体阅读教学现状堪忧,各学段的衔接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对于高中记叙性文体的阅读教学,甚至高中语文教学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记叙性文体;阅读教学;现状考察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改变语文“少慢差费”的教学现状,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理论研究的学者,抑或是基于一线教学而成长起来的研究者都对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1984年,美国摄影师路易斯·康兰丝(Lois Conner)获得古根海姆奖金,得以首次来到中国拍摄,在之后的33年中,她用全画幅相机记录下中国城市与乡村的风貌.康兰丝坚持用铂金印相技
期刊
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一直不受主流市场待见.《见字如面》《朗读者》在各种同质化,泛娱乐化的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引发了受众与学界的广泛好评.这两档文化节目的成功与自身的创
乌龙山伯爵本是一个无工作、无房子、无车子的“三无”青年谢蟹.某天,当他怀揣二大爷100万美元遗产的到银行兑换支票时,阴差阳错地被误认为银行抢劫犯而被警方通缉.他逃往乌
期刊
蛤蚧,又名仙蟾,学名大壁虎,动物学分类属于爬行纲壁虎科动物.素有“动物人参”之称,是国内外紧缺的一种贵重中药材,干燥全躯均可入药,气腥、味微成.中医认为它有补肺益肾、纳
在汽车驾驶过程中会在不同的情况下频繁地使用离合器实现动力的传递和终端,所以离合器也是一个极易被磨损或损坏的零件.离合器故障是汽车的常见故障,本文探讨了离合器的常见
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电影史上第一次使用120帧拍摄和播放的电影.影片的沉浸式体验让观众同时感受到真实环境和角色情绪,主客观同时在场.这种效果和法国电影理论
我国的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在这个过程之中,王羲之是当之无愧的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本文将从王羲之书法艺术成就入手,分析王羲之书法技艺的特质,对王羲之书法艺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