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涵发展督导:基础教育督导的新走向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落实,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在这个前提下,基础教育中学校发展的方向在哪里?答案是必须將发展的注意力和着力点迅速转到学校内涵发展上来。
  通过内涵发展督导,督促学校將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上来。较长时期以来,学校將更多的精力放到硬件建设、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实施内涵发展督导可以激励长期注重内涵建设和育人质量的学校,也鞭策不够重视内涵发展的学校。
  通过内涵发展督导,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指导和引领。在内涵发展督导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有科学而明晰的“内涵发展学校”的基本标准,能发挥内涵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挥棒”作用,帮助学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教育发展观,让学校真正把握内涵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推进策略,促使学校形成内涵发展的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监督和自我改进的长效机制。
  内涵发展督导在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的同时,也將有力促进教育督导工作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学校内涵发展督导將在原有督导体制基础上创造性地推进教育督导工作,將在教育督导的目的、内容、重点及实施策略等方面对原有的教育督导做相应的调整与补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督导的功能与体制:内涵发展督导的开展顺应了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將发挥方向性的引领作用,將更加凸显教育督导的不可替代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教育督导的权威与效能。
  一、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解读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和要求,对新时期学校内涵发展可作如下理解:
  1 内涵发展的目标
  学校内涵发展不是学校的规模发展和数量增长,而是在现有的办学规模和条件的基础上,追求育人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学校办学绩效的优质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要把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内涵发展的特质
  结合新时期教育发展对学校内涵建设的要求,学校内涵发展的特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方式:量变到质变。要由过多关注学校硬件建设、条件改善、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加的外延式发展,转到立足现有条件追求以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和学校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质量的提升上来。將学校的发展聚焦到管理完善、特色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建设、文化建设等“软性”竞争力上来。
  教育管理:粗放到精细。要由过分关注外显成果的取得、不够重视管理过程的粗放式管理,转到以学校内涵发展为核心的精细化过程管理上来。围绕学校的内涵建设,构建从管理决策、管理执行、管理监测、管理反馈等环节在内的涵盖学校德育、课改、特色建设、师生发展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动力系统:外推到内驱。内涵发展不能单靠外力推动,而是源于内部变革的动力。学校要根据教育形势和教育规律,立足自身长远发展,大胆改革创新,从“等、靠、要”的传统发展思路中解放出来,由按部就班的发展模式转到抓住机遇、推陈出新上来,形成自我规划、自我执行、自我监控、自我评估、自我改进的良性的学校自身发展机制。
  育人模式:单一到多元。内涵发展是基于优质的特色发展、多元发展,是立足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的个性发展。学校内涵建设要由“千校一面”的同质发展转到异彩纷呈的特色发展上来。特色发展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顺应教育发展形势,彰显学校的优秀办学传统和文化积淀,秉承先进办学理念,探索并凸显全新的育人模式,打造特色鲜明的优质的学校教育。
  二、学校内涵发展督导的基本内容
  针对教育督导的功能定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同样,学校内涵发展督导也必须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
  1 督政。内涵发展督导的“督政”主要是检查学校的上级管理部门对促进辖区学校内涵发展有无作为、如何作为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
  (1)政策支持与机制完善方面,主要检查和督促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而对应的内涵发展指导意见及管理办法、评价管理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指导与帮扶机制等方面的情况。
  (2)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方面,主要检查和督促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为支持和鼓励学校内涵发展而为辖区学校提供的必要的财力物力保障,如人员配备、基础条件支持、环境建设等。
  2 督学。根据学校内涵发展目标和特质,在对学校进行内涵发展督导的过程中,重点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重在对学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1)学校管理。主要包括:第一,目标管理,即学校的战略规划水平,考察学校领导对学校的发展定位、目标愿景、发展战略及路径的认识水平。第二,制度管理,即学校的管理制度系统,主要考察学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第三,资源管理,即学校对所支配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尤其是对师资建设的重视及举措。
  (2)特色建设。特色建设是学校基于学校发展实际和教育发展需要的个性化发展,是实现学校优质发展的重要表征。主要包括特色规划、特色实践和特色成果。
  (3)教育教学。教育教学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学校的文化建设、德育工作、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重要工作。
  (4)办学绩效。办学绩效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结果,是学校特色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成果的集中体现。可分为学生发展质量、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及学校的社会影响(或社会各界对学校的综合评价)。
  (5)其他。主要是指为了保障学校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所必需的基础性办学条件保障。
  三、学校内涵发展督导的实践路径
  (一)总体思路
  根据内涵发展的特质及相应的督导评估任务,为推进督导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行性,可遵循“1234”的总体思路。
  “1”——一个中心。内涵发展督导评估顺应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建设转变的教育发展形势,牢牢把握质量提升这一中心,以推动学校优质发展为己任。   “2”——两大原则。内涵发展督导评估坚持发展性督导与自主性督导两大原则。发展性督导由“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两部分构成,既强调规范办学,又充分考虑各区县的实际教育发展水平,还要充分尊重各校的独特性,理顺学校办学中共性与个性、基础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自主性督导坚持“以县为主”的原则,以市级内涵发展督导标准及要求为指导,确立县域督导具体标准和实施意见:同时要求学校立足于自身现有水平,进行过程性、发展性的校本评估,促使学校逐渐形成一个自我监控、自我完善的发展机制。
  “3”——三级机构。内涵发展督导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健全省(市)级、县(区)级和校级三级督导评估机构。省(市)级教育督导部门对全市学校内涵发展教育督导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并研制出台督导评估的指导性意见(含方案、标准等);县(区)级教育督导部门负责对省(市)级指导性意见进行立足区县实际的具体化工作,在省(市)级层面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实施本地区学校的督导评估工作,并督促和指导各校进行内涵能力建设及相应的自查自纠工作;学校在市、县(区)的统一部署下,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
  “4”——四支力量。学校内涵发展督导评估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专业评估机构、学校、社会力量(家长、社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这四支力量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关心、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及其督导评估工作。
  (二)实施要求
  1 重点突出。对学校内涵发展督导评估要在全面把握基础性的前提下,突出重点,抓住要害,确定年度性的督导评估重点,以提高督导评估的导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包括学校规划水平、课程建设水平、德育工作水平、教学改革水平、特色建设水平等要素在内的内涵建设体系中的某一项或几项进行重点督导。
  2 奖惩并举。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督导结果,根据内涵发展督导工作的需要和督导实际情况,评选学校内涵发展管理工作先进区县和内涵发展先进学校。做到学校内涵发展教育督导评估工作考评与学校年度工作考核相结合,与学校整体性的绩效考核挂钩,与当地政府教育工作考核相配合,增强督导评估的权威性与执行力度。
  (三)实施程序
  1 研制学校内涵发展督导方案。明确学校内涵发展督导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尤其是要科学制定学校内涵发展督导指标体系,既作为共性评价标准,又对地方和学校的教育内涵发展起指导引领作用。
  2 研制学校内涵发展督导工具。为保障督导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需要研制实施督导所必需的调研工具和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提供针对性较强的督导手册、调查问卷、访谈提纲以及数据处理系统和档案系统。
  3 组织和健全专业督导队伍和机构。学校内涵发展督导内容丰富、工作面广,教育督导部门难以一力完成。教育督导部门要发挥领导、组织和牵头作用,依托专业性的评估机构,在较广的范围遴选督导人员,组成来源广泛、结构合理、层次多元的督导队伍,保障督导工作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4 实施学校内涵发展督导。根据督导方案,依托专业督导队伍和机构,运用科学的督导工具,有序进行督导工作。首先,搞好数据收集。各受评单位根据督导要求,向指定的数据库上传基础数据。其次,学校做好自评。学校根据督导方案进行自我评估,形成自评报告和改进意见。第三,督导调研。督导部门运用督导工具对受评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等,运用现代统计方法、现代信息及数据处理工具,形成督导调研数据分析报告。第四,现场督导。在学校自评和督导调研的基础上,教育督导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督导评估,形成督导意见。第五,督导报告。综合各方面的督导评审意见,形成督导报告和督导结果。
  5 学校内涵发展督导结果发布与运用。经有关领导及管理机构的审批,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督导结果,并进行相应的督导结果运用,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激励、导向和督促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正处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代化过程中,电子及通讯设备产业作为基础性的战略性产业,承担着提高相关产业工业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
鼎是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的始终.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在大约1500年的历史进程中,鼎从一件日常的生活用器逐渐走向政治舞台,成为国家政权的
期刊
目前,我国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更为重视,在开展学前教育中,学前教育的质量管理以及教育管理成为了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一直以来依靠幼儿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江西城市职业学院党委立足于打好“城市”这个品牌,为建设城市、推进城市化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断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制度完善与创新,坚持用制度管理的方式来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一、明確党建职责,抓好制度顶层设计  学校党委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理念,切实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健全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確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的贯彻执行。 
近年来,不少现代“私塾”出现在学校之外,出现在当前教育体制之外,一时引起社会各界热议。  徘徊在复古与创新之间的现代“私塾”  私塾,这个在上世纪初已经消失在中国教育体系里的概念,今天又被重提。“国学馆”“日日新学堂”“儒愿学堂”“今日学堂”“九雯学堂”……一个个点缀着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名字,开始行走在现代教育边缘。叩击着少儿教育的大门。  青砖、灰瓦、竹院,隐匿于广东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的现代“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