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YX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 为系列病例研究.对近10年首诊眼科≤14岁的33例(36只眼)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36只眼)中,男性26例(78.8%),女性7例.患儿首诊年龄中位数为12岁.双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0例(30.3%);合并对侧眼异常22例(66.7%).31只眼(86.1%)具有至少1种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有眼部钝挫伤史13只眼(36.1%),合并先天性或发育性眼部结构异常11只眼(30.6%),有高度近视和其他内眼手术史者各7只眼(19.4%),合并眼后节炎性反应3只眼(8.3%).术前发生黄斑脱离28只眼(77.8%).随诊时间中位数为12个月.每只眼经历1~5次手术,平均1.9次.最终随诊时,硅油仍然在位4只眼,29只眼(90.6%)视网膜复位.预示术后视力差的因素:术前视力为手动或更低(P=0.001),黄斑脱离(P=0.003),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C级(P=0.000),需要行玻璃体切除术(P=0.002)和使用硅油(P=o.005).结论 有眼部钝挫伤史和先天性或发育性眼部结构异常是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使大多数患儿视网膜复位.预示患儿术后视力差的因素与成人相同.对具有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危险因素的儿童应定期随诊。

其他文献
期刊
翼状胬肉是一种纤维血管组织从结膜向角膜增生的常见眼表疾病,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损害视功能,病因不清.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术后复发率高.目前,学者多认为翼状胬肉的形成、发展及术后复发过程中均有新生血管化参与。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慢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丙氧鸟苷体系(HSV-tk/GCV)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系的杀伤效应的机制.方法 HSV-tk基因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共表达的慢病毒感染细胞为试验组,仅表达EGFP的慢病毒感染细胞和正常细胞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病毒的转染效率,荧光显微镜观察及基因组PCR和RT-PCR检测基因在LECs内表达,DNA ladder和电
下泪小管断裂是常见的眼外伤,为了重建其导泪功能,常规的治疗方法是行泪小管吻合术.临床上因外伤的部位和程度不同,有时术中难以寻见泪小管鼻侧断端而不能直接行泪小管吻合术.自1998年以来,我们对术中未寻见下泪小管鼻侧断端的18例(18只眼)患者行上泪小管移植下泪小管吻合术,取得满意效果。
期刊
牵牛花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性视乳头发育异常.1970年kindler首先报告本病,并命名为牵牛花综合征.牵牛花综合征患者绝大多数为单眼发病,双眼发病者极少.主要表现为儿童期视力低下,视力多为眼前指数至0.02之间,少有视力超过0.1者,视力正常者更为罕见[1].有些患者可合并其他眼部先天异常[1].2006年6月我院收治1例视力正常的牵牛花综合征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期刊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6岁.发现右眼发白3年,加重1年,于2007年4月2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年前右眼曾被指甲划伤,畏光流泪,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未发现角膜异常;半年后角膜出现白点,除视力下降外,无其他不适,曾长期滴用抗感染和促角膜修复眼液;近半年白点逐步变大。
期刊
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是众多促血管生成因子间协同作用的结果.病理状态下以基质金属蛋白酶、促红细胞生成素、整合素为代表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可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有研究者将促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因子作为"靶点"进行靶向治疗研究,可有效地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为进一步了解其靶向治疗的机制和效果,有必要就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靶分子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予以阐述,以期为视网膜新生血管的
A1型题  1.与普通脉冲模式超声乳化技术比较,有关超声乳化白星技术(WhiteStar)的描述,错误的是
期刊
为更好地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进一步提高广大眼科医师的临床诊治能力和学术水平,中华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08年继续开办“继续教育园地”栏目,邀请眼科领域内学术造诣较深且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主讲。刊出内容:角膜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眼眶病、眼整形、眼肿瘤、斜视弱视等。每期重点讲述一个专题,文末附有5道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