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2008年继续开办“继续教育园地”系列讲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tert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更好地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进一步提高广大眼科医师的临床诊治能力和学术水平,中华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08年继续开办“继续教育园地”栏目,邀请眼科领域内学术造诣较深且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主讲。刊出内容:角膜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眼眶病、眼整形、眼肿瘤、斜视弱视等。每期重点讲述一个专题,文末附有5道思考题,

其他文献
应眼科工作者临床、科研、教学的需要,北京志通蓝图医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出版的眼科电子工具大全5.0版(光盘数据库)现由北京志通蓝图医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发行。
期刊
翼状胬肉是一种纤维血管组织从结膜向角膜增生的常见眼表疾病,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损害视功能,病因不清.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术后复发率高.目前,学者多认为翼状胬肉的形成、发展及术后复发过程中均有新生血管化参与。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慢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丙氧鸟苷体系(HSV-tk/GCV)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系的杀伤效应的机制.方法 HSV-tk基因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共表达的慢病毒感染细胞为试验组,仅表达EGFP的慢病毒感染细胞和正常细胞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病毒的转染效率,荧光显微镜观察及基因组PCR和RT-PCR检测基因在LECs内表达,DNA ladder和电
下泪小管断裂是常见的眼外伤,为了重建其导泪功能,常规的治疗方法是行泪小管吻合术.临床上因外伤的部位和程度不同,有时术中难以寻见泪小管鼻侧断端而不能直接行泪小管吻合术.自1998年以来,我们对术中未寻见下泪小管鼻侧断端的18例(18只眼)患者行上泪小管移植下泪小管吻合术,取得满意效果。
期刊
牵牛花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性视乳头发育异常.1970年kindler首先报告本病,并命名为牵牛花综合征.牵牛花综合征患者绝大多数为单眼发病,双眼发病者极少.主要表现为儿童期视力低下,视力多为眼前指数至0.02之间,少有视力超过0.1者,视力正常者更为罕见[1].有些患者可合并其他眼部先天异常[1].2006年6月我院收治1例视力正常的牵牛花综合征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期刊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6岁.发现右眼发白3年,加重1年,于2007年4月2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年前右眼曾被指甲划伤,畏光流泪,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未发现角膜异常;半年后角膜出现白点,除视力下降外,无其他不适,曾长期滴用抗感染和促角膜修复眼液;近半年白点逐步变大。
期刊
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是众多促血管生成因子间协同作用的结果.病理状态下以基质金属蛋白酶、促红细胞生成素、整合素为代表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可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有研究者将促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因子作为"靶点"进行靶向治疗研究,可有效地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为进一步了解其靶向治疗的机制和效果,有必要就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靶分子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予以阐述,以期为视网膜新生血管的
A1型题  1.与普通脉冲模式超声乳化技术比较,有关超声乳化白星技术(WhiteStar)的描述,错误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