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会文,尽情倾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践行此目标,语文课程教科书的相关课文就是一个有效的训练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读写结合,挖掘课文有效训练因素,引导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读写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与能力。鉴于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语文阶段目标,挖掘相关单元课文训练要素,注重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立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精心点拨指导,精心评点激发,努力促进孩子们阅读积累与表达倾吐的习惯养成和能力生成。
  一、以课文为模板,模拟技法“仿写”
  朱熹曰:“古人作文做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可见,模仿在写作中有着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中,常有各种经典的句式,或描景状物生动传神,或叙事记人具有概括力,或表情达意凸显语言风格。我们在教学中可紧紧抓住这类句式设计仿写,使学生从模仿走向创造,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鸟语》一文结尾部分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话:“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这段话句型整齐,用词准确,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极好范例。在熟读这段话后,我引导学生体会语句用词的精妙,然后用“从?摇?摇 ?摇?摇?摇那里,我?摇?摇?摇?摇 ?摇。”的句式写一两句话。
  这个作业,要求低,句式又容易模仿,学生欣然动笔。不一会儿,小手林立,妙语横生,如:“从火海逃生的蚂蚁那里,我认识到勇于献身的可贵。”“从速度极快的金雕那里,我懂得了行事果断的重要。”“从给人送信的鸽子那里,我学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最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三句完成课堂小练笔。
  通过课堂上的朗读体会,学生对课文中的典型构段已经有了深刻的领会,比较容易从范例中获取表情达意的语言模式,此时教师如选择性地指导学生模仿句段进行练笔,让学生拥有仿写这根“拐杖”,相信能快捷地掌握简单的习作方法。这样的系列练笔循序渐进,学生容易接受。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仿写练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引领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感,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文采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以“空白”为坐标,想象内容“补写”
  绘画艺术家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叶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教材的不少课文也有着言语的“留白”艺术,如人物情感的延续给读者留下揣摩想象的空间,如故事情节的悬念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等等。教师如果善于捕捉住这些语言空间中的有效练笔点让学生进行课堂练笔,往往能触动学生的真实思想,既丰富文本内容,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舒展个性。
  《第一次抱母亲》流露着作者的无限愧疚:作为一个和母亲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孩子,居然在母亲病重住院后,无意中才发现母亲用八十多斤的身体承受着那么重的担子,那一刻作者内心的痛苦、自责、后悔,那份揪心的痛,是难以忍受的。这份对母亲的歉疚,作者没有用任何言语来向母亲表达,千言万语化作了一个动作:“抱”。此刻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正是学生练笔的生长点,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练笔: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无数画面在我脑海中出现:?摇?摇 ?摇?摇。”
  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吸收,更是为了表达。吸收是为了将他人的言说作为自己生命发展的营养,使自己也能进行有价值的言语实践和言语创造,把生命的感悟托付给言语,用言语展开、延续生命,这样的言语实践活动才是有意义的、积极的。这里的练笔设计,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成功地完成了读者角色与文本角色的心理对接。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言作者之未言,言自我之欲言,此刻的练笔设计无声胜有声,促进了学生的言语表达,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以结尾为开篇,延伸情节“续写”
  有些课文的结尾“言尽意不尽”,看似结尾,却隽永无穷,这就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遐想驰骋的空间,也为练笔提供了一块难得的宝地。这时的练笔不只是一次习作的实践,也是对文本的深入剖析,对文本情感的升华体验。
  学完《一路花香》后,我对学生说:“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前面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挑水工两次心情的变化:惭愧—一丝快乐—十分伤心,听了挑水工的一番话之后,破水罐肯定会有第四次的感情变化,它会想些什么,如果再次碰到好水罐,会有些什么对话呢?拿出笔,把它写下来。”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想象中实现了对寓言寓意的深层理解、透彻领会,使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化和有序化。
  四、以文本为中心,变换题材“改写”
  特级教师于永正教《新型玻璃》时,就把教学与训练运用得得心应手。第一课时他先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熟、读透,第二课时就用十多分钟时间叫大家分组写一写玻璃的自述。其实,这就是引导学生将说明文改编成一个童话故事的改写。借鉴学习于老师的经验方法,在教学如说明文、古诗词等类型文章时,我就常常请学生来尝试着对课文大胆地进行全新改版。例如:在学习张志和的词《渔歌子》后,我说:“这首词,作者用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渔趣》图,作者以渔父自比,斜风细雨、乐而忘返,表明自己隐居生活充满情趣。这样的景象是多么美妙,这样的生活是多么闲适。同学们,如果用我们手中的笔,将这个故事写出来,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试一试吧!”
  由于同学们已对诗歌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又生在江南,长在江南,对江南水乡的美景、捕鱼等生活场景较为熟悉,因此,同学们很快就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了起来。有的对词中的桃花极尽溢美之词,有的对词中的流水情有独钟,有的则对渔父生动刻画……一篇篇根据诗歌创作而成的文章流诸笔端,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我们应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读写结合是实践的有效途径:阅读激发,课文为范,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精心设计的“随文练笔”,不管是只言片语,还是一点体会、一丝灵光,都是一次积累的过程。它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是阅读与写作之间一座无痕的桥梁。在阅读教学中,因文而异,把随文练笔始终贯穿其中,定能使读写相得益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民工学生实行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把德育从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把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行为标准放在首位,使学生感到德育就在身边,就在坐立行走、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中。  关键词: 德育教育 民工子女 生活化    瑞安经济较发达,吸引了许多外来务工者,而务工者的子女也随着父母来到了瑞安,所以,随着民工子女的增多,“民工学校”这个新鲜名词应运而生。在我们莘塍六小里,民工子女数量占全校学
摘 要: 在政治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其“爱学”、“会学”、“学会”,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其积极性的关键在于一个“巧”字。巧布局、巧用语、巧引导、巧情感等,“巧”的恰当运用定能激活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巧导入 巧过渡 巧用料 巧设疑 巧收尾    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适应新要求、探索新教法、研究新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
摘 要: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把正确高尚的思想内容灌输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做到教书育人两不误。  关键词: 语文数学 思想教育 本质意义 《十八岁和其他》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反映生活、服务生活的工具,是学生交际的重要手段。同时,语文还是潜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在课程体系、章节编排、知识深广度、教法学法等方面都体现出巨大的差异。高中生要积极转变观念,做好历史知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方面的“升级”,找到打开高中历史学习大门的钥匙。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学法指导 教学衔接    目前高中课程改革在我省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各个学科在课程体系、课程编排、课程深广度、教法学法等方面的变化可谓很大,而取得的成
摘 要: 离散是近年来族裔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华裔作为一个离散群体,在文化身份认同方面表现出离散文化的特点。本文从离散理论的视角研究美国华裔作家任碧莲的《梦娜在希望之乡》中主人公梦娜的身份建构,试图说明任碧莲用梦娜不断变化的身份认同质疑族裔与文化身份的固定化和唯一性,从而提出华裔离散者身份建构的流变性与混杂性。  关键词: 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 美国华裔 离散语境 身份认同 身份建构
教育部出台的《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因此众多的教师再一次投身“减时增效”的研究热潮中。而有效教学正是现代教学的起点与归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直接决定教学效果。  新课改背景下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以“三维”目标来实现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
摘 要: 当班主任是一个幸福而快乐的事情。作者用爱心、真心、诚心对待学生,用团社活动丰富学生、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全力以赴支持学生、心理学知识开导学生,使班级变成了一个温馨的家,学生在这个“家”健康幸福快乐地茁壮成长着。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安全感 心理学 爱学生    我是2009年3月开始学习心理学的。这源于工作中我发现学生有许多心理问题和家庭问题,我苦于有力却帮不上
摘 要: “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本科院校的主力军,研究“90后”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于高校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90后”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受其出生、生长时期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有其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心理特点 行为依赖    1.引言  “90后”是“80后”的派生词,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中国公民。如今本科院校的受教育主体绝
摘 要: 处于“职业适应期”的中职毕业生的离职率较高,频繁“跳槽”。为使学生早日适应工作环境,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学校与学生个人都要重视培养职业适应能力。学校要加强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注重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社会中实现就业、就业稳定及实现职业发展。而学生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能够正确认识和接受职业自我,学习和掌握求职的方法,主动捕捉机会,还要学会在遇到困
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师生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启发式”教学中,它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和媒介。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精当地提问可以优化教学结构,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提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初步摸索出一些提问的技巧。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