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新兴技术和语文教学而言,其有效融合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全面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对教学内容积极拓展,对教学方式不断丰富,从而在多个角度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所以在本文中,主要针对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融合做出全面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给与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出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融合;分析
  伴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和语文和教学的有效融合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将其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可以更好的弥补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使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听课逐渐转向主动探究问题,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的效率。
  一、优势分析
  1、信息技术能对课文情境再现。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导致他们活波好动,所以小学生对大部分事物都充满较强的好奇心。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传统教学方式不能让教学效果得到有效发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不仅符合学生特点,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再现课文情境,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
  比如:在对《爬山虎的脚》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爬山虎没有比较直观的印象,如果教师在讲解时按照常规方式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课堂内容,但教学时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使用图片以及音频等一系列资料,把爬山虎的“脚”使用动画形式进行体现,保证学生能亲眼所见爬山虎的“脚”,这样就会加深学生印象,同时还能提高对课文的实际理解程度。
  2、信息技术能对教学空间积极拓展。对于语文而言,主要是一門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其语文教学内容和社会以及历史等学科都存在比较紧密的联系。在此之外,新课程改革也提出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对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积极培养。然而在过去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条件等方面所带来的限制,每一科教师只能局限于讲解本科教学内容中,导致学生自身的视野比较狭隘,无法对各科知识有效的融合,但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便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一是网络上存储信息类型相对来说比较多,教师主可以借助这个资源库搜索课堂教学所需的资料,对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对教学空间积极拓展。另外通过借助于信息技术能将文字以及图片等立体、动态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不出教室变能理解自己没有见过的事物,甚至是没有听过的事物。对于上述分析,这都是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做到的[2]。
  3、信息技术能对学生的朗诵能力加强。语文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不断培养和加强,听和读是说、写的基础,通过听和读,学生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对学习内容起到内化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知识,然后再通过说以及写等进行表达。但是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能读出声调节凑的缓急、字音的轻重,这样能体现较好的课文音韵美[3]。
  二、有效策略
  1、合理的创造教学情境,对学生情感有效激发。对学生情感不断激发在一定程度上是认知活动伴随情感渐入佳境的主要前提。目前信息技术为创设教学情境以及激发学生情感提供良好的视听觉效果。比如:在对《鸟的天堂》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情境不断创设,展示几幅生命力相对来说比较旺盛的大榕树图片,然后在播放小鸟清脆的叫声,这样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盯着屏幕上的亮丽画面,提高课堂氛围。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主动提问:“文中表述的作者是如何对大榕树描写呢?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利于学生能将自身想要探索的欲望积极发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使用悬念导入方式,在屏幕上放“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并且不断提问“你们知道这个美丽地方是哪吗?你们想和我一起游览吗?”学生在此时都会共同回答“想”。通过创设这种情景,不断的进行问题导入,对学生的求欲望不断加强,促进学生好奇心,让学生的动机变得更加强烈,对语文课文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4]。
  2、创造语文课堂以及生活的连结。对于生活外延而言,主要是语文学习的外援,生活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舞台便有多大,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语文学习环境,可以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当学习语文,同时也能给语文的学习成果应用到实践中,更好的让语文和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5]。
  比如在对《天火之谜》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上网查阅关于“雷暴”方面的知识,在查阅时不仅能锻炼学生搜集信息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加学生的自身的业余知识,对学生视野积极开拓。此外教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学习契机,根据“探秘”作为其主体,并且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想要的实践活动,将生活中的一些秘密充分发掘出来,进而应用信息技术探索秘密。
  3、利用电子书包,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由于小学生自身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所以通过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是最合适小学生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可以根据电子书包资源以及游戏式的教学方法有效结合,从而在此基础上设置多种样式以及科学合理的小游戏,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愉快的解决学习问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存在的交互性以及超文本性已经为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出比较多的方便条件,但对于语文教师而言,需要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的优化以及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贡献出更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婷.浅谈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作用[J].中国新通信,2015,(11):32.
  [2] 张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J].学周刊,2015,(09):74-75.
  [3] 江中.信息技术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内容有效融合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7):212-213.
  [4] 蒋敬久.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9):22.
  [5] 孙国英.浅谈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2,(33):177.
其他文献
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于阅读教学结合了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和基础知识能力,这也让阅读成为英语教学的重难点.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更关注学
通过网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缓/控释肥料对辣椒生长、氮素利用率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缓/控释氮肥具有明显的氮素缓释效果.在施用等氮量条件下,与
会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由教师主导课堂,通过大量讲解和重复记忆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需
文章主要论述了有机肥发酵技术的进展。发酵有机肥的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农业生产中的微生物。发酵有机肥微生物的作用原理,腐生性生物对植物秸秆、动物残体的分解可分为有氧发酵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需要初中英语教师重视起英文语法的教学,让学生打牢学习英语的基础,且培养学生形成自觉积极地学习习惯,当英语语法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后,学生
新型肥料是针对传统肥料而言的,其定义、作用和内涵早已为人们所认可并在不断外延深化完善中.新型肥料伴随有机、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农业孕育而生并茁壮成长.新型肥料主要
会议
介绍SEIKOEPSON公司生产的SED1335FLCD控制器芯片在SAMSUNG公司的KS0086作为驱动器的点阵式LCD模块中的应用,以此为不同厂家生产的控制器和驱动器的配套使用提供了成功的例子
我国6月17日已经与澳大利亚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其中牛肉进口关税降到0的期限是9年,过渡期关税不断下降,直至0.国内养殖业面临不降低养殖成本,就面临重新洗牌的危机.哈尔滨天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