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ney_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初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为了能够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的提高,必须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下面本文就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 提高 初中数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51-01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不但可以对教学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进行有效的激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为新课改任务以及目标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包括:
  1.自主开发课程资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生活中广泛的搜集素材,让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把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激发,从而最大化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将一些小故事或者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设计生活进行紧密结合。例如在进行统计学习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和直到的水果列出来,然后采用统计方法对此进行统计,最终得出最受学生欢迎的水果以及最具有营养的水果。这样就可以让课堂教学极具生活气息,又充满了活力,学生在这种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其学习激情也会被很好的激发[2],那么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自觉的就会随之提升。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并随手将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进行解决。教师可以通过巡视,大致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特别是差生,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其进行积极引导,提高其自学效率。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同时在发现问题之后,也能够积极采用自己的知识对其进行探索,解决问题,以此对其学习效果进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学会理清自己的思路,逐渐使自己的思维明晰化。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环节就是对学生的问题探索能力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情绪比较激昂,其思维比较集中,那么就会对问题的规律、结论等充分的进行猜想,在其激烈的争辩过程中,不自觉的就会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在这一愉悦的气氛中,还会积极的进行创新。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注意:首先,要做好学生信息的反馈。我们在评价教学效率的时候,应该严格依照学生讨论过程中的信息反馈进行,同时还需要搜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思维薄弱点,以便对学生进行点拨[3];其次,还需要对差生积极进行鼓励,让其参与到课堂讨论过程中[4]。每个人的智力不同,学习情况也不同,因此在班上难免会出现差生,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对优等生进行引导,同时也要对差生关心、爱护,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积极鼓励他们发言,以此对其自信心进行加强,积极参与到课堂问题讨论过程中;再次,还要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培养。思维的流畅性、流畅性在问题讨论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学生积极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对于那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也需要及时的进行一些恰如其分的点拨,引导学生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对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准确的分析,从而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时候,也能够对其思路进行打开,对其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拓展。
  3.加大对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小组间的互动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通过构建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形成群体合作的意识,培养起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例如,在进行《有理数》这一章的讲解过程中,为了构建起一个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先在课前与学生一起探讨何为有理数,从有理数的反面——无理数来理解,与学生展开轻松的话题探讨活动。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
  ①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②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③一个整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
  ④一个分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
  A. 1 B. 2 C. 3 D. 4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研究。首先,理清有理数的定义,区分开什么是有理数,什么是整数,什么是分数,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有理数、整数、分数的知识,作出判断。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又对其相关知识进行了总结。
  4.结语
  目前“重教而不重学”成为以往数学教学中最为人诟病的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在数学课堂上完全被忽略,教学效率低下也就成为了必然结果。因此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扩展知识面,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人人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切实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梧枝,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学周刊B版,2013(2):284-285
  [2]潘卫贤,改革明真理 探究出效率——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1(11):162-163
  [3]何明珠,在新概念下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见解[J],学周刊,2011(23):120-121
  [4]刘午健,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的教学[J]. 中国校园文学:教育教学研究.2012(7):76-7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41-01  数学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相关的思想和方法,在提高人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语言和方法是现代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应注重人文性。数学教师应该知学生所想,给学生所需;课堂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还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
本文以设施红地球葡萄、中油4号油桃、幸运李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外仪器测定和室内试验,分析不同设施环境下这三个树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膜的透性、MDA含量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43-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在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有所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探讨有效的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已成为数学教学中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从课堂实践出发,对培养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提出了具体的几点建议,以期对各位同仁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禽类的产蛋性能不仅与卵泡的生长发育有关,而且还受品种、环境和饲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以光照、温度和饲料对繁殖的影响最大。本研究分别从开产前期和开产后期卵巢、输卵
【摘要】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培养部分,是学生学习知识非常关键的起始阶段,所以要求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必须进一步有所提升,来不断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的发展概况与其在教学实践中体现的特点进行分析,为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 数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
家蚕有色茧品种是一种蚕茧颜色受控于基因的特殊资源,主要分为黄红茧系和绿茧系,其色素来源于桑叶或蚕体内自身合成。国内外学者对家蚕有色茧的探索、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应用性研究成果,近年苏州大学家蚕遗传育种研究室育成的实用性家蚕天然有色茧品种正在向产业化推进。然而调控家蚕茧色的基因近20余个,色素种类和形成机理等仍有许多不明之处。为了解不同茧色的色素差异、代谢差异及遗传机理,本文以不同蚕品种
【摘要】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本文着重论述了网络环境下构建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并给出相关实例,从而初步得出实践探索的三点结论。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建构起新型的数学教学模式,有效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贯彻与实施。  【关键词】网络环境 探究性学习 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
【摘要】数学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尝试。教育是知识、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在变量”,“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教学和生活一体化,充分发挥师生的潜能,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探求新知,渗透数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训练方法。  【关键词】创新 潜能 思维 渗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