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短杆菌ilvBN和ilvC基因定点突变对L-缬氨酸发酵的影响

来源 :发酵科技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ab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黄色短杆菌MH-1000为出发菌株,使用PCR技术克隆ilvBN与ilvC基因,对ilvBN进行定点突变,获得解除L-缬氨酸对乙酰羟酸合酶反馈抑制突变型基因ilvBN’.对基因ilvC进行点突变,获得乙酰羟酸变位酶突变基因ilvC’.通过重叠延伸PCR方法,将基因片段ilvBN’和ilvC’拼接为ilvBN’C’,进而连接至穿梭载体pXMJ19获得重组质粒pXMJ19-ilvBN’C’.该重组质粒转化至出发菌株获得工程菌株MH-1032.50 L分批补料发酵结果显示:MH-1000发酵72 h L-缬氨酸质量浓度为35.2 g/L,MH-1032发酵72 h L-缬氨酸质量浓度为38.4 g/L,增长9.1%,糖酸转化率从21.7%提高到25.8%.
其他文献
将乳化后的植物甾醇按相同添加量加入到牛奶、果汁和果汁乳饮料中,在4,20,35℃条件下恒温保存三个月,每隔一个月测定三种饮料中植物甾醇氧化物(POPs)和植物甾醇的质量分数.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