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社区 倾心服务 为群众铺就健康之路

来源 :上海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hbl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一名广受欢迎的家庭医生!”——这是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家庭医生蒋春花的人生格言。话语平凡,却诠释了一名社区家庭医生的职业内涵和人格魅力。她,静雅而不冷漠,自信却不张扬。从一名普通医生到家庭医生、团队长,在平凡的岗位上,她以百分百的全情投入,用爱心和微笑关爱着每一位签约居民,蒋春花,是他们的家庭好医生、健康守护人。
  中心座落于美丽的杭州湾畔,占地面积18.5亩,建筑面积7 850 m2;中心设有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临终关怀科等科室,配备GE彩色超声诊断仪、韩国DR数字化直接成像系统等基本医疗设备,开放床位100张。中心服务区域约39.85 km2,辖9个村、2个居委会,担负着庄行镇近4万居民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社区卫生综合服务。中心现有职工95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31人,注册全科医师14人。下设中心村卫生室5家,乡村医生11名。
  多年来,中心秉承“宁静致远、和谐有为”的精神,以维护和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的,脚踏实地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为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综合改革作出了积极努力。中心曾先后获得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全国先进卫协会员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健康单位先进、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荣誉。
  立足社区,守护健康,誓做广受欢迎的家庭医生
  蒋春花是土生土长的“花米”庄行人,她对这块土地有着割舍不掉的深厚感情,自1999年从上海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至今,一直在庄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2007年,中心开展全科团队工作,她从一名临床外科医生转型为一名全科医生,通过十几年的社区卫生工作,她深知农村人“小病扛、大病熬”的痛苦。为此,她立誓要通过家庭医生制服务改变农村居民滞后的健康观念,为真正做到居民的健康“守门人”,争做一名广受欢迎的家庭医生!
  作为一名全科医生,蒋春花挨家挨户建立健康档案、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次的点点滴滴都在记录和验证着她那句坚韧的誓言。2012年,她担任芦泾团队的家庭医生兼团队长,率先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组建由乡村医生、卫生干部、热心公益的村民所组成的村居委志愿者队伍;在志愿者这根纽带的相连下,很快形成了社区互动的氛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也得到了顺利开展。迄今,在她的辖区内已建立健康档案5 283份,2 812位村民与她签约,签约率达51.8%。
  根据农村地区居住分散、就医不方便、村民健康保健意识差等特点,她带领助手结合实际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制的7项基本服务:①为居民建立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②发放家庭医生联系卡,公开健康咨询电话,提供健康咨询;③每月定期在村居委开展2次集中式服务,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免费测血压、血糖,同时提供预约就诊和个性化健康教育等服务;④为60岁以上特殊人群(如低保、长期卧床不起、长期服药者、独居老人)、劳模、优抚对象等提供每季度1次的上门服务;⑤为本中心及二级医院出院患者提供1周内上门随访;⑥深入蔬菜大棚、梨园、群租户等外来务工者集中的地方开展健康宣教、孕产妇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⑦对居家的肿瘤患者开展舒缓疗护,缓解他们的疾病痛苦。2年来,她已经熟悉了每张带着皱纹的笑脸,老人们也会盼着、掐指算着蒋医生到来的日子。
  蒋春花的团队曾多次获得中心优秀团队的光荣称号,本人也曾多次得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嘉奖,区医务青年技能大赛“三基”比赛医疗组优胜奖,中心健康教育授课技能竞赛一等奖,上海市家庭医生骨干中级健康管理师。2013年,蒋春花医生还获得了上海市首届十佳家庭医生的称号。
  情系社区,真情服务,争做居民信赖的健康之友
  家庭医生的工作平凡中不乏忙碌,它更需要细心、耐心、真情以及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最普通的“感冒”为例,焦阿姨自认为受凉得了“感冒”,来中心找蒋医生开一盒“头孢”,蒋医生经详细询问病情和仔细体检后,开出一张血常规检验单,阿姨不悦地说“小蒋啊,亏得我还是你的签约居民,怎么一点方便也不给啊”,蒋医生微笑着解释化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血常规报告出来后,蒋医生告诉她白细胞低于正常值的一半,不能服用“头孢”类药物。这下焦阿姨傻眼了,一脸焦虑,蒋医生对病情进行耐心分析,指出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及服用升高白细胞的药物,并对“感冒”症状提供了合理的治疗方案。焦阿姨从此将一家人的健康托付给了蒋医生,有任何身体不适会先直接电话联系蒋医生,因为她知道蒋医生的电话24 h开机。
  在蒋春花签约居民中,有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伯,经过多次上门服务,老人家已经把蒋医生当做自己的亲孙女一样了,有事没事总想到打个电话。在一次电话里,老伯无意间说他已经1周没有解大便了,感觉肚子涨涨的很不舒服。她隐隐觉得不对劲,虽还没到每月固定上门服务的时间,但她还是放心不下,利用当天午休时间上门为老伯进行体格检查,发现其腹部明显膨隆,但却没有明显的腹痛等症状,经验告诉她,老伯肠梗阻的可能性极高。于是迅速与他的儿子取得联系,转诊至区中心医院进一步检查,被确诊为肠梗阻并得到了及时治疗。老伯出院后,逢人就夸“蒋医生人好,本事大”,能有这样好的家庭医生真好。”
  倾心服务换得真情!在与社区老人的沟通中,蒋春花已博得众多独居老人的好评,现在村民们都将她和她的助手当作“私人保健医生”,甘心当蒋医生的健康管理“粉丝”,他们深切感受到家庭医生是他们“小病的医生,大病的参谋,重病的亲人,康复的助手”。
  开拓创新,诠释魅力,勇做积极进取的医改先锋
  2014年,中心在“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工作基础上,成立了以“蒋春花”命名的家庭医生工作室,并在全镇全面铺开建立了8个村级家庭医生工作室,此举不仅为家庭医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也为签约居民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预约就诊和双向转诊服务。蒋医生带领她的团队秉承“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依托二、三级医院双向转诊等平台,对签约家庭进行全方位的健康管理。
  近年来,蒋春花一直引导着社区居民从“家医送健康”到“居民要健康”这个新理念的转变。渐渐的,村民们知道了有健康问题先找家庭医生,先到工作室报到,小问题就地解决,大问题也不怕,血压降不下来、血糖不稳定也不再是签约居民放不下的心结。因为蒋医生会通过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网上预约平台,根据患者实际需求预约市、区级医院的专家,而且预约进行“一条龙服务”——办理预约转诊手续,查好去医院的路线,并跟踪随访。
  在工作室里,蒋医生会定期开展医疗服务、健康咨询、合理用药、生活指导等家庭医生制服务,慢慢地使社区居民分级诊疗的理念和依从性得到了提高。家庭医生平时不仅要完成日常基本诊疗,还要做好慢性病管理及大量的健康促进工作,于是蒋医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功能,通过中心的健康公众平台,与签约家庭建立微信群,适时发布健康信息,及时沟通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她的微信群、“粉丝”群正在不断扩大,目前已达268人。
  蒋春花医生十分注重自己及团队的学习和科研,她引领团队人员积极参加各类省市、区级培训,开展相关社区科研工作;为了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她还在团队组织学习医患沟通交流技能的辅导,开展健康讲师交流会。目前,她正在参加中医药和舒缓疗护技能培训。她设想在不久的将来,把中医适宜技术、心理干预等服务模式融合到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为签约居民提供更优质可及的服务。蒋医生只是中心家庭医生的缩影,所有的家庭医生都有一个心愿:“为社区居民健康守护,默默奉献,做一名广受欢迎的家庭医生!”。
  (收稿日期:2015-04-17)
其他文献
2015年8月11日-13日,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沪人社专【2015】151号《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5年上海市高级研修班项目计划的通知》,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中国特色药品研发新路”为主题的“2015年上海医药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高研班”)在上海建国宾馆召开,该项目由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及《上海医药》杂志、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促进中心、上海市
期刊
2015年7月,FDA批出5个新分子实体药品,分别为治疗囊性纤维化药物 Orkambi(卢马卡托+依托卡托)、治疗心力衰竭药物Entresto(沙库必曲+缬沙坦)、治疗精神病药物Rexulti(依匹哌唑)、治疗皮肤癌药物Odomzo(sonidegib)和治疗丙肝药物Daklinza(达卡他韦),以及1个新生物制品,降血脂药物Praluent(alirocumab)(表1)。  1 Orkambi
期刊
摘 要 手术室药房虽是最近几年初建但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明确手术室药房新的业务流程、识别和控制操作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保证执行力及强化日常质量控制检查等方面进行论述,系统阐述了建立手术室药房,改变手术药品管理模式,保证手术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关键词 药品 手术室药房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7-0051-03
期刊
美丽的东海之滨、杭州湾畔有这样一家医疗机构,关爱患者、情系群众、服务社区,与居民携手共圆健康梦,被当地百姓誉为“我伲的社区医院”,它就是——奉贤区南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  中心位于奉贤中心城区,服务区域57 km2,辖有36个居委会、6个行政村;设有3个执业点,总建筑面积4 250 m2;设有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等科室,配备了GE S8彩色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木丹颗粒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时域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SDANN、RMSSD及PNN5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频域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
期刊
静安寺街道,以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静安寺得名,位于上海市中心静安区西南部,辖区面积1.57 km2,常住人口29 218人,户籍人口39 737人。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6年完成迁址改造,目前面积约3 300 m2,是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社区基地、上海市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社区实践基地、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社区教学基地、全国“关爱生
期刊
2015年6月,FDA批出1个新分子实体药品,为注射抗凝药坎格雷洛(商品名:Kengreal,Medicine公司,冻干粉针/50 mg),用于预防在供应心脏血流的血管冠状动脉中有害的血凝块形成,常见不良反应为包括危及生命的出血。  Kengreal是抗血小板注射剂,用于避免成人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过程中因凝血造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金泽镇3个行政村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个行政村的36例为干预组,2个行政村的40例为对照组。通过实施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12个月的干预,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期刊
《上海医药》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医、药”为核心的综合性医药科技类期刊,多次荣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全国优秀期刊”等称号,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  2016年《上海医药》(下半月刊)的主要栏目有:封面人物、专家讲座、社区卫生管理、全科医疗和社区护理、疾病预防控制、社区保健与康复。杂志每期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多学
期刊
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位于上海黄浦区老城厢繁华商业地带,毗邻文庙,占地面积2053m2,建筑面积4340 m2。中心下设1个分中心,3个标准化卫生服务站,核定床位50张,辖区内服务人口9万。中心现有职工131人,其中卫技人员110人,中、高级职称33人,全科医生28人。  中心自2012年成功创建为“上海市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夯实创建基础,努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在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