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db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学习,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能力素养,是鼓舞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关键.文章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人教A版必修2教材中“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学设计案例,以落实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借助于深度学习“U型教学模式”,经过“下沉—潜行—上浮”的教学过程,建立起经验与知识的联系,由表层的理解深入到知识的核心,让书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既是中考的一个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文章反思学生实际学习中存在的障碍,将抽象语义转化为直观图表,从而让学生清晰地提炼出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建立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将抽象语义转化为直观图表的方式,能让学生突破障碍,形成寻找关键词、设计图表填空、建立数学模型、列方程求解的思考路径,并思考将抽象变直观、从问题到模型、从未知到等式的通性通法.
小学数学是一门质性学科,是培育学生直觉思维、直感思维的优质载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知识、活兴趣、促迁移,从而促成学生的“顿悟”.顿悟不仅能促成学生思维的延展、认知的延展,更能促进学生思想的延展、生命的延展.
文章缘起于对“围栏”事件的思考,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提出“围栏对话”学习单的设想,尝试将“围栏”学习单应用于数学学习,探寻数学学习单的实效突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