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枯燥的高三数学复习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tia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数学复习课,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由于课本中的知识受逻辑结构,以及学生智力与能力的约束,很多知识只能分散在不同章节和习题中,使知识呈局限性和分散性。因此,高三数学复习课一般采用的是根据教师对课程标准和考纲的理解和经验,对复习内容进行知识点的罗列整理、例题讲解、变式巩固、归纳小结的课堂模式;它具有知识系统性强,能突出复习重点和便于操作的优点。学生进入高三阶段,知识量和知识难度大幅度提升,尤其是数学复习课上习题量的大大增加,这使得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如何上好高三数学复习课成为高三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
  高三数学总复习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考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数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学生获得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使学生做到:总复习全面化,普通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上好复习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连续几年教高三数学,我感触颇深。下面我从四方面谈谈自己在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反思与体会。
  1.师生共同参与知识点的梳理
  开始复习一章内容时,总要对该章的知识要点,包括对概念、公式、定理等进行疏理。以前,我总认为知识点的梳理就是老师在黑板上讲,学生在下面记,因为老师总比学生熟练,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给学生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其实不然,这样做一方面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一味被动接受,没有机会动脑想一下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另一方面不但没有节省时间反而浪费了时间。高三学生对所复习内容已有所了解,甚至有些同学已掌握得较好,只是知识网络的某一处或几处没有澄清,所以只给学生补充上这一部分即可。因此,学生与老师必须清楚彼此需要什么,这就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梳理。先布置学生进行单独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分析哪些是本章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和重点,对涉及的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和对知识要点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由班级中的基础较好的同学出来现身说法,再由其他同学补充,最后由老师加以点评补充。这样,既充分复习了本章知识点,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案导学,先做后讲
  以前,学生习惯于先听老师讲,再根据老师讲的去练,这样其实老师是在“灌”学生,需要的不需要的一起灌,学生毫无目的地听课,练也是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也容易使学生陷入题海。在我们学校,这种“先做后讲”的教学方式已被老师们运用得心应手,也受益匪浅。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们真正掌握的东西。按传统的说法就是:师傅的任务在于度,徒弟的任务在于悟。高三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一人讲解,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提高数学素养。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在外围处花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要在焦点处启发学生探寻突破口,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3.注重总结规律,加强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提炼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一种现象,讲过的题学生仍然不会做。反思一下,原因是老师讲这道题时仅仅把思路讲通了,步骤板演了,却没有讲为什么这样做,也没有总结题目所考查的知识和思想方法是什么,学生自然无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多总结,多提炼,常归类,一道题的题眼在哪儿,这种条件下往往怎么做,一般要注意什么,做法上有什么规律,考查的是什么思想方法等要经常挂在嘴边。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审题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另外,要特别强调基本思想方法,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典型特征是问题解决思路广,方法多,学生容易追求巧解,但是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实用的范围都比较小,简单变动一个条件或一个结论,学生就会丧失解题能力,因此巧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解题的通法——基本思想方法。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通过练习的评讲过程,应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不在于方法的罗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
  4.注重与学生沟通
  高三学生,学习压力重,情绪波动大。有些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些同学急于求成,想一蹴而就;有些同学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及时了解与反馈,通过沟通和交流,互相激励,让学生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们学校开展了“教师与学生谈话”的活动,师生面对面真诚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增进感情。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可以使得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有助于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这项活动一直受到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经验和体会。当然,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何况时间在变,学生在变,我们应当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积累,努力上好高三数学复习课,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勇于创新的精神。还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但知识储备不等于创新能力。进入信息时代,知识创新的周期缩
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好作文,但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深感困惑,不少学生也发出“作文,作文,写到作文头就疼”的感叹。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往往是用成人化的习作标准要求小学生习作,总认为所谓作文就应该写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东西,导致学生作文中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老师讲得多、深、透,难免千人一面。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的标准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或者不厌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通过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托升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培养 高中数学教学    培养与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切实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从高中数学学习来看,绝大多数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在行为上都表现为:无远大
摘 要: 学习过程中,各学科和各技能之间,或同一学科和技能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互影响的现象,这种相互影响关系到学习的效用,因此受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的重视,成为学习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学习迁移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学习迁移的概念及简单的研究概述,然后叙述了学习迁移在数学中的价值,最后重点从四个方面具体阐释了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迁移能力:合理地组织数学教材,
摘 要: 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作者运用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具体谈谈该教学法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激励式阶梯教学法 运用方法    数学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中学,绝大多数同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时有发生,只注重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现象是导致学困生大量出现,教学质
颚口线虫(Gnathostoma spp.)是严重危害公共卫生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由该虫引起的病例呈世界性分布,其中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发病的主要区域。患者主要通过食用生鱼、青蛙、蛇
摘 要: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整个高中阶段教学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实际体会,总结了几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得,希望能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有效课堂教学 实施策略    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数学作为高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能否实施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探讨了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并给出了关于他们学习方法的一些建议和指导。  关键词: 中学生 数学兴趣 培养 学习方法 指导    当今,在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知识急剧更新的时代,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成才,更有效地学好专业知识,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懂得如何教给学生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