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真善美之花绽放于学生心田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zhiji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于美育的力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魏书生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他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借助美育的力量进行德育的重要性:“有的人善于掀动人心灵深处最美好的、善良向上的、光明真诚的激流。即使有很多毛病的人,心理阴暗的人,比较凶恶的人,也总是不由自主地被他感染,不由自主地萌生出否定自己错误、否定自己不良行为的愿望。另有一类人总善于挑动人们心灵深处最阴暗、最丑恶、最虚伪的沉渣。甚至许多磊落、善良、真诚的人,和这种人一接触,便也不由自主地生出一些坏念头。”他说:“人是矛盾的集合体,人心灵世界的真、善、美与假、丑、恶无时无刻不在斗争着,没有自我完善精神的人,任凭这种斗争呈自然状态发展,任凭生命之舟随波逐流。学科中渗透德育的目的就在于不让学生的生命之舟随波逐流,而是引导他们始终向着预定的目标前进,驶向21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的思想道德人格素质的港湾。”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主阵地,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音乐艺术的美感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及的。它不同于空洞的说教,也有别于生硬的灌输,而是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结合在一起,来开启学生美好的心灵,使学生得到教育。正如贝多芬说:“音乐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让学生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领会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掌握丰富的音乐常识,进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使学生受到音乐艺术美的熏陶。同时,教师也可通过指导、启发,使学生的思想情感融进于音乐艺术之中,与音乐作品内涵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思想精神方面也得以美的享受。
   在歌曲欣赏中,《我的中国心》《我爱你中国》等唤起了学生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游子回归祖国的牵挂。每当唱起这些歌,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油然而生,祖国的命运、荣辱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了。如儿童歌曲《卖报歌》中的小报童是真人真事,当教师首先问学生:“你们知道他的故事吗?”学生们的气氛很活跃。在学生们的好奇中,教师进一步介绍了作者聂耳在霞飞路遇到小毛头卖报而创作了这首歌曲,强调了旧社会像小毛头这样小小年龄在大风大雨中卖报的儿童还有许多。接着,教师让学生们欣赏了曲目之后,再问:“要是现在小毛头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要不要去卖报呢?”最后,在学生们热烈的讨论中,进行了新旧社会的对比,学生油然而产生了对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对美好新生活的热爱,对优越的学习环境的珍惜。
   又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的教学中,教师先介绍了冼星海的生平及这部作品的背景,让学生首先在作曲家的伟大情操和强烈的爱国激情中受到震撼,然后再结合每个乐章,请学生欣赏。学生在紧张激烈的《黄河船夫曲》中感受到船夫们团结拼搏的力量,在气势磅礴的《黄河颂》中领略到伟大祖国的雄伟壮阔,在哀怨凄凉的《黄河怨》中体会到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的人民所受到的蹂躏……八个乐章,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的欣赏十分投入。在多变的音乐声中,学生所受到的思想教育远胜于空洞的说教。课后,教师布置学生写听后感,许多同学有感而发,立意深远。有的同学赞颂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有的同学通过对作品的赞美,歌颂作者崇高的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更有同学抒发内心的激情,立志为中华的强大繁荣奋发进取,为祖国的明天贡献一切力量!
   在器乐作品欣赏中,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作品以故事情节为线索,描述了梁祝二人真挚的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当欣赏到“长亭惜别”“楼台会”二段时,学生被大提琴与小提琴动人的旋律所倾倒,被主人公真挚的情感所感动——真;“呈示部主部主题”柔美、深情,“副部主题”旋律清新、活跃,使学生体会一种淳朴、善良——善;“化蝶”充满了浪漫与幻想,“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在音乐中获得了真善美。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聆听者的思想感情。音乐美感的强烈艺术感染力,浸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后,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能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因此,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佳方式之一。
   柏拉图说过:“音乐有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合适,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而丑化。”从这句话中,我们更加能够深刻感受到,恰当的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既是音乐的重要传播者,又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引导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懂得真善美的人,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多年的音乐教学中,我越来越觉得,我们应当充分运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恰当处理好教学与教育的关系,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乐于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纯洁的心田,在音乐的浇灌下绽放出绚丽的真善美之花!
   (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音乐组)
其他文献
44.9%的受访者表示,与朋友见面需要提前3到5天约时间  宋怀钰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和她一起留下的还有3个同学。“虽然我们都在北京,但工作后想见一面非常困难。”  调查显示,39.9%的受访者经常和朋友约会闲聊,53.8%的受访者偶尔这样,6.3%的受访者几乎不和朋友见面。  在重庆某广告公司上班的孙岩说,大学刚毕业时,她恨不得天天和同学聚会,但慢慢地就不想聚了,更想自己待着。  在北京某出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真正树立中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灵活而有效的教学策略,积极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让他们真正地“动”起来,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及时总结,获取了一些有益的教学经验,现简述如下,与同行分享。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用最美好的词汇来形容教育者的工作,身为教师的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尤其是最近读了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老师的一本书,对于自己长期以来所从事的英语教学工作有了一番新的感悟。魏书生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们普遍认为很枯燥乏味的学习看做是一种享受,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品味学习给每一个求知者所带来的益处,而且布置班上同学就“谈预习是享受”“谈背英语单词是享受”“谈做数学题
摘 要:“师生”并不单指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和学生,而是包括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给予我们帮助的“小老师”——我们的同学。在通过和教师互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能逐渐拉近我们与英语学习的距离,提高我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关键词:英语;互动;合作  小学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学生初步接触英语的阶段,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一定的英语语感和语音、语调的基础,能使用所学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英语交流,为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明确地界定五六年级课外阅读的定量指标不少于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很多课外书籍,尤其是经典名著,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缩写,能够穿越时间的隧道和历史的长河,为人们所长久研读。阅读经典作品,是与高人对话,有如受教于名师,拓宽视野,开人心窍,启迪智
著名的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吴忠豪提出语文课堂应“合理配置课堂内‘理解’训练和‘表达’训练的比例,增加口头和书面表达活动时间”。在当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呼声渐高的背景下,善用文本资源,找准“练点”,读写互动,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科学之路。   下面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检阅》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挖掘文本空白,写中促读   《检阅》这篇课文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
摘 要:交互式电子白板把传统教学与计算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教学。新基础教育指出:要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追求师生共同发展。要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而交互式电子白板正因其强大的优势,提供给师生互动的机会和教师创造的机会。   关键词:电子白板;交互式;课堂教学      在以前的课堂中,我们常常采用电子演示文稿的形式,现在我们又有了新的教学辅助手段——电子白板
体验式阅读:让孩子做自己成长的园丁   青少年正处在知识储备阶段,关注这个人群的阅读状况,多少能看出一些国民阅读习惯的走向。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读书是一件严肃而枯燥的事情。但是,爱玩却是孩子的天性。因此,矛盾就这样产生了,教师和家长越让孩子读书,孩子越反感读书。体验式阅读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方法。体验式阅读通过阅读形式的拓展、阅读环境的营造、阅读内容的筛选,将阅读体验化、娱乐化,使孩子在
22岁的刘路受聘为教授级研究员   因破解困扰全球数学界二十多年的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刘路一夜成名。3月20日,年仅22岁的他破格受聘为中南大学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校方100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奖励。   接过学校的“厚礼”,腼腆的刘路坦言,激动之余,也有一些压力,今后会继续在自己学术道路上努力前进。   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表示,此举旨在落实该校为杰出青年人才搭建更好发展平台的新政策。“起初
摘 要: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学系统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作文的教与学双向信息反馈交流的主要途径,它既是作文前指导的继续,又是作文讲评的基础。在作文修改的问题上,作者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批,教师改”的写作修改课模式,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为目标,建构新型的写作修改课教模式。   关键词:作文修改;激发意识;修改方法      一、激发修改意识   每接手新一届学生,我都会跟他们讲“好文章是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