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让学生能够切实掌握生物知识,就必须借助于实验教学。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在生物教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
  一、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人认识活动行为的重要动机,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怀有兴趣,便会抱积极的态度、以愉快的心情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初中生物教材中所介绍的动植物大多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常见的,但如果真正让同学把他们所了解的准确的描述出来,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因为平时许多学生并没有认真仔细观察这些生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花的结构》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花结构的印象和准确了解,需要在课堂中进行"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的活动。教材当中是采用桃花进行观察,但由于学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刚好是秋季,较难找到要观察的桃花。而此时正是月季开花季节,月季花的各部分结构非常明显,容易观察。所以因地制宜,让学生采集月季花进行观察和解剖。这样不仅能够清楚认清花的结构,而且印象非常深刻。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克服困难,在活动过程中获取知识,感觉轻松又快乐,并且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措施
  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是我们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生物教学中,通过进行各种实验活动,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体内的气体交换》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对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理解和困难,为了让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首先让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利用》中如何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分别吸气和吹气"的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确认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清楚的理解气体通过体能的气体交换,气体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之后进一步提出吸入体内的气体在体内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用心的去观察去了解去体会,并动手参与,然后通过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经过多次这样的实验活动,再经过老师的具体指导,学生会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并提高观察的能力,而且能够形成动手的习惯和提高动手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生物实验教学,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来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材中,多数的实验活动往往只给出实验课题而没有具体的实验方案、方法和步骤,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自己选择实验材料、仪器、试剂等,鼓励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同一个实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例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中,学生根据此实验课题采用不同材料进行同一个实验,他们把馒头换成了米饭,或是换成面包等,这些改变不仅取得了相同的实验结果,而且实验材料容易得到。又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活动中,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有的小组把萝卜块分别放入盛有清水和盐水的烧杯中,过一定时间再进行观察,有的小组则把萝卜块分别放入盛有清水和糖水的烧杯中,过一定时间再进行观察,有的小组别出心裁,先在清水和盐水中滴入黑墨水,再放入萝卜块,过一定时间再进行观察,然后再把萝卜块切开观察萝卜块内部是否被染黑来确定细胞有没有吸水。可见,这些实验活动不但提高了教学效果,还能够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实验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生物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发展学生智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具重要作用。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自己去参与,完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但也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学生从失败中找原因,再次进行实验,直到成功。由于实验方案是学生自己设计的,不同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每个学生都可据自己的方案进行自主的实验活动。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吸收作用》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活动和分析,让学生自己制定实验计划,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析,再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说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条件。最后,教师再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通过这样的实验活动,学生品尝到获取成功的艰辛和喜悦,同时把知识从实验中挖掘出来,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观
  有许多生物现象是肉眼不能直接看得见的,是抽象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学生来说,如何来让他意识到这个事实呢?那就得通过实验了。例如在教材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内容都比较抽象,教学过程就必须通过实验了。如在学习《蒸腾作用》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植物蒸腾水分的客观现象,可以让学生参与"植物的蒸腾失水"的实验活动,授课前让学生在晴天早上10点钟左右把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在一棵小植株上,当天下午进行观察,他们会发现原来干燥塑料袋的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学生会产生疑问: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上课时再结合教师进行的演示实验,就很容易说明植物体在生活中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植物体散失水分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容易注意和观察到的,通过实验活动,事实证明了这一切。通过这样的学习形式,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观。
  总之,生物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能够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者有机结合,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新标准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倡导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要善于随时捕捉瞬息万变的学生动态资源,让课堂更精彩。  一、巧妙捕捉,让学生"错误"助力课堂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错误的人是不存在的。在课堂中,没有学生出错的课堂自然也是不存在的。可以这么说,课堂,就是让学生出错的地方。在学习过程,在当学生出现错误之时,正是展示学生思维问题的有利时机。有些错误,其实本身未必就是"错误"。有时,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文之前,总是紧皱眉头,一副绞尽脑汁的样子,似乎写作文已成了某些学生的负担,并且写出来的作文,大多没有新意,甚至有雷同之处,到底是什么原
目的:研究miR-155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以及对NSCLC细胞株形态、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  (1)将miR-155 mimic、NC、miR-1
自从我踏上三尺讲台那天起,"班主任"这一称呼便丰富着我的教学生涯,十七年的磨励,更让我真正懂得了"班主任"的内涵,它不仅是校长、主任的协作者,也是科任、团队组织的合作者,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做社会有用之人的引导者和实施者,总之,班主任的工作,任重道远,风雨兼程。  班主任工作可谓千头万绪,下面我仅从怎样树立班主任的威信这一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几欲
期刊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 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特别是对意志品质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是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物理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初中物理成绩还不错,而到高中感到物理难学,成绩总上不去。这说明,在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上存在严重问题。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
期刊
不知不觉,从事中职教育已经十多年,我也从刚毕业时懵懂的小姑娘,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教师。无论生活中发生过什么,一旦走上工作岗位,我的脸上都挂满慈爱的微笑,心里都充满对学生的爱,因为,我拥有一份崇高而又光荣的的事业——教育。  爱,这个细腻的字眼,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意味着很多,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替代它对学生的正面积极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工作,它影响着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也决定着班级发展的方向,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新时代的班主任应该具备一些什么样的品质呢,谈一谈我的几点做法。  首先,班主任要有“三新”。  《新课标》指出,班主任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视学生为朋友、为知己、为亲人,一切为了学生,真正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作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全面发展中
期刊
我是甘肃省成县城关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同时也担任班主任作十多年了。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尤其是在教育后进生上,确实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期间有较为成功的地方,也有比较曲折的甚至出现过反复的教训。不管是成功还是曲折,我们做班主任的都要总结出一套较好的方式方法。我从师范院校毕业开始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一直研究着班主任这门科学和艺术。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又称新课改,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和增强综合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但如同众多的新生事物一样,改革的过程中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我国东西部地区在区域、文化、素质个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改革的进程,也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如何清楚地认识这些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就现阶段教育改革中的问题进行一些粗陋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教育活动的成功与否,影响着最终的教育成效。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作为一个长者,要有博大的胸怀容纳学生的不足和错误,要为和谐高效课堂的建立起表率和指导作用。教师应当始终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