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国作曲家圣桑的音乐创作曾经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风靡一时,他的创作是整个法国音乐史中不可缺少的光辉一页。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完美的将法国新古典主义风格萌芽与当时民族性的生活姿态相结合,成为了二十世纪初期世界音乐旋风中所蔓延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前奏。那么,占有如此显著的地位的作曲家圣桑,从音乐作品中传达出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究其因素在何?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圣桑;音乐风格;萌芽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2
一、何为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音乐,是20世纪古典音乐的一种流派,主要盛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所谓“新古典主义”,首先是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会和个人利益冲突面前,个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从理智和法律,倡导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牺牲自己,为祖国尽责。
在美学上反对浪漫主义音乐的标题性和主观性以及夸张渲染的表现手法,强调创作采用中立客观的立场和明晰的音乐语言。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
新古典主义”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因此,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古典主义,它的杰出代表是达维德。
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
二、新古典主义音乐在历史中如何发展
自斯特拉文斯基在20世纪20年代开辟新古典主义音乐创作风格以来,先后有萨蒂、欣德米特和萧斯塔科维奇等一批作曲家追随其后,通过创作将这一音乐风格推向了多元的发展境地,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创作经验加以掌握、选择和利用,并通过这些成果所体现出来的坚实而优美的形式,向世人室称了属于这一音乐风格的核心技术原则,反映了西方现代音乐发展的一个典型阶段。
新古典主义音乐以主观性以及夸张渲染的表现手法,强调创作采用中立客观的立场和明晰的音乐语言。新古典主义音乐主张作曲家应该摆脱主观性,而以冷静的客观性把古典的均整平衡的形式,用现代手法再现出来。
在音乐形式上,主要继承巴洛克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曲式和体裁,并重新使用一部分古乐器(如羽管键琴),但和声常常较为尖锐,并多用复杂的对位法。其具体表现形式十分多样,根据作曲家的所属地域和个人风格而相差甚远。
作为体系而对后世有影响的新古典主义,以意大利作曲家F.布索尼和俄国作曲家I.F.斯特拉文斯基为代表。布索尼认为音乐应当保持严格的客观精神和中立态度,而古典的对位手法以及帕蒂塔、大协奏曲、萨卡里亚和里切尔卡等古典形式是实践这种理论最好的途径。斯特拉文斯基于1927年在英国杂志上刊登了“回到巴赫”的宣言后,掀起了新古典主义的热潮。
新古典主义早期的典型创作是布索尼的《喜剧序曲》和《钢琴小奏鸣曲》,但最典型的则是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剧音乐《缪斯的主宰阿波罗》、《仙女之吻》、《诗篇交响曲》和《钢琴协奏曲》等。这些作品有的选自古 代神话故事,有的采用中世纪的宗教题材,在音乐上则力求模拟古代音乐风格并以现代的技法与之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拟古的音乐风格。
由布索尼和斯特拉文斯基倡导的新古典主义,在音乐的观念和结构上都有明显的新古典派特色。他的交响曲的深刻内容和高雅而富有理智的表现方法,都反映了古典的特色,对许多现代优秀的作曲家都有深远的影响。
苏联的普罗科菲耶夫则把现代的、民族的、社会性意念的东西和古典的严肃的理性的思维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扩充了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范畴。
法国作曲家拉韦尔凭借他那巧夺天工的手法,明确的主题性,古典的三和弦的和声体系,以及对古典形式的尊重,应用富于色彩性的配器,大量应用古代与西班牙、阿拉伯、希腊等异国情调的调式从新定义了新古典主义的范畴。
三、圣桑何许人也
圣桑斯(1835~1921),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于1835年10月9日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诺曼底的一位农民,在圣桑出生后不久去世,由母亲和婶母抚养成人。
由于婶母在当时是位相当出色的钢琴家,在圣桑3岁时姨母就教他弹琴,5岁时圣桑便开始作曲,幼小的孩子如此聪明绝顶,因此被称之为神童。
在他l0岁的时候,便举办了首次公开演奏会。11岁圣桑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深造,跟随老师阿莱维学作曲,学管风琴。1852年,他的管弦乐声乐曲《圣塞西勒颂歌》荣获巴黎圣塞西尔协会奖。1853年任圣玛丽教堂的管风琴师。1857年任马德莱娜教堂管风琴师,这也是巴黎教会中管风琴师的最高职位。1852年遇到李斯特,两人结成无话不谈的密友。
1853年他的《第一交响曲》首次演出,1859年又发表了《第二交响曲》。1861~1865年任尼德迈耶音乐学校钢琴教授,培养出不少著名的音乐家,G.福雷就是他的学生。1864~1865年间他写了第1部歌剧《银的音色》。1868年着手写他的著名歌剧《参孙与大利拉》,由于歌剧內容取材于圣经,被认为太“严肃”和犯禁,在巴黎没有人肯接受上演,幸亏李斯特有胆有识,于1877年亲自主持在魏玛首演,15年后此剧才在巴黎歌剧院上演。1872年他的独幕歌剧《黄色公主》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演,未获成功。他一方面从事歌剧创作,另一方面为发展法国处于落后状态的器乐,同歌唱家比西讷一起于1871年创立民族音乐协会,圣桑斯在这一时期连续创作了很多器乐作品,这也正是20多年来他创作的全盛时期。1868年获荣誉勋章,188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86年他的最著名的题献给李斯特的《第三交响曲》由伦敦爱乐协会乐队首次演出。晚年圣桑斯常到国外旅行,足迹遍及美国、北非、南美、锡兰、东南亚。 1921年12月16日,在非洲旅行途中,病逝于阿尔及尔的一家旅店內。
四、圣桑的音乐创作阶段
圣桑被称为是法国的门德尔松,他是一位激情的完美浪漫主义者。
圣桑是一个在各方面都相当出众的音乐才子,首先要说的是他具有演奏奇才的钢琴家这个身份。圣桑11岁就在巴黎举行第一场独奏音乐会。演奏了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他甚至可以不用看谱就能弹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任何一首,真可谓是古典音乐界的一名神童。13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过人的才华让他结交了罗西尼,李斯特,古诺,柏辽兹等著名作曲家,成为了挚友,同时也得到了他们的资助。他所写的6首圆舞曲形式的练习曲,献给了当时著名的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
圣桑除了是钢琴的演奏奇才之外还具有高超的管风琴演奏技艺,这也是为他之后的创作带来新的机遇。普法战争之后,圣桑以发扬法国艺术为号召,创立了国名音乐学会。目的就是要超越瓦格纳的音乐观念。就在此时,他在伦敦阿尔伯特音乐厅举行了一场成功的管风琴演奏会,不仅让英国的民众喜欢上了这个法国人的音乐热情,也是受到了英国皇室的礼遇。
1885年的7月,伦敦爱乐协会曾委托古诺,马斯奈等法国知名歌剧作曲家曲创作交响曲,但是没有结果。同年的8月他们就改由委托圣桑来创作一首交响曲。这就是非常著名的第三交响曲《管风琴》。其实这部作品还见证了圣桑与李斯特这两位作曲家之间深厚的友情。
圣桑一生一共写过5部交响曲,但正式分别的只有三部。以创作顺序来说,第三交响曲《管风琴》实际上是圣桑的第6首交响曲。圣桑认为作曲家作曲就像是苹果树上长苹果一样的自然。为了激励因普法战争失败的法国民族,圣桑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贝柳斯一样,也是写起了德国人最擅长的交响曲。以一个法国作曲家的音乐力量激发着名族自尊心。这就是圣桑第三交响曲带给我们的感动,虽然作品一开始给人一种诙谐曲的风格,但后来音乐主题不断的汇集规模,透过管风琴强有力的演奏以辉煌的音响结束。这似乎也反映了圣桑外表看上去儒雅但骨子里却激情四溢的作曲家。
圣-桑斯从事创作达60余年,作品体裁多样,数量惊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出众、技艺高超的音乐家,还长于写作。他的论著有《唯物论与音乐》、《古代罗马舞台布景考》、《问题与奧秘》等。和门德尔松一样,法国的“门德尔松”圣桑同样也是以优雅博学而闻名。
五、圣桑的音乐为何新古典主义的缔造者
圣桑的良师益友曾经担心圣桑汲取知识和掌握不同风格这种才华原本对他来说是一种优势,但是会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他的原创性。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圣桑的作品具有很严谨的逻辑性。精炼,明晰而充满活力。他的音乐根植于古典传统,不论是否区别于正统的形式,但总能万变不离其宗。可以称得上是有史以来第一位“新古典主义者”。他所追求的古典高雅的音乐风格在当时所有的法国作曲家中都是最为成功的。
圣桑在继承法国民族音乐传统的前提下,吸收了巴赫、亨德尔、维也纳古典乐派、以及李斯特的标题交响音乐等多种因素。他是带头发展标题音乐的作曲家。他的管弦乐曲《翁法勒的纺车》和《死之舞》至今仍是描绘音乐的典范。他的钢琴长笛和弦乐钢片琴汇集在一起所调配出来的曼妙音画就是圣桑的“动物园”-《动物狂欢节》。此乐曲为14首小品组成的组曲,每首都有标题,在音乐表现上有妙趣橫生的幽默,惟妙惟肖的描绘,以及真挚动人的抒情。
圣桑14部的动物狂欢节小品就像是一个情绪盎然的音乐童话,只管在这些天真热闹的小品中放飞自己的想象去感受音乐的快乐。
他的无标题器乐曲以平静的直观、崇高的豪情、审慎的戏剧性、不偏激的热情为主,很少表现惊慌不安和忧伤的情绪。他广泛运用民歌音调,旋律丰富而不断变化,并经常采用舞蹈的节奏,灵活而富于弹性,形式典雅,织体多样,常用复调手法,和声基本上是古典的。充满诗意的明朗、欢乐情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并具有浓郁的世态风俗描绘性特点。
他的歌剧《参孙与大利拉》实际上不是一部富于戏剧特点的歌剧,而是一系列场面的组合。它引人入胜的地方,差不多全在于优美的音乐、旋律、灵感、同熟练的写作技巧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圣桑的特长。
圣桑在多方面的造诣和成就是令人惊叹的,几乎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创办的名族音乐协会被罗曼罗兰称为是19世纪中后期法国也是的摇篮和圣殿。直接催化了一大批法国作曲家的成熟和发展。拉罗,德彪西,拉威尔等等都在其中得到了激励和帮助。所以对于法国音乐来说,圣桑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参考文献:
[1]石葛蕾依. 圣桑《六首音乐会钢琴练习曲》Op.111的创作与演奏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练雯琦. 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演奏分析与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12.
[3]张诚,王明辉,谢晶晶,黄艺欧,范进德. 《音乐艺术》校友文章摘要总汇(1979~2007)[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
[4]王雪燕. 简论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流变[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
作者简介:姜力元(1994-08)女,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亚欧语系法语。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圣桑;音乐风格;萌芽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2
一、何为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音乐,是20世纪古典音乐的一种流派,主要盛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所谓“新古典主义”,首先是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会和个人利益冲突面前,个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从理智和法律,倡导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牺牲自己,为祖国尽责。
在美学上反对浪漫主义音乐的标题性和主观性以及夸张渲染的表现手法,强调创作采用中立客观的立场和明晰的音乐语言。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
新古典主义”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因此,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古典主义,它的杰出代表是达维德。
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
二、新古典主义音乐在历史中如何发展
自斯特拉文斯基在20世纪20年代开辟新古典主义音乐创作风格以来,先后有萨蒂、欣德米特和萧斯塔科维奇等一批作曲家追随其后,通过创作将这一音乐风格推向了多元的发展境地,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创作经验加以掌握、选择和利用,并通过这些成果所体现出来的坚实而优美的形式,向世人室称了属于这一音乐风格的核心技术原则,反映了西方现代音乐发展的一个典型阶段。
新古典主义音乐以主观性以及夸张渲染的表现手法,强调创作采用中立客观的立场和明晰的音乐语言。新古典主义音乐主张作曲家应该摆脱主观性,而以冷静的客观性把古典的均整平衡的形式,用现代手法再现出来。
在音乐形式上,主要继承巴洛克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曲式和体裁,并重新使用一部分古乐器(如羽管键琴),但和声常常较为尖锐,并多用复杂的对位法。其具体表现形式十分多样,根据作曲家的所属地域和个人风格而相差甚远。
作为体系而对后世有影响的新古典主义,以意大利作曲家F.布索尼和俄国作曲家I.F.斯特拉文斯基为代表。布索尼认为音乐应当保持严格的客观精神和中立态度,而古典的对位手法以及帕蒂塔、大协奏曲、萨卡里亚和里切尔卡等古典形式是实践这种理论最好的途径。斯特拉文斯基于1927年在英国杂志上刊登了“回到巴赫”的宣言后,掀起了新古典主义的热潮。
新古典主义早期的典型创作是布索尼的《喜剧序曲》和《钢琴小奏鸣曲》,但最典型的则是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剧音乐《缪斯的主宰阿波罗》、《仙女之吻》、《诗篇交响曲》和《钢琴协奏曲》等。这些作品有的选自古 代神话故事,有的采用中世纪的宗教题材,在音乐上则力求模拟古代音乐风格并以现代的技法与之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拟古的音乐风格。
由布索尼和斯特拉文斯基倡导的新古典主义,在音乐的观念和结构上都有明显的新古典派特色。他的交响曲的深刻内容和高雅而富有理智的表现方法,都反映了古典的特色,对许多现代优秀的作曲家都有深远的影响。
苏联的普罗科菲耶夫则把现代的、民族的、社会性意念的东西和古典的严肃的理性的思维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扩充了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范畴。
法国作曲家拉韦尔凭借他那巧夺天工的手法,明确的主题性,古典的三和弦的和声体系,以及对古典形式的尊重,应用富于色彩性的配器,大量应用古代与西班牙、阿拉伯、希腊等异国情调的调式从新定义了新古典主义的范畴。
三、圣桑何许人也
圣桑斯(1835~1921),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于1835年10月9日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诺曼底的一位农民,在圣桑出生后不久去世,由母亲和婶母抚养成人。
由于婶母在当时是位相当出色的钢琴家,在圣桑3岁时姨母就教他弹琴,5岁时圣桑便开始作曲,幼小的孩子如此聪明绝顶,因此被称之为神童。
在他l0岁的时候,便举办了首次公开演奏会。11岁圣桑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深造,跟随老师阿莱维学作曲,学管风琴。1852年,他的管弦乐声乐曲《圣塞西勒颂歌》荣获巴黎圣塞西尔协会奖。1853年任圣玛丽教堂的管风琴师。1857年任马德莱娜教堂管风琴师,这也是巴黎教会中管风琴师的最高职位。1852年遇到李斯特,两人结成无话不谈的密友。
1853年他的《第一交响曲》首次演出,1859年又发表了《第二交响曲》。1861~1865年任尼德迈耶音乐学校钢琴教授,培养出不少著名的音乐家,G.福雷就是他的学生。1864~1865年间他写了第1部歌剧《银的音色》。1868年着手写他的著名歌剧《参孙与大利拉》,由于歌剧內容取材于圣经,被认为太“严肃”和犯禁,在巴黎没有人肯接受上演,幸亏李斯特有胆有识,于1877年亲自主持在魏玛首演,15年后此剧才在巴黎歌剧院上演。1872年他的独幕歌剧《黄色公主》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演,未获成功。他一方面从事歌剧创作,另一方面为发展法国处于落后状态的器乐,同歌唱家比西讷一起于1871年创立民族音乐协会,圣桑斯在这一时期连续创作了很多器乐作品,这也正是20多年来他创作的全盛时期。1868年获荣誉勋章,188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86年他的最著名的题献给李斯特的《第三交响曲》由伦敦爱乐协会乐队首次演出。晚年圣桑斯常到国外旅行,足迹遍及美国、北非、南美、锡兰、东南亚。 1921年12月16日,在非洲旅行途中,病逝于阿尔及尔的一家旅店內。
四、圣桑的音乐创作阶段
圣桑被称为是法国的门德尔松,他是一位激情的完美浪漫主义者。
圣桑是一个在各方面都相当出众的音乐才子,首先要说的是他具有演奏奇才的钢琴家这个身份。圣桑11岁就在巴黎举行第一场独奏音乐会。演奏了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他甚至可以不用看谱就能弹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任何一首,真可谓是古典音乐界的一名神童。13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过人的才华让他结交了罗西尼,李斯特,古诺,柏辽兹等著名作曲家,成为了挚友,同时也得到了他们的资助。他所写的6首圆舞曲形式的练习曲,献给了当时著名的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
圣桑除了是钢琴的演奏奇才之外还具有高超的管风琴演奏技艺,这也是为他之后的创作带来新的机遇。普法战争之后,圣桑以发扬法国艺术为号召,创立了国名音乐学会。目的就是要超越瓦格纳的音乐观念。就在此时,他在伦敦阿尔伯特音乐厅举行了一场成功的管风琴演奏会,不仅让英国的民众喜欢上了这个法国人的音乐热情,也是受到了英国皇室的礼遇。
1885年的7月,伦敦爱乐协会曾委托古诺,马斯奈等法国知名歌剧作曲家曲创作交响曲,但是没有结果。同年的8月他们就改由委托圣桑来创作一首交响曲。这就是非常著名的第三交响曲《管风琴》。其实这部作品还见证了圣桑与李斯特这两位作曲家之间深厚的友情。
圣桑一生一共写过5部交响曲,但正式分别的只有三部。以创作顺序来说,第三交响曲《管风琴》实际上是圣桑的第6首交响曲。圣桑认为作曲家作曲就像是苹果树上长苹果一样的自然。为了激励因普法战争失败的法国民族,圣桑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贝柳斯一样,也是写起了德国人最擅长的交响曲。以一个法国作曲家的音乐力量激发着名族自尊心。这就是圣桑第三交响曲带给我们的感动,虽然作品一开始给人一种诙谐曲的风格,但后来音乐主题不断的汇集规模,透过管风琴强有力的演奏以辉煌的音响结束。这似乎也反映了圣桑外表看上去儒雅但骨子里却激情四溢的作曲家。
圣-桑斯从事创作达60余年,作品体裁多样,数量惊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出众、技艺高超的音乐家,还长于写作。他的论著有《唯物论与音乐》、《古代罗马舞台布景考》、《问题与奧秘》等。和门德尔松一样,法国的“门德尔松”圣桑同样也是以优雅博学而闻名。
五、圣桑的音乐为何新古典主义的缔造者
圣桑的良师益友曾经担心圣桑汲取知识和掌握不同风格这种才华原本对他来说是一种优势,但是会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他的原创性。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圣桑的作品具有很严谨的逻辑性。精炼,明晰而充满活力。他的音乐根植于古典传统,不论是否区别于正统的形式,但总能万变不离其宗。可以称得上是有史以来第一位“新古典主义者”。他所追求的古典高雅的音乐风格在当时所有的法国作曲家中都是最为成功的。
圣桑在继承法国民族音乐传统的前提下,吸收了巴赫、亨德尔、维也纳古典乐派、以及李斯特的标题交响音乐等多种因素。他是带头发展标题音乐的作曲家。他的管弦乐曲《翁法勒的纺车》和《死之舞》至今仍是描绘音乐的典范。他的钢琴长笛和弦乐钢片琴汇集在一起所调配出来的曼妙音画就是圣桑的“动物园”-《动物狂欢节》。此乐曲为14首小品组成的组曲,每首都有标题,在音乐表现上有妙趣橫生的幽默,惟妙惟肖的描绘,以及真挚动人的抒情。
圣桑14部的动物狂欢节小品就像是一个情绪盎然的音乐童话,只管在这些天真热闹的小品中放飞自己的想象去感受音乐的快乐。
他的无标题器乐曲以平静的直观、崇高的豪情、审慎的戏剧性、不偏激的热情为主,很少表现惊慌不安和忧伤的情绪。他广泛运用民歌音调,旋律丰富而不断变化,并经常采用舞蹈的节奏,灵活而富于弹性,形式典雅,织体多样,常用复调手法,和声基本上是古典的。充满诗意的明朗、欢乐情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并具有浓郁的世态风俗描绘性特点。
他的歌剧《参孙与大利拉》实际上不是一部富于戏剧特点的歌剧,而是一系列场面的组合。它引人入胜的地方,差不多全在于优美的音乐、旋律、灵感、同熟练的写作技巧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圣桑的特长。
圣桑在多方面的造诣和成就是令人惊叹的,几乎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创办的名族音乐协会被罗曼罗兰称为是19世纪中后期法国也是的摇篮和圣殿。直接催化了一大批法国作曲家的成熟和发展。拉罗,德彪西,拉威尔等等都在其中得到了激励和帮助。所以对于法国音乐来说,圣桑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参考文献:
[1]石葛蕾依. 圣桑《六首音乐会钢琴练习曲》Op.111的创作与演奏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练雯琦. 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演奏分析与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12.
[3]张诚,王明辉,谢晶晶,黄艺欧,范进德. 《音乐艺术》校友文章摘要总汇(1979~2007)[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
[4]王雪燕. 简论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流变[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
作者简介:姜力元(1994-08)女,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亚欧语系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