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气质与唯美视听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电视剧艺术的发展历经潮起潮落,从1958年的《一口菜饼子》到现今轮番热播的各类剧目,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均得到极大提升。新世纪以来出现的一批“新人文剧”作品,具有强烈丈人气质,其风格和影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文学、电影、电视剧的艺术融合。
  【关键词】 新人文剧 诗学 文学 视听
  
  一、新人文剧概述
  
  (一)“新人文剧”之标识
  “新人文剧”实质上是广大媒体对二十一世纪初几部电视剧作品的特定称谓。由于新人文剧的创作主体带有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导演是以美作为尺度来布景与剪辑,“优雅”尽在掌握中。“新人文剧”是对“人文剧”、“作家电视剧”的继承和延伸,“新”表现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内容上更注重爱情的因素,形式上更加讲求唯美和优雅。
  (二)众说纷纭“新人文剧”
  作为《似水年华》、《天一生水》的导演,黄磊认为新人文剧其实是沿用了媒体对《人间四月天》、《橘子红了》等剧的说法,是偏重于情绪表达的文艺剧。而在《似水年华》中饰演女主角“英”的台湾演员刘若英认为,“所有的剧都应该有感动人的东西。如果要说我们和别人有什么不同,那我们只是发明了一种不同的方式与观众沟通而已。叫它新人文剧,或者别的什么东西都可以。”
  (三)“新人文剧”之涵义
  笔者尝试给该类电视剧下了定义:新人文电视剧是一种具有自觉的人文主义倾向、较深文学底蕴和浓郁人文气息的电视剧。它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拍摄上注重凸显导演鲜明的个人风格,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和自我价值,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关注,着力于对人物性格特别是心理、内心世界的细致表现和复调揭示。其惯用的手法是寓情于景、寓情于象,在自然景物的展示中渲染情感,在人物视觉造型和场面的铺排中表现情感;同时强调镜像叙述方式和话语形态的多样性、灵动性,在故事模式、表现手段、制作态度等各方面相较于传统电视剧均有所突破。在电视剧互相复制成为制造娱乐快餐的大背景下,新人文剧重视电视剧本体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情趣,创作观念和手法的突破固有模式,使荧幕快餐有了较深刻的文化内涵,为纷乱的电视荧屏带来一股清新的微风。
  
  二、新人文剧的语言形式
  
  (一)散文式情节
  叙事结构总体较为松散,着重于“情感”的抒发、心境氛围的营造,是一种非情节化的叙事,它不着重于人为的编造与戏剧性兴奋点。因此散文式结构也称非戏剧式结构。《似水年华》采用的正是这种散文式的情节结构。巨大的时空跨越,鲜明的文化分野,呈现了一段凄美的岁月传奇。“没有曲折离奇悬念丛生的大强度情节,也不靠尖锐激烈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推动激情发展。”
  (二)文学与诗学的架构
  《似水年华》是一部浪漫的人生叙事诗,其独特性首先就体现在其诗化结构上。一方面,黄磊赋予了这部电视剧新的电影语言手段——精致的画面、写意的动画、意蕴深厚的配乐:另一方面,《似水年华》∞有一般电视剧偏重的婚恋故事,一条纠缠于男女三角恋的简单叙事主线。在这个故事背景下,人物与人物问的复杂关系本该构成尖锐的戏剧冲突,但《似水年华》却摒弃了传统情节剧的冲突、悬念、高潮等戏剧性因素的一般表现形态,而采取了生活化的情节编码方式。没有紧张而激烈的发展过程,没有悬念、突转等叙事技巧,也没有人与人之间针锋相对的斗争,没有主人公歇斯底里的呼喊,所呈现的更多是深沉而持久的人物内心风暴。
  (三)唯美的视觉效果
  将唯美作为一种风格来营造,把电视当成电影拍,这应是李少红的创举。如果说《大明宫词》是重彩斑斓的油画,《橘子红了》是工笔仕女画的话,那《似水年华》更像一部枯笔水墨——如画的江南水乡,千年书院,潺潺的流水,静静的枕河人家,湿湿的石板路,中国传统的窗根,素雅的蓝印花布,组成了一个浪漫的梦幻之境,而剧中的镜头也向我们展现了水乡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全新的时空观
  《似水年华》为了加强童话效果,摆脱现实实景的羁绊,在剧中大量使用手绘素描动画的超现实主义浪漫手段,或是以纯粹的动画造型,或以真人表演与动画背景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文”与“英”行走在一片金黄色的枫树林中,两人一拍手,树上的枫叶居然随之翩翩起舞。此外,“文”用动画建造起一座高塔遥望海峡那边的恋人,以及湖水旁、草滩边、荒野上一个孤独行走的小人等,以此表现“文”对“英”的思念。运用剪辑,在现实时空与动画时空之间来回转换,可以使人物的内心活动具象化。
  
  三、新人文剧的内容构成
  
  (一)题材选择
  正如上文提及,爱情是古今中外艺术作品歌颂描摹的永恒主题,在新人文剧里,爱情也是毋庸置疑的主题。然而,与时下偶像剧里浮在水面、时时挂在嘴边的情感表达不同的是,新人文剧中的爱情是沉在水底的、是内敛的,它与现实若即若离,游弋于真与梦之间。注重的是人物“情怀”的流露与表达。
  (二)人物塑形
  《大明宫词》的服饰造型设计吸纳了的流行元素,使得这出古装戏的人物形象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在这里,造型师的心思在于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与以往古装戏不同的是,撷取唐朝服饰文化中的某些突出元素。比如贵族妇女的露肩露颈、髻式与眉式糅合进来,借用现代面料与妆饰材料的多样化表达功能,使得视觉元素中蕴藏了大量现代而是上的审美意趣。
  (三)人物话语
  《大明宫词》中,成篇成段的老年太平的旁白贯穿她的幼年至老年。在这里,编剧把第一人称转化为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且叙事的时间采用的是过去式。对于演员、看电视剧的观众和读剧本的读者而言,第三人称和过去时的采用,便于他们保持正确的、陌生化的态度。与此同时,太平公主的旁白以极其华丽而优美的辞藻使观众沉浸在一种单纯而明净的愉悦中,将观众紧紧地留在了一个梦幻世界中。这种诗化的语言,这种形式上的美,是最为标准的“优美”,是文学的一种风格。
  (四)思想意义
  和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一样,电视剧的题材都是承载一定的思想价值与社会意义的。精神的思想内容必须负载于同样精神的语言造诣。部分新人文剧有一个病态的核。如《橘子红了》,表面看很新潮,内容实质还是封建传统的。同样是李少红华美之作《大明宫词》与《橘子红了》,制作技术均精致而过硬,前者因整体风格与丰厚内容紧密相融,每一形式都为主题、性格服务,而成为艺术佳作后者却因作者一味剥离时代,淡化社会背景而导致内容空泛,过强的理念现行削弱了内容与形式的血肉联系,反而减损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另外,当代年轻观众和有经历的老观众与那个时代的人情感如何沟通?如何使反封建的主题让年轻的观众认同?这些都是阻碍一部电视剧流行的难题。
  
  四、新人文剧的反思与展望
  
  (一)文本方面
  由于新人文剧不靠情节而靠情绪推动,因此,故事较含蓄晦涩,再加上台词过分诗话。这自然使欣赏惯了故事的普通观众难以进入剧情。如果新人文剧太重视形式、太推祟虚无,观众难免会觉得累。人文气息应适可而止,才能既拴住观众眼睛,又不会失去特立独行的姿态。
  (二)经营策略方面
  新人文剧在电视剧市场上具有一种“不入俗流”的文化标识性,获得一种新时期“文化英雄”的光环。而这种“反叛世俗”的精英姿态和知名度往往能在文化市场上兑换到更多的商品价值。比如可以寻找懂艺术规律,又懂市场运作的电视剧制片人,在选本、编剧的时候应该考虑如何在电视剧的上下游链条上多重开发,规避政策风险,把握市场动向,锁定目标消费群,引发国产电视剧的积极互动,在良性竞争中发展壮大。
  
  结语
  
  新人文剧现身荧屏,正体现了观众在娱乐生活中多元化和精致化的要求。电视剧作为一种娱乐形式,一种大众文化载体,观众爱看,市场接受,就说明这部电视剧是比较成功的。新人文剧在故事模式、表现手段、制作态度上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成熟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循序渐进的阶段性进程,愿在众多电视工作者的努力之下,出现更多内涵深远、制作精良的新人文作品。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微博热潮的兴起,微博舆论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影响力也成为了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失恋33天》这部影片的宣传推广正是有效地借助了微博舆论这一全新的工具“出奇制胜”,其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但同时更应引起我们对自媒体时代的电影营销推广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 《失恋33天》 微博舆论 话题设置 舆论互动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
[摘要]本文以国內外影视旅游发展兴衰为依据,结合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实际,探讨影视旅游的发展对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指出形成并发展以影视为先导、影视旅游为主题、“后影视产品”、“后旅游产品”为跟进的影视经济产业链,是做人做强我国影视产业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旅游影视 影视旅游 影视产业 影视经济    近来,作为一种专项旅游的影视旅游,正在国内外蓬勃发展。而国内关于影视与旅游的关系研
[摘要] 《雌雄莫辨》通过讲述一位19世纪爱尔兰的女性为保护自己女扮男装生活的故事, 清晰展现了当时社会女性在生活中的不平等遭遇,她们都遭受着不幸,只能逃离,用依靠女扮男装来掩饰自己,保护自己,获得在社会上的一线生机与一点尊严。电影用节制的情感与迂回的情绪表达一种同情与悲悯,但不仅仅是这些,这显然是一部关于女性主义叙事的典型文本。  [关键词] 《雌雄莫辩》;女性主义;叙事;颠覆;身份  doi:
[摘要] 提起蒂姆·波顿,人们多会冠他以“鬼才”导演,哥特风格,B级片的黑色元素,以及童话温情的名号。他的电影大多带有离奇诡异,毛骨悚然的风格。蒂姆·波顿的电影风格与其幼年成长经历有关,他的童年深深影响到以后他所拍摄的多部影片。在很多部电影中,都可以找到蒂姆·波顿童年的翻版,也是他成长的原型。  [关键词] 蒂姆·波顿 黑色童话 电影风格 孤独的小孩  提起蒂姆·波顿,人们多会冠他以“鬼才”导演,
铁幕横亘,界线两边,政治立场尖锐对立,经济发展各成体系,军事态势剑拔弩张,尽管引而不发,可是毁灭的威胁始终在冷战的氛围中盘旋。此种极其恐怖也极富戏剧性的人类处境,激发了好莱坞无穷无尽的灵感,造就了20世纪50-70年代谍战片的兴盛。詹姆斯·邦德007金刚不死、青春永驻的传奇系列,恰是个中典范。它以俊男美女、枪战格斗、旖旎景观、奢华名牌等叙事要素满足了观众的英雄想象、力比多冲动和消费欲望,更以意识形
[摘要] “帝王戏”在电视媒体上的盛行,引发了广大学者关于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学术争鸣。帝王英雄形象以及“帝王戏”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是“帝王戏”受到广泛青睐的原因。电视剧《康熙王朝》便是这两者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 帝王戏 形象塑造 文化解析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9.02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影视荧屏掀起了一股“帝王
[摘要] 电影《金陵十三钗》中风尘女子们的身体意象主要表现为:性感的身体承载着性的诱惑和物质欲望;符码的身体暗示着主人公命运的轨迹;权力的身体是指在权力的压抑下风尘女子们选择以身体反抗权力;以死抵抗日军,保护女学生的做法不仅给她们的身体找到了归宿,也使她们人性之美得到了彰显。  [关键词] 身体 权力 身体意象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6
[摘要] 元杂剧《赵氏孤儿》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演绎和改编,“复仇”却始终是文本中的重点。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试图从一个现代文化语境的氛围中,去发现、挖掘出一个真实的“人”来,让观众从忠孝节义的宏大背景下去体会这个独立个体的生命和尊严。  [关键词] 《赵氏孤儿》 古典戏剧 电影改编 陈凯歌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3.014    戏剧,作为艺术
[摘要]当众声议论新版《红楼梦》一剧时,过滤这些声音,不论是褒者还是贬者言之最多者莫过于“忠实原著”。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编导者乃是在表层形式、内容上完成了对《红楼梦》的忠实,然而如果就《红楼梦》一书的“神理”层面来看,新版《红楼梦》并没有真正做到对原著的忠实,乃是一种深层次的“不忠”。  [关键词]《红楼梦》 忠实原著 春天的书 贾宝玉 秦可卿    新版《红楼梦》持续热播,引来众声喧哗
[摘要]《唐山大地震》作为一部中国式亲情电影,其中母爱和父爱之间的不同情感刻画得十分细腻,子女对于父母的爱也有深刻描写。这是一部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倾向和情感的主旋律的电影。电影在对“家”的描绘的同时申明着“国”的重要意义,这是它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家庭 地震 亲情 国家    北大教授张颐武曾经在一篇分析中国电影观众心理的文章里指出,中国市民社会所造就的观众力量主要基于两种心理:感伤和传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