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灾难对人类是终点也是起点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唐山大地震》作为一部中国式亲情电影,其中母爱和父爱之间的不同情感刻画得十分细腻,子女对于父母的爱也有深刻描写。这是一部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倾向和情感的主旋律的电影。电影在对“家”的描绘的同时申明着“国”的重要意义,这是它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家庭 地震 亲情 国家
  
  北大教授张颐武曾经在一篇分析中国电影观众心理的文章里指出,中国市民社会所造就的观众力量主要基于两种心理:感伤和传奇。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有些历史事件并不是随时都可以去碰的。通常需要多年的沉淀和十足的准备之后,一个电影人才能有把握去触碰这些民族的伤疤,否则是对观众不负责。
  《唐山大地震》把讲述中心放在了内心的余震上,一个拆散开来的家庭和几个阴影未退的亲人。以小见大,由一部灾难片转变成一部家庭伦理电影,包含了中国传统家庭体系中的一切情感,冯小刚靠的就是抓住了市民观众的心理,当然,这种心理不是一种简单机械的模式,而是基于中国市民社会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有关“家”和“国”的独特中国式描写。电影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些感人的事情,不是歇斯底里,更不是之后单纯的援建,而是内心当中油然而生的悲怆,感受众生在危急关头的渺小和在大爱之中的磅礴,灾难对人类是终点也是起点,本文通过叙事风格和人物刻画对这个主题进行阐释。
  一、影片的故事叙事风格
  影片开头营造的上世纪七十年的环境氛围,对于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是非常具有视觉侵略性的。1976年发生的那些事情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命运。原本美丽的蜻蜓如蝗虫过境时灰黄的色调竟然也不再美丽,不论影片本身是否有意,这都成了中国命运在这一时段的写照,崇高美丽的东西被毁灭殆尽。
  影片中由地震引发的家庭关系中的爱与恨成为了电影主线,按照时间及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观众讲述了三位灾难中的幸存者的人生经历,以母亲为主视角,描绘了一个家庭三十多年来的故事和变化以及这场灾难是如何改变一个家庭里每个成员的人生轨迹。电影中截取了我国在这三十年并不算久远的时空里经历的两次大型地震,两次都是解放军冲在了抗震救灾的最前面,这一首一尾两场情感戏已经足够摧毁很多人的心理防线。这一刻,很少有人能无动于衷;这一刻,理智实在无法战胜情感;这一刻,观众在泪眼婆娑。这场地震只是一个前言,一场灾难带给人们的伤痕,面对着伤痕,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选择天天往上面撒盐,有的人选择遗忘……导演这次非常有诚意地用他近乎写实的风格,表现了一个母亲面对子女存亡的两难选择,在残垣断壁天昏地暗的背景下,悲剧力量被无限放大,不管是否经历过那样的灾难场面,人们都无法冷静地面对一个母亲撕心裂肺的呼号。母子亲情本来就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感情,在人生的灾难面前,这种感情更具有摧枯拉朽般的力量,需要我们去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
  二、影片整体的人物把握
  影片中主要以震后一个完整幸福家庭的破碎,引发了两个不同家庭的不同遭遇,进而分别通过母爱与父爱将整个中国父母典型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影片开头以母亲为主视角,描写母亲在地震中对子女存亡选择时的痛苦和无奈地放弃女儿,继而在地震中痛失丈夫和女儿,但她执拗地不顾婆家的劝说,执意要留在唐山,深深地沉浸在坚守着废墟和丈夫、女儿的亡灵的愧疚中度过大半辈子光阴。那种对家庭亲情的执著守望以及数十年来最清苦的生活和寡居,她希望能用折磨自己的方式,来让天国的亲人宽恕自己。元妮是个普通纺织女工,只身将失去一条手臂的儿子抚养长大。按照儿子方达的话说,就是“唐山的房子倒了又重建了,但我妈心里的房子却一直没有重建起来”。儿子长大了,与一帮哥们一起去了南方谋生。元妮依然孤独一身,拒绝了晚年的爱情,拒绝了儿子为她购买的新房,甚至拒绝离开地震后她赖以栖居的平房小院。在人物性格塑造上,为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导演把元妮扮演成了一个道德的最佳代言人,这是出自传统女性对家庭、对丈夫、对子女忠贞不二、从一而终的观念。片中的养父是一个典型慈父军人形象,不管是对妻子的拌嘴和容忍,对养女的溺爱,妻子去世后独自一人生活的孤独,对养女男朋友的愤怒,以及最后享受天伦之乐的高兴,这部电影里他的角色情感内容最为复杂。年老的陈道明在唱完《走进新时代》后,见到突然到来的女儿,又爱又气,喝了一声,“你到底去哪了”。当他和女儿一起带着点点去放风筝,拖着年老的身体追着风筝跑以及气喘吁吁的样子,那是身为一个“父亲”,与子女忘情嬉戏的样子。片中,对养父养女及孙女的老幼情感的展示,是“家”的阐释一种难得契机。
  同样作为子女一代,张静初扮演的女儿方登,性格执拗,因为对母亲狠心放弃自己的行为感到愤怒,她选择遗忘,选择离开,选择过另一种生活。从成长经历中的初恋男友,到大学退学,未婚先孕,和大自己10多岁的外国男人结婚,移居加拿大,她希望能够忘记母亲,忘记那份复杂的感情,但汶川地震的发生,为其加入了修复心灵创伤的契机,一幕幕惨状如同32年前的历史状况一样,她从废墟之外的角度来亲历母亲立场,目睹母亲当时的无奈,切身体会母亲的煎熬,她终于明白,亲人,终究还是亲人,于是她选择了回到母亲的身边。这是一种血浓于水的力量,无须言语。
  三、结语
  冯小刚的电影之所以能够深得人心,就是因为它特别关注普通的市民阶层。在这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中,冯小刚用他独特的平民视角,以及他自身的经历,用这部电影为我们构建出了中国改革三十年的发展历史,展现了唐山这三十年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观众呈现出一个摩登都市的美好现状,同时又向观众娓娓道来这些受难人这些年的生活,使观众内心情感产生共鸣。影片也从另一个角度间接呼吁我们整个人类要团结起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人有事万人相助”,在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要互相帮助,让我们整个社会做到真正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
  [2]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10
  [3] 戴剑平.世界百部经典电影导读.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
  [4] 高乐.国产电影中的人性情节及《唐山大地震》对人性的启迪 [J].电影文学,2010(19)
  [5] 季美萍.透视《余震》与《唐山大地震》不同的文化心理[J].电影文学,2010(19)
  
  作者简介
  王文中(1975-),男,湖南衡南人,硕士,讲师,硕导,研究方向:影视与动画制作。
  李旭(1987-),女,辽宁沈阳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影视与动画制作。
  王成焱(1987-),男,山东寿光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影视动画制作。
其他文献
“独立电影”,传统地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是指“非哥伦比亚、迪斯尼、米高梅、派拉蒙、环球或华纳兄弟公司制作的任何故事片”,其通常具有低成本、去明星化、代表少数族裔及边缘亚文化等特征,也正是基于其低成本、低投入和简陋的道具布景,为了强化影片质量,80年代催生了独立电影对艺术品质和艺术创新的强调,而以艺术片为主流形态呈现,艺术追求普遍大于商业诉求。因而当时的独立电影,无论在价值取向还是艺术表现上都与主流商
[摘要] 随着微博热潮的兴起,微博舆论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影响力也成为了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失恋33天》这部影片的宣传推广正是有效地借助了微博舆论这一全新的工具“出奇制胜”,其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但同时更应引起我们对自媒体时代的电影营销推广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 《失恋33天》 微博舆论 话题设置 舆论互动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
[摘要]本文以国內外影视旅游发展兴衰为依据,结合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实际,探讨影视旅游的发展对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指出形成并发展以影视为先导、影视旅游为主题、“后影视产品”、“后旅游产品”为跟进的影视经济产业链,是做人做强我国影视产业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旅游影视 影视旅游 影视产业 影视经济    近来,作为一种专项旅游的影视旅游,正在国内外蓬勃发展。而国内关于影视与旅游的关系研
[摘要] 《雌雄莫辨》通过讲述一位19世纪爱尔兰的女性为保护自己女扮男装生活的故事, 清晰展现了当时社会女性在生活中的不平等遭遇,她们都遭受着不幸,只能逃离,用依靠女扮男装来掩饰自己,保护自己,获得在社会上的一线生机与一点尊严。电影用节制的情感与迂回的情绪表达一种同情与悲悯,但不仅仅是这些,这显然是一部关于女性主义叙事的典型文本。  [关键词] 《雌雄莫辩》;女性主义;叙事;颠覆;身份  doi:
[摘要] 提起蒂姆·波顿,人们多会冠他以“鬼才”导演,哥特风格,B级片的黑色元素,以及童话温情的名号。他的电影大多带有离奇诡异,毛骨悚然的风格。蒂姆·波顿的电影风格与其幼年成长经历有关,他的童年深深影响到以后他所拍摄的多部影片。在很多部电影中,都可以找到蒂姆·波顿童年的翻版,也是他成长的原型。  [关键词] 蒂姆·波顿 黑色童话 电影风格 孤独的小孩  提起蒂姆·波顿,人们多会冠他以“鬼才”导演,
铁幕横亘,界线两边,政治立场尖锐对立,经济发展各成体系,军事态势剑拔弩张,尽管引而不发,可是毁灭的威胁始终在冷战的氛围中盘旋。此种极其恐怖也极富戏剧性的人类处境,激发了好莱坞无穷无尽的灵感,造就了20世纪50-70年代谍战片的兴盛。詹姆斯·邦德007金刚不死、青春永驻的传奇系列,恰是个中典范。它以俊男美女、枪战格斗、旖旎景观、奢华名牌等叙事要素满足了观众的英雄想象、力比多冲动和消费欲望,更以意识形
[摘要] “帝王戏”在电视媒体上的盛行,引发了广大学者关于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学术争鸣。帝王英雄形象以及“帝王戏”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是“帝王戏”受到广泛青睐的原因。电视剧《康熙王朝》便是这两者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 帝王戏 形象塑造 文化解析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9.02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影视荧屏掀起了一股“帝王
[摘要] 电影《金陵十三钗》中风尘女子们的身体意象主要表现为:性感的身体承载着性的诱惑和物质欲望;符码的身体暗示着主人公命运的轨迹;权力的身体是指在权力的压抑下风尘女子们选择以身体反抗权力;以死抵抗日军,保护女学生的做法不仅给她们的身体找到了归宿,也使她们人性之美得到了彰显。  [关键词] 身体 权力 身体意象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6
[摘要] 元杂剧《赵氏孤儿》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演绎和改编,“复仇”却始终是文本中的重点。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试图从一个现代文化语境的氛围中,去发现、挖掘出一个真实的“人”来,让观众从忠孝节义的宏大背景下去体会这个独立个体的生命和尊严。  [关键词] 《赵氏孤儿》 古典戏剧 电影改编 陈凯歌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3.014    戏剧,作为艺术
[摘要]当众声议论新版《红楼梦》一剧时,过滤这些声音,不论是褒者还是贬者言之最多者莫过于“忠实原著”。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编导者乃是在表层形式、内容上完成了对《红楼梦》的忠实,然而如果就《红楼梦》一书的“神理”层面来看,新版《红楼梦》并没有真正做到对原著的忠实,乃是一种深层次的“不忠”。  [关键词]《红楼梦》 忠实原著 春天的书 贾宝玉 秦可卿    新版《红楼梦》持续热播,引来众声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