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课的思考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是什么?
  目前,学术界对微课还没有十分权威的定义。不过,通常意义上的微课是指一种5到10 分钟甚至更短时长的微型课程。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通过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相结合,为大众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网络学习新体验。
  微课依托教学设计理念,在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课件、反思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一个课件片段的教学环境,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是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有哪些特点?
  微课是以视频片段为核心组成内容,方便学习者通过移动终端,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其特点主要体现如下:
  教学时间较短: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内容,时长一般为5-10 分钟,相对于传统的45 分钟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教学时间短。
  教学内容较少:微课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加精简。
  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可供学习者在线边加载边观摩学习。
  半结构化、情景化:微课是一个“主题单元资源包”,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该资源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微课和课之间是什么关系?
  课是有时间限制、有组织的教学过程的单位,其作用在于达到一个完整的、然而又是局部性的教学目的。一节课,包括了教师、学生、教学目的、教材、各类数字化媒体、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反馈、学习环境等多种要素。
  与课的概念相对应的微课,是最近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的定义是: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微课热潮”背后的思考:
  第一,有些不明所以的人为了制造某种噱头对微课进行恶意炒作。微课有其生存的土壤,然而,也是在这样一个被利益驱使的时代,不少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抓住人们猎奇、猎新的心理,对新出现的事物大肆炒作,好像不“炒”出点事来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在做事。严重扭曲了微课存在的现实意义。
  第二,在微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人依然用“新瓶”装“旧酒”。他们只是将教学视频“切片”成“微课”,只是名称的更换,没有理解微课的实质和内涵。事实上,微课并不是教学视频的截片,不是课堂实录,而是针对某个重点、难点或教学环节所创作或录制的视频。
  第三,认为微课可能将传统的课堂实录完全淘汰出局。有些人认为,既然微课满足了当今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需要,也符合网络时代学习者的注意力模式,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微课很可能将传统的课堂实录或教学切片完全淘汰出局。微课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课堂实录或教学视频切片也有继续留存的理由和必要。如果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要,恰当地混合使用微课与课堂实录,那么就能扬两者之长,避两者之短,获得“1 1>2”的效果。例如,在需要呈现某个知识点的内容时,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而需要记录师生的行为时,则可以通过课堂实录来实现。因此,微课和课的关系不是取代,而是融合和互补。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是一个多因素综合评价过程。本文构建了以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水平、从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执业状况、组织结构、承担风险能力和信用状况等6个方面为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正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然而,仍然有很多一线教师对“核心素养”一词感到陌生和茫然。基于此,笔者试图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厘清“核心素養”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与区别,并提出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以期和同行交流。  一、核心素养与数学核心素养怎样理解?  1.“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发展  “素养”一词在我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德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最重要的领域,也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如果说智育是学校的风景线,那么德育则是学校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不仅是从战略高度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更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愿景。目前我国正处于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
前段时间,听区教研员说,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心里猛然一惊,作为语文教师,关于语文素养笔者早已知晓并熟记于心(职称考试的必需)。但核
0引言质量证明是信用证审单实务中常见商业单据之一。作为银行审单业务人员,很多时候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运输单据、保险单据或者商业发票等单据的审核上,对其他单据的审核相
从降水这一诱发地质灾害的关键因素入手,在对陕西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区域不同降雨强度诱发地质灾害的临界值,建立了陕西省地质
语文教学“光是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温儒敏在部编教材培训会上说。作为部编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将海量阅读的思想贯穿于教材的编写过程之中,使这套教材具有了鲜明的海量阅读特点。  一、了解海量阅读编写体系  部编教材构建了点面结合的海量阅读编写体系。  就面而言,教材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海量阅读教学结构。  以七年级上册为例。教材的6个
规律是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有机融合起来的抽象的知识,“找规律”对低年级学生来讲难度很大。学生不能理解抽象的规律,教师就要“具现”规律,将“找”的过程贯穿规律教学的始终。下面以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5页例1为例,谈谈“找”规律的教学策略。  一、初创情境,指导“找”的方向  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初次接触“找规律”的知识,引导学生感知规律最为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数学
本文论述80年代以来流体研究取得的进展及未来的研究动态展望,主要进展表现在构造作用中的地质流体,地壳变形过程中质量和能量的传递;岩浆房附近的孔隙流体压强;水热体系中侵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