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差异下语言的转化在MTI《中外语言对比》课程中的习得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dll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是內容,语言是形式。为了交往,人们把自己的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研究中外思维的差异对于掌握语言的转化十分重要。本文先描述英汉思维文化的差异,后陈述了语言转化在差异之下的不同转化方面,以及分析了MTI现在面临的问题,然后具体到MTI《中外语言对比》课程中分析。本文旨在通过对思维差异下语言的转化的习得来加强MTI的翻译能力。
  【关键词】思维差异;语言的转化;《中外语言对比》课程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寻求和认知促进了跨文化交流的发展,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研究讨论由来已久,作者通过在《中外语言对比》课程中的学习,了解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语言转化水平的高低可以体现英汉思维转换的能力。研究思维模式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加充分地了解彼此,从而有益于我们的国际交往。国内的关于英汉文化思维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将西方的非理性注意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结合,他指出中国人从方法上更讲究和注重抽象及虚的意味。對于语言的转化的研究也涉及较多,相同的语言单位在不同的思维引导下可发生不同的转化。关于英汉思维的差异,差异下语言的转化之间的影响这一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已经成为MTI 研究中的重要学科。
  2 语言的转化在思维差异下的具体表现
  英语和汉语式不同的两个语系,前者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是拼音语言(phonography);后者是汉藏语系(Chinese Tibetan language family),为表意语言,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章从以下四点对英汉思维方式的表现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2.1 直率与含蓄
  英汉这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体系反映在人的思维方式上,便形成了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中外语言对比》的课程中,作者了解到西方人表达更加趋向于间接、含蓄、委婉的方式;汉语表达喜直率明快。所以在进行语言转化时要针对不同的思维方式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
  在遇到“死亡”相关词汇进行表达时,人们总会难免的避讳,所以在关于这类词汇进行语言的转化时总会衍生出的不同委婉、含蓄表达,在西方国家尤其明显,几乎会避免“die”, “death”表达。人们通常会说“be at rest”,“be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breathe one’s last”等等,在汉语中,我们会说“走了”,“去世了”,“归西”等等,但是从读者接受心理来看,其表达达不到英语表达的委婉程度。
  在西方国家,由于体力劳动不如脑力劳动更受人重视,为了缓解体力劳动者的心理自卑感,在对其的表达上进行美化。而在汉语里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表达方式更加的直接。例如:
  a. Waiter/waitress——dining-room attendants (餐厅管理员)
  b. Butter——meat technologist (肉类技术专家)
  c. Janitor——security officer (安全官员)、maintenance engineer (维护工程师)
  这些名称的改变使本来普通的工人听起来更具有技术性,给人以“高、大、上”的感觉,而汉语方面的委婉语使用的不是很普遍。所以通过学习《中外语言对比》这一课程,学到了很多的西方的委婉语表达,在对其进行语言转化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2.2 客体与主体
  西方人倾向于强调客体,英语用较多的非生物词作为主语,重“物称”或“无灵”,以强调客观性,且常用被动句式;汉语表达上注意主体意识,常用表示人的或生物的词做主语,更重视“人称”, 多主动句。鉴于两者的思维模式的不同,在进行语言的转化时要进行主体、客体的转化。例如:
  a. A sizable grant took him abroad to Yale University. 他得到一笔丰厚的奖学金,便出国到耶鲁大学进修去了。
  b.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从以上两个句子可以看出在英译汉后,我们进行了主语的转换,以符合我们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模式。
  c. His house is located on the edge of the city. 他的房屋坐落在市区的边缘。
  d. This factory was seriously damaged during the earthquake.
  这家工厂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
  c, d 两个英语句子使用的是被动语态,而在汉语译文中采用的是主动句。在《中外语言对比》课程中作者学到了主动与被动的转换,,英文表达体现事物的客观性,汉语主动的表达方式含有主观的色彩。由此可见在中英不同思维模式下表达的差异性。
  2.3 逻辑与情感领悟
  西方人重视语言逻辑,造句强调主谓配套,时态呼应,成分定位,有形连接;汉语表达注重理解与领悟,不太注重句子的外在严格的逻辑,汉语擅长于形象思维,清晰流畅。
  a.我感到课程很紧张。I feel busy with study.
  b.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Let the other people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 know China. Let China make close contact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从以上两个句子可以看到,逻辑下中文表达是“我感到紧张”而不是“课程紧张”,包含着内在逻辑。英译情况下则是顺应了应用语言逻辑的要求,“I feel busy…”。   b例句体现了中國擅长的形象思维,“世界”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其内在表达意思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或人民)”,所以在英译的过程中应按照内在逻辑要求进行表达,使其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和思维习惯。
  思维与语言是辩证统一的,存在着一定的对应性。经过《中外语言对比》的课程,作者了解到了中西方思维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中英对照,而是在充分了解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下的进行的语言的转化。
  3 思维差异下语言的转化探析
  由于民族的生活的地理环境的不同,具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的差异在语言转化时表现在句法结构顺序,句法结构重心的不同。在《中外语言对比》课程中,作者还了解到正是因为这些差异,导致了词汇空缺现象和中式英语现象。
  3.1 句法结构顺序
  由于思维的差异,可用不同的语言单位或语言形式来表示。一国语言是这样,两国语言之间的转化也是这样的,但更为复杂,如下:
  英语民族反映现实要素的思维顺序是:
  S+V+O+adv. (E) S+ adv. +V+O (C)
  从以上句法结构来看,状语的位置英汉语不一。例如:
  a. I have not seen him for over thirty years. 我三十多年来一直没见到他。
  b. Fred takes it home with him and returned it a few days later beautifully bound.
  弗瑞德把它拿回家,几天之后,又把它包扎的漂漂亮亮地送回来了。
  在《中外语言对比》的课程学习中,老师展示了英汉单句基本句式表,如表1、2所示。
  英语句式是主干结构,具有封闭性,汉语句式呈开放式,无主干结构,且结构不断变化。作为初学者,初步研究阶段,应该从简单句式入手,充分了解两者差异,为更好地翻译打好基础。
  3.2 句法结构重心
  从以上基本结构出发,英语句子的重心经常放在句末部分,即把较长的、较复杂的成分放在后面。而汉语句式由于修饰语、定语在前,结构重心经常提前。如:
  a.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your class whose homes are in the countryside?
  你們班家住乡下的同学多少?
  b. 不搞改革,不坚持对外开放,我们制定的战略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We can’t reach our strategic goal unless we carry out reform and adhere to 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以上两个例句显示了不同思维句法结构重心的不同。作为译者,在翻译前就要找好重点,在语言转化的过程中按照译入语的思维模式进行整理句子结构。
  3.3 词汇空缺现象
  文化差异和思维模式的差异,造成人们对世界产生了不同的认知水平,这就加剧了译者进行语言转化的难度。比如,爱斯基摩人表示“雪”就有五十多种,而我们汉语就只有一个,如果译者不能了解这种词汇空缺现象,势必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困难。经过《中外语言对比》这门课程的学习,老师详细分析了实意性词汇空缺和文学性词汇空缺。
  很多事物在中国出现的较早,且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事物,在英语中就出现了词汇空缺,比如:“元宵”谐音“圆宵”,有“团圆之夜”的寓意,而西方人即使也吃元宵,但也是只知道是“lantern”,不可能联想到它 的真正意义。
  所列的空缺现象还只是冰山一角,所以只有把握好源语言的真正含义,才能有良好的翻译效果。随着当今社会的中外交流的频繁,新词的构成不断弥补原来的空缺,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与探索,才能与时俱进,完成更好的翻译作品。
  3.4 中式英语现象
  由于思维定式,中国人很容易形成“中式英语”即“Chinglish”, 是指学习者在表达英语前形成汉语的模式,再机械的翻译成英语,很显然这种转化的方式不能被母语者接受。中式英语主要受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社会文化影响产生的。这种思维差异已经导致很多的笑话, 例如:“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no zuo no die”等等。在句式上也是按照国人母语的思维套用汉语句式来表达,例如:
  a. 我想我不行 误.I think I can’t. 正.I don’t think I can.
  b. 我学习很忙。 误.My study is very busy. 正. I am busy with my study.
  以上错误句子完全套用汉语句式的结构和语序, 这严重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经过《中外语言对比》课程的学习,作者改正了很多以前的中式英语的习惯,积少成多,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4 结语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语言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突出的表现在语言对人类思维的制约方面,而人类思维的差异对语言的转化的影响也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了解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差异下的语言转化的具体表现,以及现存的需要改进的翻译方法和策略,都需要译者充分地了解。通过《中外语言对比》课程学习后,MTI的学生都对中外语言的差异有了细致的了解,并能改正自己以往出现的“中式英语”的现象。同时作为初学者,MTI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英式思维,同时又需要大量的笔头练习来对自己进行全面提升。出现问题,发现问题,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才能更好地采用有效的翻译策略来处理由于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的翻译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译文,促进中外文化语言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2]李成明,杨红娟.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 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3.
  [3]张彬.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看汉英翻译 [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5):67-69.
  [4]张小曼,胡作友.英汉思维差异与翻译策略运用[J].合肥与工业大学学报,2004(19):109-110.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省青岛市 266510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动态光散射和乌氏粘度计方法考察了五节芒CNC悬浮液在外加盐(NaCl)条件下的稳定性、粒径尺寸与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CNC悬浮液稳定性下降,
利用开发的可视化狭缝测量模具,验证了LDV在聚合物熔体流场测量中的可靠性,并使用LDV研究了LDPE、LLDPE和HDPE三种聚乙烯熔体在狭缝入口区域的拉伸流动行为.研究表明使用LDV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应用,重点突出了如何融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知识的教学,通过三个具体的案例,阐述了信息技术在三个方面的融合作用:
调相白噪声背景中高稳频率源参数的估计是一个应用广泛的信号处理问题 ,给出了利用平方拟合估计频率源参数的方法 ,它是最小平方误差意义下的估计 ,并根据模拟的数据对这种方
采用自行研制的可视化实验装置,观察了玻纤增强聚丙烯熔体通过收缩流道时的流动行为.研究了玻纤含量和玻纤长度对入口压力降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入玻纤之后体系的流动方式会发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制度。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在社
围绕产品的绿色包装与安全问题,设计和制备环境友好的高分子包装材料并赋予其功能化,研究材料加工流变机理,开发新型成型加工装备.即设计或选取合适的生态型高分子材料为基材
Cohen 1973年提到Hairston(1965)和Sturrock等(1971)曾先后应用Muench(1959)催化模式(注)分析人体血吸虫病和螺类血吸虫病的年龄感染率的曲线,但未计及由于感染引起的选择性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