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番薯推广史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chiren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晓巧,文史作家,著有《古代官场那些事》等。无事翻翻经济史,算算中国古代经济那些账。
  力历二十一年(1593年),来自美洲的番薯就在福建试种或功,但直到18世纪末,我国西北、华中地区才逐渐开始栽种这种可以教人性命的农作物,两三百年间官方与民间的推广经验,值得后世借鉴。
  甘薯,甘甜可口,生熟皆可吃,可充粮食,在我国又被称为番薯、红薯、金薯、红芋、红苕、山芋、地瓜等,原产南美洲,是哥伦布大航海之后发现的新物种。现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普遍栽种。
  甘薯于16世纪后期明代万历年问传入我国,被称之为“番薯”,“番”意指外国,最先栽种地是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它的引进首先归功于一个叫陈振龙的华侨商人。陈振龙侨居吕宋(今菲律宾),携带番薯藤回国,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农历五月下旬(马南邨《甘薯的来历》)在福州近郊的沙帽池旁边空地上试种成功。第二年,福建大旱歉收,当时的福建巡抚金学曾得知陈振龙试种番薯收获颇丰,下令推广种植以度饥荒。
  中国百姓历来对稍有政绩的官员都是非常感恩的,于是,百姓就以巡抚的姓氏改称救他们一命的番薯为“金薯”。据说,在清代,福州乌石山还建有先薯祠,以纪念引种者陈振龙及推广者金学曾的功德。郭沫若称颂陈振龙“此功勋当得比神农”,此是后话。
  那么,栽种番薯的优势在哪里?
  首先,种植番薯很容易。明代万历年间官员、晋江学者何乔远在《闽书》中叙述:“其(番薯)种也,不与五谷争地,凡瘠卤沙岗皆可以长。粪治之,则加大。天雨根益奋满。即大旱不粪治,亦不失径寸围。”其次,番薯的产量高,价钱便宜,底层百姓都能吃得起。“泉(州)人鬻之,斤不值一钱,二斤而可饱矣。于是,耄耆、童孺、行道鬻乞之人皆可以食……至鸡犬皆食之。”所以,番薯从南洋群岛传种到福建以后,不仅发挥了救荒作用,而且立即在沿海地区得以广泛栽种。
  然而,本土化后的甘薯在中国广大地区的栽种却是一个漫长的由南而北渐进的推广过程。
  17世纪初,江南一带频发灾荒,既有儒学造诣又兼具科学知识的大臣徐光启,大力倡导农民栽种甘薯,总结出甘薯的十三个优点,如:“一亩收数十石……遍地传生,剪茎作种,今年一茎,次年便可种数百亩……可当米谷,凶年不能灾……用地少而利多,易于灌溉……根在深土,食苗至尽,尚能复生,虫蝗无所奈何。”可谓详尽,以此来劝说百姓栽种甘薯。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福建的甘薯被引种到江南淞沪一带,并又朝黄河流域推广。
  徐光启曾向崇祯皇帝上过“屯政在于垦荒”的疏奏,得到褒奖采纳,新垦荒地很适合栽种对土壤、灌溉要求不高的甘薯,想必甘薯也是在选作物种类。
  《清史稿》中记载:乾隆年间,官员陈宏谋主政陕西期间,深入调研当地土壤,从“高原恒苦旱”着眼,选定了种植品种,“劝民种山薯及杂树”。乾隆十年(1745年),陈宏谋在陕西推广红薯时,颁布《劝民领种甘薯谕》指出:“若遽劝民领种,小民计利目前,岂肯将有用之地力,种此不可必得之物。今年总须各官先行觅地试种,或租民地试种……听小民观看,一俟有收,民间见其可食,然后令民依种,自不费力。但不可强。试成者奖之,不成亦不必问。”(《培远堂偶存稿》)劝民栽种甘薯是一项利民措施,作为封疆大吏的陈弘谋不是粗暴地采用强制手段,而是采取官方示范栽种、奖励栽种的方式在经常闹饥荒的陕西地区推广,以事实说话,以经济效益逐步引导当地农民种植甘薯。
  历史上的陈宏谋爱民忠君,有担当、能力强,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官至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衔,为乾隆时期的大名臣,他在我国北方地区运用官方力量推进种植红薯一事流传青史。
  清代掌故遗闻汇编《清稗类钞》中记载:“台湾内山生番不知稼穑,惟于山间石罅刳土种(山)芋。”可见,栽种山芋(甘薯)确实不需要什么农业技术,甘薯推广有优越的先天条件。
  《清稗类钞》中还记录了湖南醴陵地区“农事甚勤,隙地皆垦,无弃壤,田所宜”。该地区农民很勤劳,不浪费任何一寸土地,只要有空隙地块就会栽种适合的作物。“山谷则种薯、芋、豆、粟等杂粮”,可见清代湖南地区红薯已经成为普遍的农作物。
  综合史料显示,甘薯可以种植在山地的斜坡或者荒地上,不占用水稻、小麦等中国传统农作物的耕种土地,而又增加了食物,使得历史上长期经常遭受饥荒的中国农民欣然接受了它。大致来看,湖北、湖南、山东等地开始种植甘薯时间是在乾隆前期18世纪40年代,山西、安徽、河南等省份则是在进入18世纪后半期之后才逐渐开始有人种植,此后甘薯栽种基本在我国传布开来。
  有日本历史学者认为,中国明清时期对美洲红薯的引进,是当时人口急剧增加而必须增加粮食的结果。其实,到底是结果还是原因,众说纷纭。但是,人类为生存总是在不断地努力,这才是根本所在。
  再来看看推广甘薯過程中的主客观因素。
  “地方官员在普及种植红薯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农民并没有积极主动地自行尝试引进。”(日·上田信《明清时代:海与帝国》)明清时期推广甘薯种植,官员所发挥的作用,确实功不可没。但是,指责农民在引进甘薯过程中没有多少作为,这一点应结合历史情境来分析。一是,当时的很多农民都是租种地主的土地,已被繁重地租和家口谋生压得喘不过气来,哪里还有心思和精力放在引进经济作物上呢?二是,引进新的作物品种,在当时条件下,连官府都很难做到,又岂是在贫困生死线上挣扎的百姓所可问津的;三是,即便有了部分地区官府的推动,但是真正栽种甘薯、主动不间断传种甘薯的还是农民,只是囿于当日历史条件、农民的生存境况和观念,难以迅速传种甘薯于庞大的帝国各地而已。所以,上田信表述“农民并没有积极主动地自行尝试引进(甘薯)”确乎是对我国明清时期农民的苛求。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番薯就在福建试种成功,此后也得到官方推广,救荒效果明显,为什么到了乾隆十年(1745年),陈宏谋还在陕西花大力气推广甘薯,以预防饥荒?直到18世纪末我国西北、华中地区才逐渐栽种这种可以救人性命的农作物?再据《陕西省志》描述,甘薯虽在乾隆年间被引进到了陕南,但是直到嘉庆年间才被引种到渭南地区,而且一直都是零星种植。可见,从明代万历朝到清代乾隆朝的200年的时间,能有效预防饥荒的甘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交流不发达、信息相对闭塞的两三百年前,乡野百姓对于外省的情形不知就里,情有可原,但是作为政府行政框架,而没有经济技术信息沟通,实在匪夷所思,也可看出,当时政府对地方经济的漠然态度和管理效率之低下。
  总之,番薯在我国的成功试种推广,最重要的客观因素是它具有产量高、易栽种、可食用的特点。在推广过程中,有些政府官员做出了努力,也都留名史册。但是,回看历史,甘薯推广的速度实际上还可再加快些,太平年间,几个甘薯不算什么,而在饥荒年代,那就是救命的东西。
  历史足资借鉴。甘薯推广的史实有值得镜鉴之处:就农业而言,地方政府应该关注民生,积极作为,并有一个认真研究农业科技、善于推广农业新技术的机构来推进农业发展,并尽快分享技术新成果;在百姓层面,则应改变旧观念,及时接受农业新技术,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其他文献
古代祀典,最隆重者,莫过于天地之祭;而在天地之祭的诸种祀仪中,最典型、最庄重者又莫过于封禅,“封禅”。堪称为中国古代民族或国家的最高祭典。古代帝王的封禅仪式,皆在泰山。“封禅仪式”亘古就有  何谓封禅?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云:“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日封。此泰山下小山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通俗地理解,封禅即是人间帝王与天、地通话的一种神圣仪式。在泰山上筑土成坛,燔柴(烧
期刊
[中图分类号]F114;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6)01-0073-05  2005年11月24~25日,第九届“东亚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市举办。本次论坛由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和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共同主办,并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期刊
10月份,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320亿元,同比增长16.12。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08%,同比下降O.4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共完成出口交货值4319亿元,同比增长19.8%。  从主要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5.1%,纺织业增长16.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8.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9.1%,通用设备
期刊
月亮在古代的生活中是如此重要,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望着同一轮明月,观察着同样的月面影像,却创造出不同的月亮别称和神话传说。嫦娥与蟾蜍  在我国古代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流传最广也最为深入人心。千百年来,每到中秋的夜晚,在皎洁的月色中,弥漫着桂花香的树下,总有孩子专心地倾听着美丽的嫦娥偷吃了不死药而奔向月亮的故事。  现代嫦娥奔月的故事来源于东汉张衡的《灵宪》,英雄射手羿为了成为长生不死
期刊
从古至今,从幻想为神到踏上月亮表面,人类对月亮的观察与探索,从未停止。从想象到探索  每当晴朗的夜幕降临,夜空中便有一处光明高悬,却不知为何物,这让人十分好奇。月初弯弯,月中圆圆,阴晴圆缺的朦胧变化更让它为自己平添了几分神秘魅力。  浙江余杭的良渚,蕴藏着公元前3300-2250年的文明。其中,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的玉琮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的玉镯上,都有一个图形,其含义至今未解。圆形纹的下方,一个类似
期刊
一位宫廷庸医害死两位皇帝,最终只是获罪戍边,得以保全性命。这其中又有什么内幕?  拜各種古装宫廷影视剧所赐,我们知道古代宫廷的御医是高风险职业。御医难当,那些制造了医疗事故的御医们自然是难免死路一条,可是凡事都有例外,在大明朝就有这么一位奇葩御医。  弘治十八年四月,北京天坛。  一位清瘦的中年人已经在天坛上枯坐了很久,他不时地擦拭额头的汗滴,抬头焦虑地望着天空,仿佛在等待着什么。突然电闪雷鸣,大
期刊
最近的网络热播剧《延禧攻略》让乾隆帝再一次成为众多女生心中的男神,他治国有方,所统治的时代与康熙、雍正时期并称“康乾盛世”。不过,乾隆辉煌的政绩中,也有遗憾之事。  最近的网络热播剧《延禧攻略》让乾隆帝再一次成为众多女生心中的男神,郎世宁笔下的乾隆画像满足了大众的这种想象,清秀的面庞下,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自信。也难怪,在乾隆统治时期,国家总体安定,商品经济繁荣,民众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与康熙、雍正
期刊
在四川教育吏上.尊经书院开创了新式书院教育的先河。那么是谁创办了这所在四川乃至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书院呢?  尊经书院倡办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次年即建成开课,曾经培养出一大批政治上、学术上大名鼎鼎的人物,是四川清末维新运动的大本营和后来辛亥革命人士的摇篮。1902年,清廷“废科举,兴学堂”,废旧式书院改西式学堂,时任四川总督奎俊遂以尊经书院为基础,在原址合并新办的四川中西学堂(
期刊
[摘要]卷入高速城市化进程的村委会型社区正在从农村社区开始转变成为与居委会型社区并列的城市社区。村委会型社区同时保留了一些农村社区的体制遗产,主要是排他性的农村集体经济、福利制度和个人住房制度。这样,在流动人口聚集的村委会型社区中,形成了不同于居委会型社区的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的分割与分层。这意味着,由于村委会型社区的出现,中国城市社会正在从单一的城乡分割式“本地—外来”二元结构向“双二元”结构
期刊
唐朝末年,四川前蜀与后蜀短暂出现又迅速灭亡,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两個不争气的“帝二代”。  唐朝末年,统治无能,天下大乱,烽烟四起,群雄逐鹿。一时间,那些有权有势的节度史、刺史等,纷纷拥兵自重,自立山头。中国大地,出现了若干个小国。这个时期,盘踞四川的王建与孟知祥,也仿效中原诸侯的做法,在这里建立了他们的独立王国:前蜀和后蜀。不过,这两个独立王国,分别存在了18年和32年,就土崩瓦解了。王衍:沉湎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