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13_y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俗语说:“给人一鱼,只供一粥一餐,授人以渔,受用一生”。做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跨世纪新中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走向——国民经济、综合国力及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盛衰。为此,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特别是面对将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今天,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養已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生动、自主的探求发展。
  关键词 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7,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9-0150-01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新课程的一门重点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给学生创设一种动态、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信息时代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和谐气氛,打造“兴趣课堂”,使学生乐于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堂气氛很重要,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发言,无拘无束地思考是开启创新思维的钥匙,特别鼓励提出独特新颖的设想,即使是荒唐可笑的、或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教师都要给支持和鼓励。一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而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课堂上营造民主气氛,营造创造性思考的整体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想象力大门。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发展好奇心和广泛兴趣爱好,为发展想象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创新的起点就是质疑,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维护学生的好奇心和独立性。如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答案。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些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全面认识,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望。新课标中指出,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学生认识主体意识是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主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景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更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景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要求教师坚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法,彻底改变以往以教代学、拖着学生走的做法。启发式教学法就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生动活泼地创造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在启发式教学中,要以表扬为主。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后,不能埋怨学生,训斥和挖苦他们,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耐心启发、细心地发现中下等生的进步,克服后进生的自卑有余,信心不足的毛病。讨论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经过学生自学思考和师生间相互交流、探讨,从而活跃思维、提高能力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视野开阔,勇于“质疑问难”,学生能依据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能勇于提出疑问并为解疑而不耻下问,勇于探索。充分利用好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在问题解决中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就学科内容形成问题,具有对知识的好奇,想知道“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然后再去探索,去寻找答案,解决自己认识上的冲突,通过这种活动来使学生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问题解决活动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更深入地激活自己的原有经验,理解分析当前的问题情境,通过积极的分析、推论活动生成新理解、新假设。在问题解决活动中,新的经验的相互作用得以更充分、更有序地进行,这使得学习活动真正切入到学习者的经验世界中,而不是按照教学设计预先编定的框架和路线来生成。问题解决为新、旧经验的同化和顺应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四、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体验生活,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想象力
  通过不断充实课余活动,让学生在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活动中,观察现象,领悟课内教学无法渗透的奥秘。尽可能地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造的意向,培养创新能力。
  总之,素质教育离不开创新。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我们广大教师的重任。
其他文献
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既是地方高校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地方高校实现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代表的地方高校多年来积极利用产学研合作培养
农村小学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关于加强小学生良好自觉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为此,文章从加强农村小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注重落实农村小学生自治教育、大力引导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不断深入,对监狱的管理水平和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监狱人民警察在执行刑罚执法过程中只有一部《监狱法》和一些地方监狱管理局
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土地利用的范围与强度急剧增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土地质量下降等一系列
在每位老师的教育生涯中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学习后进的学生,他们学习成绩差强人意,是影响班级考核和教师考核的一个重要因素,做好其辅导转化工作是教师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
食用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检测手段。现如今国家十分注重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耗费巨资为各级行政监管部门配置高端检测设备,创建较为完整的系统从而实现更好的检验。基于上述背景因素,本文以食用农产品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为题,基于快检技术,对笔者熟悉的沈阳市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速安全检测进行实际考察,同时寻找食用农产品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运用风险管理理论以快检技术进行
整合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四类平衡的移动,通过勒夏特列原理和化学平衡常数 K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分析平衡移动的结果.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开头至关重要,它如同定海神针,30 秒内就可以锁定读者的目光,吸引读者继续深入品读.文章开头的写法多种多样,在实际的作文中,我们要因人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愿学、爱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
本文通过对教育纠纷人民调解路径进行分析,以使此路径更加完善。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介绍了研究的缘起、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概念的界定、文献综述、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