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无极限 妙笔巧生花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xi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三学段的习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还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的要求,可见课标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视的。根据课标要求,统编本教材结合学生富于想象和联想的特征,在五、六年级上册的单元习作教学中分别编排了一次想象习作的练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脑海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想象到的内容,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真实发生,但是想象也要基于实际生活,是美好而富有意义的。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让手中的妙笔巧生花,写出合理的、美好的、富有个性的想象习作呢?下面就结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内容来具体谈谈教学想象类习作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习作兴趣
  想象习作不是细节和局部情节的想象,而是整篇习作的想象。从哪个方面想象,该如何展开想象,如果教师不作指导,学生可能会一头雾水,无从下手,而教学时如果教师能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观看视频与交流中进行想象,就能激发起学生的习作兴趣。
  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话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体验出发,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样子,规划未来家乡发展的蓝图。在平常的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类习作: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二十年后的“我”或是大胆地写一写自己的一个梦……这类习作,都是需要学生大胆发挥想象才能写出来的。为了让学生对家乡的未来有一个合理的想象,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他们的家乡,对家乡的环境面貌、生活状况作一次实地调查。有了感性认识做基础,教师再提前布置学生搜集当前科技变化日新月异的资料,让学生感受科技带给人类的变化,围绕“巨变”一词为习作积累素材。这次习作学生受认知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影响,对家乡现实状况可能关注不够,对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也不知道从哪些角度展开想象,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如教师出示家乡二十年前和现在的照片,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变化,生发出对家乡变化之大的感慨。然后教师出示一些视频资料,向學生展示未来衣食住行、环境改造方面的奇思妙想,提示学生大胆想象二十年以后,自己将会担任什么工作,用角色代入的方式想象二十年后会以什么身份在家乡生活或回到家乡,让学生融入角色,激发出习作的兴趣。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审题,明确习作要求:一是要注意“家乡”一词,想象的场景和事件要和家乡有关;二是要注意“二十年后”这个表示时间的词,想象的是二十年后家乡会有哪些发展和变化,并提示学生想象要紧扣主题,创造出一定的形象和情节,要做到条理清楚,紧扣题目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习作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而在上课伊始我就创设学习情境,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为后面的审清题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打开思路,大胆合理想象
  想象是一对能使思维快速飞翔的翅膀,写想象习作就一定要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从现在联想到未来,如同乘着时光机器来到未来世界,站在未来的角度去构思习作,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新局面。
  为了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路,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科技日新月异变化的资料,引导学生感受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变化,并谈谈这些改变带给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畅想二十年后家乡的巨变,可以围绕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交流,如环境有什么变化,人们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变化,对家乡有哪些美好的祝愿,最想看到家乡哪方面的变化,为什么希望它有变化,你希望它会发生怎样的改变等。如谈到家乡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时,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让地下建筑、海底建筑成为可能,届时城市的各种设施将建在地下,地面上布满绿色,供人们休闲娱乐等。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开拓想象的思路,全班交流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类梳理想象的内容,如空气质量、环境卫生、校园设施、交通工具、通讯方式等,结合学生的发言及本次习作要求,相机点拨,帮助学生厘清思路,为编写习作提纲做好铺垫。
  想象习作是以生活为基础的,想象再奇特也不能脱离生活,虽然想象习作不像记叙文那样写真人真事,但也必须根据已有的经验,从科学性的原则出发展开新颖合理的想象,而不是信马由缰地胡编乱造。
  三、编写提纲,搭建想象框架
  写想象习作,如果对所写的材料不作统筹安排,随想随写,随写随想,就容易造成条理不清、层次混乱的情况,还可能会遗漏某些主要内容、材料的出现顺序颠倒、发生节外生枝的情况,还可能会发生详略不当的问题……改变这类种种状况的方法就是编写提纲,即简明扼要的写作计划。习作前编写提纲,是把习作写清楚写明白的有效途径。
  如何把想象到的场景或事件梳理一下,列出一个比较详细的习作提纲,教材中已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二十年后的家乡”的习作提纲一般分为四个部分:题目、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部分主要写穿越到二十年后,看到了自己的家乡;中间部分可以紧紧围绕三个方面来写:(1)环境的变化:河水清澈,绿树成荫。(2)工作的变化:机器人在照料着果园。(3)生活的变化:遇到老同学开着3D打印的汽车去郊游。结尾部分可以表达自己对二十年后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把构思好的材料按照文章结构和段落进行排列,编写习作提纲时如同在搭建想象习作的框架,提纲列好了,想象习作的框架也就搭好了。
  有的学生会感到初次学习编写习作提纲有难度,有的学生甚至会认为没有必要编写习作提纲,因此教师要向学生介绍编写习作提纲的好处,引导学生学会编写有效而实用的提纲,习作时能按照习作提纲,胸有成竹地大胆想象。
  四、抓住重点,描绘想象蓝图
  想象习作要求学生大胆发挥想象,但是也暗含了一条关键信息,那就是“合理化”,不可盲目发挥想象,胡编乱造。因此,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抓住重点来具体描写,使所写的内容生动、有趣,让人读了以后对未来充满向往之情。
  如学生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将会绿树成荫,到处鸟语花香,地面上已经看不到汽车、火车飞速奔驰的影子,交通工具全部是在地下运行,教师就引导学生抓住家乡“行”的巨大变化来描写,有条理、有重点地描绘出家乡交通方面的宏伟蓝图。学生可以设想自己要去几公里以外的地方参加同学聚会,乘坐电梯来到地下的车站,一按大屏幕,机器人导游会给你介绍几种行车方案,然后随着机器人的指示,很快就来到了目的地。在具体描写时要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如通过环境描写来刻画家乡的变化,给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人们对家乡巨变的感叹,通过动作描写来描述自己体验到的交通便利,通过心理描写来写出自己激动的心情……指导学生在习作的时候,围绕所写的主题,把想象到的场景有重点、有层次地具体地描述出来。对未来的展望是幸福的,所以要把这种幸福的感受融于语言中,运用生动、形象而优美的语句对家乡的变化进行叙述、描写,充分展现我们国家未来的美好。
  想象习作立足于现实,但又追求新鲜、奇特的表达效果,只有抓住了重点进行描写,才会把习作写得新颖独特、具体生动,才能打动人心。
  社会进步的脚步日趋变大,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习作,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方法,让学生在无限的想象中充满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用手中的妙笔描绘心中的宏伟蓝图,让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陪伴学生的一生。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三星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预习,作为学习的首要环节,是高效阅读的基础,只有做好充分的预习才能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进行更好的思考与探究。而且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精读课文奠定基础,这也是中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首要任务。下面主要以统编本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 》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做好预习。  一、字词关  预习课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扫清文
省政府召开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现场会    1月27日,省政府在肇庆召开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现场会。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宋海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宋海高度肯定了我省2009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尤其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尽管2009年全省经济发展遇到极大的困难,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却是春意盎然,硕果累累。我省已经从一个职业技术教育比较滞后的省份,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职业技术教
培养学生语感应当贯穿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诵读发展学生的语音感,通过品析发展学生的语义感,通过辨析发展学生的语法感。通过语感培養,增强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所谓“语感”,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灵敏、丰富的感受。语感具体表现为语音感、语义感和语法感。在学习中,字、词、句、段乃至于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蕴,教师应该引导
六年前,我曾在班级中开展积累诗词的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以每日背一首诗的速度背完了《唐诗三百首》,四年级背完了《宋词三百首》。但限于手段单一,效果不是很理想。前边背诵,后边遗忘。后来已读中学的他们,每每说起这段经历,感慨有二:一是大量积累,减轻了他们中学的课业负担;二是忽视遗忘规律,不曾常常温故知新。我深刻了解到:坚持让学生积累是对的,但遵循遗忘规律也迫在眉睫。  接手现在这个班级,我更坚定了继续让
统编本教材在编排上将语文要素与课标前后呼应,在二年级就提出了默读的要求,到了三年级提出“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材逐步提出了“提高默读速度”的要求。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课文有《司马光》《掌声》《灰雀》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课标以及单元语文要素出发,采取多种形式
广东省中山市上半年新增就业岗位2.13万个    据广东省中山市劳动保障局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培训劳动力3.34万人,实现就业3.82万人,其中,新增就业岗位2.13万个。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广东省中山市有2.3万人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4.1%,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3%,较去年同期上升0.19个百分点。五大险种参保总人数达到46
研究性习作是指导学生习作的主要方法之一。习作并不是“闭门造车”,需要在课内与课外的实践基础上,形成较为深刻的体验感知,在主动探索与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协作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的真实流露,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在当前教学中,虽然教师已经认识到研究性习作教学的重要性,明确了较为具体的研究主题,但是由于缺乏立体化的教学、规范化的引导,造成教学活动较为单一,对学生的成长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对此,教
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内容讲出来,既不是背诵课文,也不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而是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材料进行表达的方式。它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积累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统编本教材特别重视对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并依据学生的语言特点以及能力阶梯,把复述的要素循序渐进地编排在教材中。其中,低年级要求学生能够借助支架完成复述,中年级要求学生从学习详细复述逐步过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明确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低于145万字,由此可知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现实中不少教师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外阅读的效率很低。要真正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应通过课内导读的形式,将课外阅读主动纳入到教学体系之中,其中,课外阅读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老师出示图片,请大家猜节日。这是什么节?  生:中秋节。  师:这是什么节?  生:元宵节。  师:这是什么节?  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它有很多有趣的别称,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生:端阳节、午日节 、五月节、龙舟节、 浴兰节、诗人节 ……  师:端午节这天,你们家要做什么?  生:我们家要吃粽子。  生:我们老家要赛龙舟。  师:(出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