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浙江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_h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 “十五”期间,浙江省经贸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有关墙体材料改革的政策措施,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强化目标管理,推进示范引导,加大监管力度等措施,加快了墙体材料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五”期间,累计节约土地15.5万亩,节能582.8万吨标煤,利废达3209.50万吨。其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制建设有新创新。针对墙体材料行业发展现状,浙江省经贸委先后两次发布产业政策指导意见,明确了产业投资发展方向,成为全国首家发布墙体材料产业发展指导信息的省份。省级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制定出台了一批产品规范和技术标准,把政府令提出的要求落实到墙体材料生产和应用环节。各地市政府也先后发布了贯彻实施省政府第171号令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形成了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实施细则3个层次组成的法规体系。
  二、“禁实”“限粘”有突破。从2000年开始,分期分批禁用实心粘土砖,是全国第一个完成国家规定的第一批城市“禁实”任务的省份。此后“禁实”工作扩大至全省城镇规划区,是全国第一个在全省城镇实施“禁实”的省份。
  三、新型墙材试点示范有亮点。“十五”期间,浙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建筑示范工程、小城镇试点工程建设,引导和带动新型墙体材料的开发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墙改工作的深入发展。全省建成建筑示范工程504个,实际建筑面积达到1088万平方米,基本做到每个市有示范建筑,每个县有试点建筑。同时,建成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示范线12条,涉及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砖、加气混凝土砌块、页岩烧结砖等,生产示范线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处在全国领先位置。
  四、产业结构调整有成效。经过努力,墙材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企业初现规模化、集约化。“十五”期间引进的10条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缩小了国内墙体材料产品生产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全省新增的563家非粘土墙体材料生产企业中,年生产规模达6000万块标砖的砖类产品企业80家,年生产规模15万立方米的砌块类产品生产企业13家,年生产规模15万平方米的板材生产企业71家。全省利用粉煤灰、煤渣、石英砂尾矿、河道淤泥、石屑、脱硫石膏、建筑垃圾等废弃资源生产的产品约占全部新型墙体材料产品产量的1/4。新增了脱硫石膏条板、纸面石膏板、砂加气混凝土砌块、页岩烧结砖、稻草板等产品。通过有效利用非粘土资源、再生资源和废弃资源开发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初步形成了利用非粘土原料开发生产的良好势头。
其他文献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涉及的领域很宽,是一个工程实践问题.因此,必须综合多方面管理措施才能达到安全与保密的目的.笔者结合实践,从重视安全检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安全结构体系
【摘要】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工程造价是影响施工阶段利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其存在的各方面建设成本的联系更加紧密,关系到建设其每一个细节的过程。一个工程的设计会给项目成本产生带来较大的影响,甚至会控制它项目成本,因而必须对工程设计进行有利于控制。本文介绍了影响工程造价中有关工程设计的几个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一些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工程设计;造价管理;因素与对策  一、工程设计的
“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将会出现怎样的发展态势?    一、文化产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其增速将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做这样预测的主要依据,一是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并逐步深化,将会极大地释放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给文化产业高速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将大幅度增长,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空间巨大。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预计,“十一五”期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尤其对于中小建筑企业来说,更是作为中流砥柱,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中小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对于全过程预决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尚有一些不足急需改进,这也是本文即将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预决算;管理;措施  1、引言  在新的时期,我国经济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建筑业作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笔迹样本是指由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民事、行政案件的当事人以及其他与案件有关联的人亲笔书写的,用来与检材笔迹物证上的字迹进行比较鉴别的字迹材料,是犯罪嫌疑
优化电力发展模式,实现电力工业的集约化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我国电力工业“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将要面对的主要任务。  建设特高压电网,适应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促进电力产业的协调发展与技术升级,为优化配置电力资源提供坚强的平台,是优化电力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    一、优化电力发展模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电力工业
在数字化变电站发展过程中,继电保护问题日渐凸显,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本文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概况,重点研究了其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内容,旨在为数字化变电站发展提供
【摘要】项目成本预计支出和实际支出是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保证的前提下,工程质量和工期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的各个阶段的所有费用的总和。用每一个阶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在科学的、合理的范围内的项目成本控制和批准成本限制。有效控制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串通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在本文中,我将就建设项目的问题和阶段的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并提供一
旨在讨论智能楼宇系统结构,结合实际,总结出了楼宇监控的弱电组网、楼宇监控的辅助系统等智能数字监控在楼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