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信任·坚守

来源 :江苏教育·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班主任工作中,真爱、信任与坚守不仅是打开学生心灵的密钥,更是教师自我成长与蜕变的三个关键词。学会唤醒、有力托举、长情陪伴,与学生和家长共同成长,是班主任最大的幸福。
  【关键词】真爱;信任;坚守
  一、真爱是对学生最温柔的唤醒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师生心与心的交流。作为班主任,只有发自内心的爱才是真实的、真诚的、真挚的。工作之初,我并不懂得这一点。记得当班主任的第一年,我每天都处在手忙脚乱、焦头烂额的状态中。那一年,班上发生了一件大事——班长代为保管的活动经费不翼而飞。因为实在无从查起,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抚班长,然后与学生一起重新分摊了这笔费用,先把活动经费凑足上交。
   几天后,校长直接找到我,他告诉我,我们班的班长拉着偷钱的学生直接去了他办公室,请他处分这个学生。原来,坐在班长后面的一个男生想买游戏机,于是趁大家去上体育课时把手伸到了班长的书包里……至于班长如何怀疑到那个男生,又如何让他在校长面前承认错误的,整件事从头到尾,我这个当班主任的竟全然不知。更荒唐的是,我当时居然认为,既然钱追回来了,那问题就解决了。而此后我有意无意间对那个男生的冷落也让其他学生认为:这个学生有错在身,必须敬而远之。班长为了发泄之前的种种怨恨,总是拉拢同学找碴儿羞辱这个男生,原先品学兼优的班长因为这起事件导致报复心理加重甚至趋向病态,成绩更是一落千丈;而那个曾因偷窃被全班同学孤立的男生也始终没能抬得起头。
   事后我深刻反省:如果我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如果我把学生真正当成自己的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又怎会那样听之任之?又怎会不从根源上帮助学生走出心理的误区呢?
   二、信任是对学生最有力的托举
   比起失败的自己,我的同事沈老师与学生的故事让我懂得,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更要信任每一个学生。
   沈老师的这个学生是中途转学过来的,之前已经辗转过多所学校。这个学生患有儿童抽动症,常常因为无法自控而出现一些异于常人的行为,如课堂上他会突然发出怪叫,有时伴有一句含混不清的话语,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还会出现粗俗不堪的下流话,这让刚进初中的学生震惊、兴奋、躁动,也让任课教师无所适从。沈老师的班上因为这个男生,学生心难静、教师课难教,每堂课都需要任课教师不断整顿纪律,教学过程经常中断。几周下来,这个男生频频被请出课堂。
   “别放弃我。”这是沈老师第一次找这个男生谈话时,这个男生对沈老师反复重复的一句话。沈老师说,她当时回复了这个男生一句“我相信你,今后,我们一起努力。”
   沈老师特地安排这个男生坐在教室后门边,给他可以自由离开课堂的权利,告诉他如果控制不住就主动离开教室,减轻对他人的干扰,同时,建议他嘴里咬个东西或是戴个护齿,让自己有个缓冲;沈老师专门开设主题班会,让学生们了解这个男生的病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并告知他们帮助的方法,引导学生接纳和认可这个学生;沈老师召开班级家长会,主动跟家长们交流这个学生的情况,请家长们理解和信任;沈老师逐个与任课教师交流,请任课教师支持和宽容……在沈老师的信任和帮助下,这个男生顺利毕业,并进入高中继续学习。
   沈老师这份笃定的信任与包容,给这个学生提供了健康成长的空间,也真正照亮了他的人生道路。
   三、坚守是对学生最长情的告白
   “坚守”是牢记使命,是坚持学习、实践、思考、总结,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班主任工作的艰辛和烦琐,常常会让我对自己最初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让我对眼前的工作产生退缩和放弃的情绪。为了坚守,我有了写作教育叙事的习惯,从最初单纯的发泄到现在的反思和提升,我一直在坚持。我把自己发现的教育问题和学生每一天的变化变成文字,每周上传到班级群里,和学生、家长一起分享。只要一到周五,我就会打开电脑,回顾这一周班级发生的点点滴滴:新学期开始,我写《唯愿前程可奔赴——新学期,做个不一样的自己》;学生社会实践归来后,我写《你,是集体中最强大的因子——从实践活动反观“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任课教师反映学生在复习评讲课上比较浮躁,我写《莫把讲评当儿戏》;发现学生周末在家效率低下,我写《莫让5 2小于5》;期中期末考试之前,家长和孩子都非常焦虑,我写《过程全力以赴,结果云淡风轻》;听说青春期的孩子常对家长发脾气,我写《写在520——一个需要用行动回报爱的日子》,引导学生懂得感恩……一个因休学而离开班级的学生的母亲对我说:“李老师,我儿子现在不在你班上了,但请不要把我们从班级群里移走,因为你写的一周反思,我和孩子每次必读,你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教我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妈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使命易晓,致远惟艰。”班主任工作实践告诉我,我们要将人字大写,看得见讲台下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班主任要以真實、真诚、真挚的姿态去爱、去唤醒;以信任、包容、悦纳去呵护;以一以贯之、一往情深、一往无前的坚守去陪伴、去等待。■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这个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亟待挖掘。浙江省武义县“希望之光”团队的班主任通过对中国农民丰收节育人价值的调研和开发,有效提升了学生和家长的核心素养,推动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与振兴。  【关键词】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班主任;育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5-0048-03  
【关键词】惜时;人生时钟;时间意识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號】1005-6009(2018)15-0030-02  【作者简介】梅洪建,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江苏苏州,215000)教师,一级教师。  一、教育背景  1.从时代角度来看,高一年级的学生依然属于独生子女,在“众星捧月”般的环境里长大,他们或多或少有些安于现状,进取心不足。  2.从学段特点来看,高一年级
【摘 要】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有着优秀的德育传统,十多年来在教育发展的快车道上一路前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德育文化,其中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尤为突出。学校提出了家庭教育新主张——“爸爸是终生的职业”“做孩子成长路上的点灯者”“最好的教育是陪伴”,着力打造“新城爸爸帮”父教品牌,先后开办“爸爸课堂”“爸爸智慧云”“爸爸书房”“爸爸亲子课”等活动,在引导父亲回归家庭教育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主持人语  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命题,也是我们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两个基本前提,更是我们从事教育事业、教育学生、培养人才的两个基本假设。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都明确强调了“要用联系的观点”来设计课程与教学,并具体化为“三重联系”:数学内部、数学与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
【摘 要】为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积极作用,教育工作者需要从地理空间、古物遗迹、诗书典籍、民俗日用等方面整体把握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自觉地定位于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精神上,使学生的精力聚焦于领会、认同、践行爱国奉献、自强不息等优秀民族精神;需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体系构建,注重知行合一,做好与现有课程体系、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 
【摘 要】在经历将近20年高中数学教学后, 笔者又开始了初中数学的教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对抽象概念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笔者从借助学生的活动经验实现新旧知识的顺利对接、实现新概念的自然同化、促进新范式的自然形成等方面阐述了对函数概念教学的一些体会。越是抽象的概念,越应当从学生的活动经验出发,把根扎在已有的认知体系上。  【关键词】函数;活动经验;抽象概念;自然对接  【中
【导读】在乡村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家校合作是比较困难的,班主任与乡村家长往往很难建立起合作关系,乡村家长更是很难被教师影响到。而本期刊发的两篇论文,来自真实的教育实践,让我们看到了乡村班主任的强大影响力——直接影响具体的乡村学习型家庭建设,直接唤醒家长的教育意识、提升其教育能力。这是对“乡村振兴战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响应,也启示着更多乡村班主任要进行工作创新。  【摘 要】通过乡村
【摘 要】生活是一本活教材,“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任教数学学科的班主任,应该具备综合融通意识,将生活现象和情境引入数学教学中,建立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其生活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程资源;生活素养;综合融通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9-0
·主持人语·  “生涯教育”于1971年起源于美国,与当时美国工业社会发展需要相关联。近年来,为适应我国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需要,各级各类教育在实践中开始加强“生涯教育”。尤其是2015年国务院颁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后,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这对学校开展和研究“生涯教育”提出了现实要求。客观上说,生涯教育
·主持人语·  学校就其目的和任务而言,不外乎“教书”和“育人”。如果说传播知识——“教书”是教育的主体,那么对学生进行广泛的思想道德教育——“育人”则是教育的基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就是广大学校及教师安身立命的命脉所在。   就一所学校而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管理者和教师对学校本身有深入、清晰的认识,对学校的教育使命和教育目标等有清晰的认识。只有从整体上认识与理解学校教育,学校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