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龄童游学美国记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to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7月下旬,我带着儿子丁丁前往美国首都华盛顿。我要在那里的一间机构执行一年的工作合同,而刚满5岁的丁丁,也开始了他在异国的游学生涯。
  行走在华盛顿区西北部曲折起伏的街巷中,静谧的各式古老建筑中不时悬挂着锃亮的铭牌,娓娓道来一砖一石背后的往事。这里是美国的权力中心,乃至世界政治舞台的焦点。但对于身为外国人的我来说,一举一动之间,都可能包含着不可预知的困难。果然,我们在酷热中抵达,随即经历了东部百年一遇的地震,震感颇强烈,丁丁的评价是“地球的心在发抖”,没多久又过了一次飓风。在此期间,还有找公寓、找学校、换住处等各种折腾。而最令我担心的,就是孩子的适应问题。
  随着我四处奔波的时候,丁丁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世界。他对各处的游乐场、游泳池兴趣盎然,在那里初识了金发碧眼的、健美黝黑的各色儿童,欢笑、追逐是他们的世界的通行语。只是,他无法真正跟人交流,一旦有孩子想要接近他时,他便收了笑容,警惕地叉出五指说“NO”。
  丁丁刚在北京上完中班,在他此前的两年幼儿园生活中,始终是有英文课的。不过,我倾向于认为,指着天空说个“cloud”之类的才艺,算不得是真正的语言学习,毋宁说是一种发音训练或反应性行为。所以,来到美国,语言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
  好在他通过读书和看动画片找到了乐趣。他喜爱芝麻街里的金色大鸟和蓝色ELMO,有创意的破坏分子和精灵古怪的解决问题专家、好奇猴乔治,也高兴地在图书馆里发现了“爱探险的朵拉”的书。这是他在国内就喜欢看的动画片,于是,在一段时间里,我们每次去图书馆,他都要借回来一本。显然,那个棕色皮肤的小姑娘和她的穿红色靴子的小猴子让他感觉到了某种故人般的亲切。
  来美国之前,丁丁已经有一定的阅读量。在准备来美的行李时,除了几样他心爱的玩具,我专门从他的读物中挑选了神奇校车系列中讲太阳系的一本,既是他喜欢的内容,同时信息量比较大,在种种无聊的、无计的当儿,可以消磨足够多的时光,期待能够陪伴他平顺步入完全陌生的环境。
  而新的、更多的图书,要从图书馆寻找。因此,一签完租房的合同,我便带丁丁找到中心图书馆,办理了借书证。
  这里的儿童书可以不限量借出,不过丁丁往往只肯借一本,欢欢喜喜地自己抱回家,却不怎么读,更像是带回来一个心爱的伙伴。但在图书馆内,他阅读兴趣浓厚,每次总在各个书架上上下翻飞地抽取无数,捧到小书桌上,快速翻阅完毕,再冲向另一架。他的关注尤其集中于交通工具、外层空间和野生动物之上,绘画书图像精美,当然也多少会有些文字,我的工作就是给他译成汉语讲解,尽管声音压得低低的,最后也往往是口干舌燥。
  游乐场和图书馆带来的乐趣让丁丁的适应变得容易些了。渐渐地,天气凉爽下来,丁丁也该入学了,他进入附近一间学校的K级,成为了一名小学生。
  每天早上八点钟,长鼻子大校车在公寓区准时出现,各色小萝卜头们排队上车,向车下的父母摆手再见,然后乘着又大又稳的校车呼啸而去。在我看来,这校车构成了学校生活对他们的首要的吸引力,哪怕只是穿越周边住宅区的例行路线,也像出外旅行一般有趣。
  同住一区的中国留学生们慨叹丁丁的勇敢,在这里一个人也不认识、一句话也不会讲,每天就这么兴冲冲地去上学了。实则我对于他的学校生活究竟如何度过心中无底,我只凭着他每天愿意去学校这一点来判断,无论如何陌生或隔膜,他在学校没有不愉快。每天带回来的活页夹里,除了通知、他的各种课堂“作品”之外,从来没有老师的批评性的小条之类。
  可是,开学后几个星期就是家长会,按老师对我所说的,丁丁似乎不是一个专注学习的孩子,孩子们围坐一圈听老师讲课时,他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甚至垂头丧气的样子。为此,我向丁丁求证过,果然,他为学校生活的各个部分做了个排序,他最爱课间的休息时间,其次是上室外的游乐场追逐打闹,最后是图书馆,而上课的部分,只喜欢体育课。
  这让我未免有些焦虑,怕他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过,焦虑归焦虑,最终我还是觉得,每一个孩子都自成一个系统,他们的成长就是一个找到自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各有其发展与变化的独特阶段和特征,每个阶段的问题与挑战都是不同的。成人如果用自己相对比较稳定的世界去约束他们的话,效果未必佳,不如保持关注而不干扰或焦虑,甚至随着他们的成长而自己也有所长进。
  按照老师介绍的情况,我找来了丁丁在课堂自主阅读时最爱的两本,一本讲了一辆小火车的游历故事,一本是学习字母的“Chicka Chicka Boom Boom”。
  读头一本时,丁丁很陶醉地随着小火车在山间、小镇之间穿行,嘴里“哐且哐且……呜呜”地配音,而我一边讲,一边暗自心惊:小火车四处游历,孤单无助地面对它的世界,即使有遇到美好与温暖的时候,也不忘记其本务,必得毅然离开,独自前行,那种秉持自身的坚定、转身离开的决绝、任凭花开花落的自我,难道可以成为母乳一般的养分么?我开始明白,那种独立自主精神真的是自小这么培养出来的。只是,也许是年纪越大,心灵越柔软的缘故,我更希望孩子们会沉浸在温情之中多一些时候,这样,他要独自上路的时候,心里已经储存了足够多的暖。不过,在此也体现出了好的童书的特质,即在童稚的画面与文字背后,藏有深刻的道理,各个年龄段、不同阅历的人都可以在阅读中有收获,阅读它们的人有什么样的眼睛,就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
  “Chicka Chicka Boom Boom”则是我俩共同的心爱读物。这本书用一个模拟爬树的故事,教孩子们熟悉字母表。就像一群可爱的孩子一样,各个字母争先恐后地要爬上一棵椰子树,比赛谁更高,结果树枝不堪重负,字母们纷纷滚下来,有黑了眼的,有闪了腿的,有打了结的,等等,形象地描摹出各个字母的样子。故事琅琅上口之余,字母表也演化成活生生的、如同龄玩伴般的亲切。
  的确,应当让孩子们自在成长,不以成人的得失框架去看待这一过程,认多少字、做多少题不应当是衡量他的成就的标准。不过,作为家长,我是不是可以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呢?在美国,有不少孩子都有过“homeschool”的经历,我很想知道,这些孩子们在家是如何学习的,这样,也许我可以依例在家里给丁丁做一点辅导,以便他融入班级的环境。   恰好,我家附近一间小教堂的牧师的孩子们就没有去上学,而由太太帮着孩子们在家学习。牧师家刚刚从田纳西搬来,牧师太太带着南方人的热情向我介绍给孩子“homeschool’’的种种经验,但听来听去,在课业方面,简单地说,就是一起读书,一般是由牧师太太带着,三个孩子一起读三四个小时,有讲有问。
  这样就可以了吗?带着疑惑,我又向丁丁的老师请教,我该如何在家中帮助他学习。老师很肯定地说,阅读,就是阅读,无论什么语种的书,读就是了。我问她,阅读时是否有什么特殊的技巧呢?老师摇摇头,只递给了我一份按照各个阅读级别列出来的公共图书馆的推荐书目,仍然是那句话,喜欢什么就读什么。
  我按图索骥地去公共图书馆找,才意识到那里的红色、黄色等诸区域,代表的原来就是阅读的级别。从最低一阶开始,丁丁和我找来一堆书,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每天丁丁挑出来自己喜欢的书,我们一起读。
  在这些书当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讲一只小鱼的故事书。书极简单,仅十余页,每页就只有一句话,每句话就只两三个字,却讲了三个很有趣的故事——小鱼在水里游,向左向右、向海藻背后,不断转圈圈,转到两眼发花——把自己转晕啦!小鱼在海底发现一只镜子,它对着镜子笑、生气,又做出可怕的表情——小鱼被自己吓住了,赶紧把小镜子放回沙里。小鱼跟朋友比赛跳,你高我更高——嘣一下子,两朋友同时跳起来撞头啦!最后一页,是两个小朋友安静地坐在一起下棋,小鱼客客气气地说“该你了,请”。
  这样小小的一本书,只用简简单单一些字,活泼泼的一些画,就把孩子们成长中的嬉戏阶段刻画得生动有趣,并且注入了友谊、好奇、发现、规则等因素,既让孩子感到亲切,又有明确的引导,在我看来,堪称趣味性与教育意义的完美结合。
  丁丁依然喜欢在学校的图书馆徜徉,我去接他的时候,偶尔也会在那里停留一下。学校的图书馆是一个开放的区域,两边是教室,设计得让孩子们可以随时去闲逛,在各个书架上浏览。图书馆的藏书很丰富,以英语和西班牙语读物为主,但还有法、日、德等文字的书,中文书也有,有一次我偶然一瞥,就看见了几本中英文的双语童书。基本上,在这个外来移民占了相当比例的地方,母语为非英语的孩子们是能够找到自己熟悉的文字的。
  除了开放地阅读之外,学校的课程表里有专门的图书馆时间,丁丁的班级是每周四,下课时孩子们可以从图书馆借出来一至两本书,借期一周。丁丁每次都毫无悬念地借回来有关地球、太阳系、恐龙、交通工具等方面的书。他喜爱科普的或好玩的读物,对文艺调调的书则不太有感觉。有一次,他借回来一本关于地球的诗配画,在我眼里,简直是美不胜收,而他草草翻了一遍就扔到一边去了,全然不理睬我想给他诵读全书的由衷请求。而对于他自身有感受的事物,阅读兴致就很大,比如一本关于飓风的书,从飓风的形成,讲到历史上给人类带来重大损失的飓风,以及飓风的监测体系与受灾区域的防护措施等,条分缕析,由于刚刚经历过,他看得入迷,还提了很多问题。
  渐渐地,我俩不太去公共图书馆了,一方面距离较远,另一方面,那里的电脑里有不少好玩的游戏,丁丁发现之后就心心念念的,不大专心读书。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商业区里,有一间很好的书店,又成了我们的新去处。那里面有大量的儿童读物、宽敞的阅读区域,还有不少玩具和专门的玩耍区。到周末的时候,丁丁先在书店门口的游乐场玩够了,再到书店里玩玩具、找书读。由于我们只是短期居留,不好置办很多东西,但对于丁丁的书,还是挑了一些他最喜欢的买了,到回国时,行李箱实在装不了,就从邮局寄了回来。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我俩各自上班上学。丁丁的适应渐渐顺畅,有了自己的朋友和喜欢的课程,老师也特地告诉我,孩子们围圈听讲时,会把丁丁的位置向前移,以便于他专心听讲,参与互动,并树立自信。虽然我还是不清楚丁丁在学校里有什么样的学习成果,但是,他在语言交流上的能力和自信、在一起阅读中的理解与举一反三,以及最重要的,他每天的活力与笑脸,就足以让人欣慰了。
  陪着孩子在美读书这一年,我深深地感觉到了此地阅读气氛之浓厚。学校、图书馆系统和书店经营者等等,都在为下一代的成长提供好的读书环境,电子产品等虽然很普及,对孩子们的影响也很大,但是,这个社会特别注重阅读习惯的从小培养,认为如果在低幼阶段让孩子们通过阅读,一步步地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起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和读书的习惯,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四年级以后),孩子们就能够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知识的主体。换言之,前一阶段是学会学习(learn to study),后一阶段是学习以获得知识(study colearn)。
  阅读也让一代代的人们感受到亲情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承。在书店里,我见到已届中年的父亲,一边感慨万千地抚摸一本书,一边对依偎在身旁的孩子说,这也是我小时候最爱的书!在书页揭开的那一刹那,父亲眼中的沧桑和孩子脸上的无邪,让人动容,发人深省。
  (本文编辑 宋文佳)
其他文献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1868-1940)自谓“性近于学术而不宜于政治”,“做学问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读书”,毕生钟情于书卷,陶醉于书香,实践着“学不厌、教不倦”的人生格言。  没有一日不读点书  于蔡元培而言,读书就是他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  蔡元培生于浙江绍兴的小康之家,自幼笃志好学,“我五岁零一个月(旧法算是六岁)就进家塾读书,初读的是《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等……我十三岁,已经学
迄今为止已有数千册读物描写过这位绘画和艺术界的“神圣的怪人”——多米尼加·泰奥托科普利奥斯了,他在画作的末尾总是这样签名——“希腊人,格列柯”。  有数百万双专家或非专家的眼睛在他的作品上逗留,他们赞美其精湛的艺术、明亮的光线和色彩,灵魂与身体的完美结合。无数笔墨描写和展现了这位艺术家的贡献,5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激励感动着人们。  我很高兴能够介绍另一份出人意料的贡献:巴比斯·普拉伊塔基斯创作的《
虽然每天都会趴在电脑前看各种新闻,但整部书籍我还是更习惯纸质阅读,因此那天收到朋友发来的《伟大的说服——如何重塑自由》的电子版时候,我并没有准备好完整的阅读,不过看了几个章节后,我的确被这本书吸引住了,在数个城市穿梭的间歇,这本书成了我的主要阅读对象,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看完了整本书。  这本书讲述的主题是几代经济学人对市场的认知和信念的变化。1929年经济大危机之后,人们对资本主义的信心开始动摇,
朋友介绍说在安亭老街上开了一家旧书店,相邀前往。于是便趁着一个风和日丽的小长假,横穿大半个市区,到上海西北角的安亭访书。  安亭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江一曲汉时亭”,汉因袭秦制,十里便有一亭,以安名为亭,以亭乃为镇,历史悠远。安亭兴建于三国时期,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在安亭北面兴建了菩提寺,附近居民前去烧香拜佛者众多,渐成村落。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安亭镇已成为当时有名的丰邑大镇,此后历朝都有建制。
刘笑天,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中语会理事,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教学能手,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山东省高中语文教学十佳教师,济南市政协委员,民进济南市委常委。《山东教育》编辑,山东省教科院兼职教研员。曾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国家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工作。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专业文章百余篇,其中20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中学语文
并木赖寿(1948-2009),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曾任北京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在中国近代史和中日关系史研究上有突出贡献,著有《日本的亚洲认识》、《中华帝国的危机》等著作。他生前对中国留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上多有照顾,深受留学生们的爱戴。本文是并木先生的高足孙江教授应日本现代中国学会之约撰写的回忆,征得孙教授同意,请其对原文略作修订,以中文发表。  即使时光飞逝,过去不再,我也能清晰地
人是家庭的成员,家庭则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变迁往往牵动着家庭的每一根神经,甚至会对家庭及其成员的生活产生震荡性的影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各个领域破旧立新,大刀阔斧地涤荡一切“旧社会的污泥浊水”,以期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中华民国的“新中国”。在婚姻家庭方面,新中国于1950年4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作为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它明确规定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婚姻
中国人习惯把中日之间爆发于1937年至1945年之间的战争称为“抗日战争”,这是从中国人的角度说的,很容易理解。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日本国内对于这场战争至今仍有支那事变、大东亚战争、太平洋战争、日中战争、十五年战争等包含着种种价值判断的称谓,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观。  称谓的分歧反映了日本国内对中日历史问题认识的混乱,而这种混乱也给现实中的中日关系带来某些阴影。战争期间流行辱华性的“支那事变”  中
湘西,从地域上看,是个小地方。它隐藏在绵延千里的武陵山脉深处,远离省城长沙,语言习俗、物产地貌都与洞庭湖平原大相径庭,有点遗世独立的味道。境内群山巍峨,奇峰异石耸立;河川秀美,深涧沟壑纵横。这里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山高坡陡、岩厚地瘠,气候多变、旱灾水患频繁。  然而,这弹丸之地,却颇不平凡。它北抵鄂西,西接渝黔,南连桂北,古往今来,都是连接大西南和中原地区的咽喉之地;这里又是土家族、苗族、侗族、
作家徐迟当年在上海,说商务印书馆很大,“简直像一个皇宫”,“真是琳琅满目,走进去就不想出来。那么多的好书,书是香的,是美的,我的魂都掉到里面了。”诗人朱湘也感叹:“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赏鉴了。”“还有那一个个正方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他还说到若是一本旧书,你看到上面的朱印或雅号,或姓名,又“不免产生种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