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同时,它能够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变小为大、声像并茂,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随着它不断地发展和深入,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活跃幼儿思维、培养幼儿兴趣,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幼儿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一)以动态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的好奇心较强,对动态的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多媒体教学以其鲜艳华丽的色彩、美妙生动的图案、直观立体的形象再现了客观事物,充分刺激了幼儿的感官,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有效吸引了其长期的注意,进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小班数学活动《感知4以内的数量》中,4辆具有不同数量轮子的车同时开出来,配上音乐,真实地再现了运动中的车子,还会站起来拟人化地问小朋友:我身上有几个轮子呀?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一下子就激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探索数学的动机,令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互动的教学活动中。
(二)以具体的画面,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幼儿的思维水平相对较低,其思维具有固定性、表面性、自我中心等特性。运用具有直观性、启发性、实践性、趣味性强的多媒体课件充实教学,在活跃气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激发幼儿思维,特别是在一些相对抽象的数学问题上,多媒体教学使之形象生动化,便于幼儿理解、认识这些抽象问题。
在大班数学活动学习数的分成、组成时,画面上显示一间房间里住了四只小花猫,天亮的时候四只小花猫同时从房间里走出来,一只往右走去钓鱼,三只往左走结伴去抓老鼠,幼儿看到四只小猫從房间里走出来,很快就明白4可以分成1和3或者4可以分成3和1。这样就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活动难点。通过再次操作,幼儿还能把4分成2和2,从而激活幼儿思维,使幼儿的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
(三)以丰富的资源,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
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开发的习题,其效果和作用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它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化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真正改变传统教学中单调的模式,抓住幼儿“好胜”、“满足好奇心”的特点,创设“求成功”、“求第一”的情境,通过带娱乐性质的互动操作练习,在巩固幼儿已学知识的同时,更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进而让他们更乐于参与数学活动。另外,在经历了亲身操作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之后,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创新精神会更加强烈和持久,并勇于接触新事物、勇于创新。
在大班数学活动“加减法”中,我用多媒体设计了一张棋谱,只要幼儿能做对一道题目,就能终点跨越一步,并且还能获得一些游戏中的奖励。这样学生不仅对数学活动感兴趣,其自身也增添了一份自信心和荣誉感。
(四)以多元的形式,提高自主探索能力。
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方式比较单一、很被动,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更缺少自主探索的机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其生动形象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素材,提供幼儿更多亲身锻炼、操作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使之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从而激发他们积极探索和主动求知的欲望。
在教大班幼儿学习集合时,两个圆圈交集在一起,左边的圈内请小朋友放有叶子的水果,右边的圈内放有梗子的水果,请幼儿在多媒体课件上进行操作,幼儿发现两个圆圈的交集部分既不可以放有叶子的水果,又不可以放有梗子的水果,讨论后知道原来交集的部分应该放既有叶子又有梗子的水果。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就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体验数的集合的过程中,自然探索出数的集合的规律。
二
尽管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显示出强大的优势,但是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只有合理地运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有选择地设计教学课件。
多媒体作为教学中的新兴辅助手段,有其自身很多强大的优势,但传统教学方式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教师不仅要对多媒体素材编辑工具的性能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所能达到的效果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性,要权衡两者各自的特点,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二)遵循幼儿适宜性原则设计,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认知水平和特点上有很大的差异和不同,需要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遵循幼儿适宜性原则,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
(三)注重始终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使幼儿自主探究、互动学习变成了现实,但也要重视教师在活动中的组织、指导和调控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幼儿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进行有效引导和帮助。
(四)加强教师自身的信息整合能力,善于发现、搜集有助于教学的信息。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中,这需要教师首先具备现代教育资源的使用能力,能够对信息时代下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同时对幼儿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效果做出合理判断,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等方法、工具开发现代教育资源,制作出优秀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已逐渐融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之中,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我们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它,让它为我们的教学活动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整合课程用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同时,它能够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变小为大、声像并茂,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随着它不断地发展和深入,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活跃幼儿思维、培养幼儿兴趣,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幼儿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一)以动态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的好奇心较强,对动态的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多媒体教学以其鲜艳华丽的色彩、美妙生动的图案、直观立体的形象再现了客观事物,充分刺激了幼儿的感官,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有效吸引了其长期的注意,进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小班数学活动《感知4以内的数量》中,4辆具有不同数量轮子的车同时开出来,配上音乐,真实地再现了运动中的车子,还会站起来拟人化地问小朋友:我身上有几个轮子呀?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一下子就激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探索数学的动机,令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互动的教学活动中。
(二)以具体的画面,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幼儿的思维水平相对较低,其思维具有固定性、表面性、自我中心等特性。运用具有直观性、启发性、实践性、趣味性强的多媒体课件充实教学,在活跃气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激发幼儿思维,特别是在一些相对抽象的数学问题上,多媒体教学使之形象生动化,便于幼儿理解、认识这些抽象问题。
在大班数学活动学习数的分成、组成时,画面上显示一间房间里住了四只小花猫,天亮的时候四只小花猫同时从房间里走出来,一只往右走去钓鱼,三只往左走结伴去抓老鼠,幼儿看到四只小猫從房间里走出来,很快就明白4可以分成1和3或者4可以分成3和1。这样就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活动难点。通过再次操作,幼儿还能把4分成2和2,从而激活幼儿思维,使幼儿的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
(三)以丰富的资源,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
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开发的习题,其效果和作用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它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化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真正改变传统教学中单调的模式,抓住幼儿“好胜”、“满足好奇心”的特点,创设“求成功”、“求第一”的情境,通过带娱乐性质的互动操作练习,在巩固幼儿已学知识的同时,更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进而让他们更乐于参与数学活动。另外,在经历了亲身操作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之后,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创新精神会更加强烈和持久,并勇于接触新事物、勇于创新。
在大班数学活动“加减法”中,我用多媒体设计了一张棋谱,只要幼儿能做对一道题目,就能终点跨越一步,并且还能获得一些游戏中的奖励。这样学生不仅对数学活动感兴趣,其自身也增添了一份自信心和荣誉感。
(四)以多元的形式,提高自主探索能力。
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方式比较单一、很被动,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更缺少自主探索的机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其生动形象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素材,提供幼儿更多亲身锻炼、操作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使之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从而激发他们积极探索和主动求知的欲望。
在教大班幼儿学习集合时,两个圆圈交集在一起,左边的圈内请小朋友放有叶子的水果,右边的圈内放有梗子的水果,请幼儿在多媒体课件上进行操作,幼儿发现两个圆圈的交集部分既不可以放有叶子的水果,又不可以放有梗子的水果,讨论后知道原来交集的部分应该放既有叶子又有梗子的水果。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就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体验数的集合的过程中,自然探索出数的集合的规律。
二
尽管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显示出强大的优势,但是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只有合理地运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有选择地设计教学课件。
多媒体作为教学中的新兴辅助手段,有其自身很多强大的优势,但传统教学方式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教师不仅要对多媒体素材编辑工具的性能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所能达到的效果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性,要权衡两者各自的特点,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二)遵循幼儿适宜性原则设计,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认知水平和特点上有很大的差异和不同,需要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遵循幼儿适宜性原则,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
(三)注重始终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使幼儿自主探究、互动学习变成了现实,但也要重视教师在活动中的组织、指导和调控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幼儿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进行有效引导和帮助。
(四)加强教师自身的信息整合能力,善于发现、搜集有助于教学的信息。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中,这需要教师首先具备现代教育资源的使用能力,能够对信息时代下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同时对幼儿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效果做出合理判断,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等方法、工具开发现代教育资源,制作出优秀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已逐渐融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之中,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我们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它,让它为我们的教学活动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整合课程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