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ko0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和教育的变革,教育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现代的学习者不仅需要特定的知识与技能,更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愿与能力,来适应未来的变化。对于教师而言,如何能够有效地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成为教师不断的任务追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去实现自身需要达到的专业能力,成为教师的一大要务。作为其中关键一环的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就显得愈为重要。
  一、世界主要大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研制情况
  (一)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一版和第二版)的研制
  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在1996年启动了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建设计划,并在1998年、2000年和2002年推出了面向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的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一版。此后,ISTE协会历时八年多的调查研究,在2006年全美教育信息化年会上全面启动NETS修订项目,在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分别推出了面向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第二版。
  (二)英国国家教师ICT标准的研制
  英国教育与就业部在1998年颁布了《英格兰国家课程纲要:信息通讯技术》,对教师应用ICT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同年9月,英国教师培训署启动了“面向学科教师的应用ICT能力培训计划”,首要目标是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正确选择和有效利用ICT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理解力。2000年,英国教师网发布了国家教师标准框架 。
  (三) 澳大利亚国家教师专业(ICT)的标准研制
  澳大利亚在2003年针对全国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教师所必须的12种知识和技能框架,并提出要强化教师在教学中应用ICT技术的能力。随着澳大利亚政府基础教育改革新战略《墨尔本宣言》的发布和《澳大利亚2020》规划纲要的出台,澳大利亚政府历时五年的研制,2009年出台了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把应用ICT促进优质教育发展放在了首位。
  二、各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内容比较
  (一)各国制定标准的目的
  首先,从各国制定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目的来看,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一版强调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而第二版则转变为要求教师应用技术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我国的教育技术标准要求为了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使教师达到信息化教学的标准。其次,各国在制定标准时,面向教师的对象分类有所区别,美国两版标准是面向教师的通用标准,而我国标准则由于研制过程中参照了美国标准研制的大量内容,因此也是针对教师的通用标准。
  (二)各国标准的体系与相关内容
  各国研制的标准体系一般将标准先划分为能力维度,再根据维度划分为具体的指标,并对各具体指标进行详细的绩效描述,其体系结构一般可用“维度——指标——描述”进行表示。美国的第一版标准包括了6个能力维度,23个指标,对于每个指标都有相应的绩效描述(这里用N来表示),该标准的体系可表示为“6-23-N”,而第二版标准调整为5个能力维度和20个指标,体系结构为“5-20-N”;我国包括了4个能力维度,14个指标,体系结构表示为“4-14-N”;英国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不同阶段,提出了10个能力维度和若干不同的一级指标(用X标准),体系结构可表示为“(5)10-X”;澳大利亚则面向四种处在不同阶段的教师,包括了7个能力维度,37个指标和具体的绩效描述,体系结构为“(4)7-37-N”;日本包括了5个能力维度和18个指标,对于每个指标划分为由高到低的四个等级标准,体系结构表示为“5-18-(4)”。
  三、对我国教育技术标准建设的进一步思考
  2010年11月,美国奥巴马政府颁布的《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中提出:“技术要成为教学课程和教学领域的组成部分,而非作为教育应用中的孤立技能而存在。”对于未来的学习,技术将更多地融入其中,教育技术研究者要跟踪技术发展的“新”动向,研究开发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因此,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运用技术来有效支持教学,更要强调创新能力的发展,研究技术支持的学习模式,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对于我国标准的进一步建设,要考虑建设的持续性和阶段性问题。对于我国标准的修订,要进行持续不间断地调研,对以CETS标准为依据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开展持续性研究,通过研究不断分析评价实施效果,从实证视角来对我国标准进行必要的修订。此外,根据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于标准的修订要有步骤按计划地进行,通过制定五年到十年不等的建设周期来推出新的标准。
  综上所述,对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是各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国家标准的构建,关系着以“技术性”为特征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问题,对于我国标准不断深入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西安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其他文献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or live three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 or LDE)是心脏超声领域内的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也是对二维超声的一种补充,它所获取和存储的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工作的根本任务。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
政策和社会资本是良好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两个层面,社会治理除了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功能外,社会资本的有效运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方面.文章分析了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效率、社
本文通过阐述农村和小城镇的水环境现状及其污染特点,分析在当前形势下农村和小城镇污水治理过程中的瓶颈,归纳出针对农村和小城镇污水处理需注重的关键技术因子——操作管理简便、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且环境友好.文中以江西省百强中心镇FMBR技术污水处理示范工程为例,提出了一种可有效地应对农村和小城镇污水处理问题的新型实用技术及其管理方式,开启了污水治理的江西模式.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与泼尼松联合治疗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治疗的122例LN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观察组(61例)。对照组接受泼尼松
就护理教育如何适应多元文化护理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增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现代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
目的探讨课内、课外心理调适的方法,并了解心理调适对课堂行为的影响.方法分析课内心理调适"讲为主"、"讲问为主"、"讲帮为主"及课外心理调适"<论语>学习"对学生情绪和课堂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诵读诗歌和鉴赏诗歌的能力,并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能够抓住诗歌中的妙词佳句,在脑海中再现诗歌画面,有效的把握诗歌中情感的表达,明确诗
总结了口腔临床教学中的一些教改探索.提出在讲授法基础上引入学导式教学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重视口腔临床教学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及实践能力培养,用多种方法(包括多媒体
近几年来,建筑工程质量成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它时刻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财产安全.那么工程质量的问题都是怎么出现的,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又是什么呢?本文结合作者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