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本表达,提升口语能力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fairs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关注文本表达,提升口语能力——低年级语文口语训练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语文新课程标准需求为主要依据,从激发学生对口语的兴趣、精心设计口语情境、提供口语教育双向互动、为学生提供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机会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口语交际能力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作效率,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口语交际;语文教学;激发兴趣;互动形式;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口语表达是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的主要形式,也是在生活中必备的能力之一。小学低年级时期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意识到口语训练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口语技能的训练,不断提升学生语言交际能力。部编人教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其中涉及很多图片和精美语言等,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口语训练的有效素材内容。所以,教师要时刻关注文本知识,借助各种有效手段和方式进行训练,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
  一、激发学生对口语的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是进行口语训练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尊重学生的主要体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天性、个性和权利,以此为基础进行思维推升和口语训练,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创造的火花,可以在轻松的氛围内彰显自我的独特个性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比如在学习部编人教版《看图讲故事》课文时,在开始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段视频内容,邀请学生对其进行敢看和欣赏,进而学生会对视频内容产生一定兴趣。并且在播放前,教师要询问学生是否想要和教师一起观看一段视频内容,得到学生的回答后再进行播放,这是一种尊重学生的体现,使得学生愿意自觉地加入到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不断对知识进行探索和分析。兴趣可以带动学生学习。在口语交际学习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新颖的小礼物,对表现积极和踊跃的学生进行奖励,可以是小花、五角星,也可以是小故事书等,学生想要得到教师提供的礼物,就会在课堂上积极表现,调动了学生愉悦的教学情感,进而提升了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二、精心设计口语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特定的氛围会产生语言活动,语言活动进行无法脱离特定环境进行。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意识,进而会自觉加入到学习中,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学生情绪得到满足,就会积极地进入到交际情境之中,亲自感受和体验情境带来的变化,产生浓烈的兴趣想要提升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自身产生身临其境般的感觉,在情境中组织学生对知识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扮演掌握人物内心情感和语言知识等。比如在学习部编人教版《有趣的动物》课文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动物世界的教学情境,在班级内借助各种物件等进行动物世界的构建和装饰,在其中可以悬挂一些文字等,以及设计一些纸箱作为动物笼子等,还可以借助座椅摆放进行隔离等,要求学生可以扮演动物、参观人员、动物管理人员等不同角色,学生会选择自我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扮演,要求学生可以将动物的特征等展现出来,人员参观时好奇和镇静的表情和话语等表现出来。学生可以对动物进行阐述,在表演前进行自我介绍和表达等,人员参观后要进行总结和分析,学生们会展现自我的语言基础和功底,提出不同想法,表达自己的语言知识内容。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氛围中,学生的口语会得以提升和训练,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不同基础知识和内容。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内心求知欲望,通过想象和经历过事件的回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表达中,教师要对学生语言进行纠正和引导,不能过于干涉,避免阻碍学生思维发展和创新意识,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不断提升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进而可以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形成语言素养,促进学生进步和学习。
  三、提供口语教育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中心内容就是交际,主要体现在人和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主要是建立在倾听和述说基础上的双向活动,不是单独的倾听和单独的表达。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时刻处在双方互动状态下,才能够将口语交际真正落实到课堂上。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出各种形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双向互动活动。很多口语交际互动性比较薄弱,双向互动往往被教师所忽略。在学习“请你帮个忙”时,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请求的训练,往往忽略了请求者的应答语言训练,在实际教学中只是简单地通过看图说话以及单向沟通进行,使得整个话题缺少互动性和沟通性,对学生语言沟通并没有起到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分析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些适合学生进行双向互动的活动,使得学生不但注重提问和请求,也要注重回答。在口语交际中为学生提供可以进行双向互动的过程,以小组为主进行口语知识训练,要求小组学生懂得倾听、学会表达,注重自身语言知识内容。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对学生语言表达进行正确引导,提升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懂得在适合的场合会表达和阐述。在不断训练中学生语言会得到提升,注重自身语言的表达,感受语言魅力,感受语言带来的体会,进而学生思维会更加灵活,对学生未来口语交际和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
  四、为学生提供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机会
  人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无法脱离实践活动单独进行,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教学中将知识生活化,通过生活实践活动和情境等进行口语交际联系,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并不是单纯地提升学生交际知识。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其他学生讲话,可以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语言知识表达出来,加强学生之间互动和合作,可以在学习中为学生提供主题演讲、课堂讨论、辩论赛等不同实践活动,注重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口语交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必备的语言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口语交际训练,注重将口语交际训练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为其提供可以双向互动的机会,在不断训练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赖兆妮.多维引领,灵性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提升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4).
  [2]刘慧.低年级小學语文口语交际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7(5).
  [3]王晓.让孩子“能说会道”——谈低年级小学语文口语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10).
  [4]章满宝.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7).
  [5]郑丽丽,贺萃.小学语文低年级口语表达训练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5).
  作者简介:林秋月,女,1979年生,福建省闽侯县人,福建三明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在各类文本中的渗透研究。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以读促写,让学生知道写什么,以读引写,让学生知道怎么写。读写结合理念,既是新颖的教学理念,也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渊源。本文以“精读课文抓细节描写”作为切入点,首先阐述如何在精读中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彩,让学生明白作文要写什么,继而阐述如何让学生在静思中体会细节描写的感情表达,让学生理解作文应该怎么写,最后论述如何综合细节描写的方法,让学生展开习作训练,希望可以使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摘要】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文言文教学起到重要作用,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增强课堂趣味性、创新诵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上课模式的角度进行了讨论,以七年级的文言文内容为对象进行分析,探讨了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文言文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文言文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时,需要改变死板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语文是小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科目,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识字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理解能力等综合能力也能得到提升。所以下文就以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为例,对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思维导图;
【摘要】说理类议论文教学重点在说理的艺术,还在看似甚少的情上。本文以苏洵的《六国论》的课堂教学为引,阐述说理类议论文教学中“情”的重要性,并介绍如何悟情来为理的深入理解服务。  【关键词】情;理;寻;融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查阅《六国论》的众多教学设计,发现基本将课堂的重心放在文言字词和论证方式上。作为一篇说理精彩的史论,其论证方法堪称
【摘要】古诗教学历来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难点,原因是古诗内容时空跨度太大,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教学模式陈旧,多数教学仅仅满足于诗意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如何让古诗教学更富实 效,更有诗情?破译古诗教学的“密码”,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反复诵读、凸显意象、文化渗透。  【关键词】诵读;意象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9月开学后,全国小学
【摘要】诗词创作离不开形象思维,故诗词教学应该围绕形象思维展开。教学中教师应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指导学生吟诵,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让学生置身诗境,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提升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形象思维;联想;想象;置身诗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课例研究的背景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要获得“思维发
【摘要】肖培东老师“浅浅地教语文”这一理念中的“浅”可以理解为教学切入点、教学方法、过程推进及“双性”处理的“浅”,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回归文章的本身,回归语文的本质。“浅”的背后实际是“深”,也就是对于学生语文能力培养、文章理解之“深”。所以语文教学中的“浅”和“深”不仅不对立,反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浅”教开始导入,紧扣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深”悟作为重点,理解文章情感,体现了语文教
【摘要】在新课改环境下,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应当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观念、以导学为犁的开發观念和以理念为纲的实践观念,并致力于构建具有普适性、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以生为本;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观念;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相当部分的老师犹如雾里看花、水中
【摘要】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是传统名篇。小说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的生活图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变化,展现了他们的寡情无义。少年若瑟夫是他们表现的观察者,从孩童的眼光展现了对那个社会的认识。课文在写作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手法的运用、情节的波折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关键词】课堂;个性思维;《我的叔叔于勒》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新课标规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文本,让学生获得深刻认识。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同类的文章联结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能够获得更加深刻丰富的知识。联结类文的阅读教学,有效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以及广度,建构了更加精彩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阅读;联结类文  【中图分类号】G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