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米廖夫与阿赫玛托娃的婚恋和离异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作品始终像它应该的那样,穿过拒绝接受它的若干岁月之死亡地带,在后世复活。”这是诗人勃洛克在《论艺术与批评》一文中的论述。俄罗斯文坛的诸多事例一再验证了这位大诗人的高瞻远瞩。
  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尼古拉·古米廖夫(1886-1921)是阿克梅派的代表性诗人和领袖,其独特的诗风和传奇经历,为他在诗坛赢得了广泛声誉:三次远赴非洲探险,荣获过两枚“圣乔治十字奖章”,这让许多亲友视他为英雄。而他对安娜·阿赫玛托娃的追求、他们的结婚与离异,更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好奇与关注。
  古米廖夫与阿赫玛托娃都曾居住在圣彼得堡附近的皇村,他们两个人是同一学校不同年级的同学。17岁的尼古拉·古米廖夫爱上了14岁的安娜·高连科(安娜的父亲反对女儿写诗,安娜就以外祖母的姓氏阿赫玛托娃作为自己的笔名),他几次求爱,均遭到婉言拒绝,这个年轻人曾痛苦地服毒自杀,经人抢救,才保全了性命。安娜既害怕又感动,终于在19岁时同意嫁给他。然而好景不长,儿子列夫出生不久,他们便夫妻不和、经常争吵,最后不得不协商分手。两位诗人的爱情与婚姻为什么竟然是这样的结局呢?
  究其原因,古米廖夫是个不安分的人。他的心渴望冒险远行,不愿意长期待在家里。有了儿子以后,他并未流露出父爱的喜悦,婴儿的啼哭反倒让他心烦意乱,巴不得远远躲开。这种古怪的性格,可以追溯到他的求学时期。那时候,他成绩平平,原因是痴迷惊险小说,不能集中精力钻研课本。这为他日后痴迷远行勘察、航海探险埋下了种子。古米廖夫天生具有浪漫气质,不仅渴望游历欧洲,对中国也充满了向往与好奇。他有不止一首诗写到中国,像他所推崇的普希金一样,渴望走到万里长城。此外,他还借助法语翻译中国诗歌,出版了《琉璃亭——中国诗集》。
  少年古米廖夫还酷爱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提倡“超人”哲学,认为超人是自我超越,超人具有大地、海洋、闪电般的气势,具有超强的意志力。超人是对天国的否定,对上帝的替代。古米廖夫诗中时常出现的“深邃”“崇高”“辽远”等修饰语,自我比喻为“穿铠甲的征服者”,都无意间透露了他与尼采精神的依承关系。诗人歌颂“船长”,渴望发现新大陆,自愿报名以骑兵身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冒死冲锋陷阵,其英雄情结可以在尼采的“超人”学说中追根溯源。
  1906年,20岁的古米廖夫在巴黎期间,有一次见到作家梅列日科夫斯基和诗人吉皮乌斯,他说了一番话让这对文坛夫妇感到十分意外和惊奇:“我一个人就能改变世界。在我之前,佛陀和基督都尝试过,可惜他们都没有成功。”在诗人吉皮乌斯看来,这个年轻人的言谈纯属狂妄的疯话。但狂妄之中隐含着信息,那就是古米廖夫醉心于“玄想”和“宗教神秘主义”。这是一把钥匙,有助于我们破解他诗中常常出现的词语“术士”“咒语”“魔鬼”“祭祀”等。他的三次非洲之行,以及对神秘东方的向往,都与此相关。他在非洲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丛林部落、接近酋长、了解祭祀仪式、收集神话传说,都跟他的宗教探索有關。古米廖夫在《记忆》一诗中写道:
  只有蛇才会蜕皮,
  是为了让灵魂衰老和成熟,
  唉,我们和蛇类不一样,
  我们变换的是灵魂,不是肉体。
  关注灵魂,往往与探索宗教信仰紧密关联。
  古米廖夫有一首诗题为《回归》,也值得关注。一个消瘦的黄种人以向导身份出现在抒情主人公身边,他们俩结伴同行,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走到了中国的万里长城脚下。黄种人跟他告别,要去种稻、栽茶,而抒情主人公则惊喜地发现:
  在洁净的丘岗上,在茶园的上边,
  在一座古老的佛塔旁佛陀在静坐。
  我心中暗喜,俯首膜拜,
  感到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慰藉。
  看来,诗人向往东方,心系中国,主要动因在于探索佛教与佛学的奥秘。
  古米廖夫跟聪颖有才的安娜·阿赫玛托娃结了婚,但身边总有女性仰慕者,其中有个头戴蝴蝶结的姑娘,被古米廖夫称呼为他的学生。阿赫玛托娃看到这些,心里自然不舒服。阿赫玛托娃擅长写失意的爱情诗,她的抒情诗很快引起诗坛重视,其诗名甚至超越了古米廖夫。一般读者和诗歌爱好者都会由衷地祝福这对诗坛情侣生活美满和谐。谁会想到,几年后,他们便婚姻破裂,最终分手。其实,他们婚后聚少离多,生活中不断产生矛盾或冲突,这在诗歌当中早有体现。比如阿赫玛托娃在一首无题诗中写道:
  他喜欢世上的三种事物:
  傍晚的歌声,白孔雀,
  磨损的美洲地图。
  他不喜欢婴儿啼哭,
  不喜欢喝茶泡马林果,
  不喜欢女人歇斯底里。
  ……而他的妻子是我。
  阿赫玛托娃和古米廖夫的儿子列夫,小名廖瓦,三岁就什么话都会说了。有人问他:“爸爸是谁?妈妈是谁?”廖瓦回答说:“爸爸是诗人。妈妈是歇斯底里。”一般人很难想象,优雅的女诗人也会大发脾气,歇斯底里。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吵闹不休,大喊大叫呢?那就是丈夫移情别恋,有了外遇。廖瓦出生于1912年10月。转年10月,女演员奥尔加·维索茨卡娅和古米廖夫的儿子出生,小廖瓦有了同父异母的弟弟。1918年,跟阿赫玛托娃离婚以后,古米廖夫第二次结婚,妻子姓恩格尔哈特,名字也叫安娜。她为古米廖夫生了个女儿,起名海伦。没有人知道,古米廖夫给女儿起的这个名字,是暗自纪念他的法国情人。
  古米廖夫的诗《唐璜》当中,有这样的诗行:
  我的梦想既放荡又简单:
  只知道抓起船桨,跨上马鞍!
  不管漫长岁月荏苒流逝,
  时时亲吻那些迷人的新欢。
  显然,诗人不想受婚姻约束,征服女性的“唐璜气质”在他身上有所体现。当然,我们不应当仅仅指责古米廖夫的不忠,阿赫马托娃同样具有追求自由、不受拘束的个性:结婚不久,她便单独去了法国,并在那里结识了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两个人关系亲昵,画家以她为模特儿画了不少人体素描。   1915年,阿赫玛托娃爱上了另一个画家鲍里斯·安列坡,不仅送给他一枚黑戒指作信物,还为他写了一生当中唯一的一首贯顶诗,每行诗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从上到下念出来,就是他的名字。既然丈夫和妻子双方都不想受婚姻约束,这个家庭就注定走向解体。
  阿赫玛托娃后来再婚,有了第二任、第三任丈夫。但她心里明白,最值得怀念和敬重的,其实还是尼古拉·古米廖夫。1921年8月,古米廖夫时年35岁,正是大好年华,不料却被牵涉进一桩“反革命案件”,不久即被处决。此后整整六十年,他被云遮雾罩,默默无闻,直到1986年百年诞辰时才得以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诗人的作品穿越了60年的死亡地带,再次复活,得见天日。
  1921年秋天,阿赫玛托娃写过一首无题诗:
  注定你不可能存活,
  难以从雪地上爬起来,
  二十八处刺刀伤口,
  五颗子弹把你杀害。
  我为朋友缝了一件
  令人心碎的殓衣。
  俄罗斯大地贪婪啊——
  贪恋这斑斑血迹。
  这是阿赫玛托娃对前夫古米廖夫真诚的追悼。她最了解诗人的英雄情结、超人气质和坚毅冷峻的个性,这样的人物,在非洲,可以直面死亡,猎杀狮子和豹子;在战场,可以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并荣获战斗奖章。古米廖夫的死亡,让阿赫玛托娃痛心不已。
  俄罗斯侨民诗人纳博科夫推崇这位阿克梅派领袖,他写的《怀念古米廖夫》(1923)只有短短四行:
  你死了,照缪斯的教导,死得高傲清白。
  现在,叶里赛墓地一派寂静。
  普希金正和你谈论飞驰的铜彼得,
  谈论非洲充满野性的风。
  纳博科夫身居国外,敢仗义执言,赞美诗人的“高傲”,认定他的“清白”,并把他的名字与普希金联系在一起。在纳博科夫的想象中,普希金与古米廖夫交谈,意味着普希金对这位后辈诗人的赏识和器重,同时也道出了纳博科夫对古米廖夫的缅怀与推崇。
  纳博科夫的另一首诗《枪毙》(1928)更是让读者感受到心靈的震颤。
  没有刮脸,冷笑,苍白,
  西装上衣还算是干净,
  没系领带,一颗小铜纽扣
  贴近喉结扣紧了衣领。
  他等着,能够看到的
  有光秃的高墙围在四周,
  草地上有铁皮罐头盒,
  还有瞄准的四条枪的枪口。
  他就这样等着,不止一次
  冲那些主角冷笑,挤眼,
  等待着镁光突然一闪,
  照亮那些不长眼的白脸。
  完了。惨痛的钢铁闪电。
  石头一样冷酷的黑暗。
  盘旋在无底的深渊上空,
  哭叫的天使已神经错乱。
  诗句以白描手法刻画了诗中主人公面对死亡的镇定从容。“一颗小铜纽扣/贴近喉结扣紧了衣领”,这一细节,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死,也要死得有尊严。因此,他敢于面带冷笑,凝视瞄准的枪口。请注意,不是一条枪,而是四条枪!草地上的罐头盒则具有象征意味。罐头盒是空的,被人丢弃的。人的生命被强行剥夺,竟然像抛弃一个空罐头盒那样轻易,这真是人生的莫大悲哀。从这个人物身上,读者可以窥见诗人古米廖夫的身影。
  一个人在生死关头,在临终一刻,心里会想什么呢?无人知晓,难以揣测。但从古米廖夫的作品不难推断,他还有很多未了的心愿。比如,再去非洲,改变土著部落的信仰与生活方式;到中国旅行,去寺庙拜佛,与僧人交往,探寻佛学的奥秘。当然,也可能会想到自己的两次婚姻,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古米廖夫与阿赫玛托娃同属于俄罗斯白银时代的阿克梅派,他们留下了以生命凝结的诗歌作品,不仅受到俄罗斯读者的喜爱,而且引起了国外诗歌翻译家的关注,被翻译成多种外语文本,为俄罗斯诗歌赢得了国际声誉。
  有人说同一个屋檐下容不下一对诗坛情侣,古米廖夫和阿赫玛托娃似乎是生动的例证。然而,他们的婚恋与离异,同样衍变成了诗坛传奇,既凄凉,又美丽,他们的诗延续着他们的艺术生命。
  摘自《中华读书报》2020年6月3日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曲光辉
其他文献
读大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诫我们不管你们多么不愿意,也要熟读八部红色经典,“三红一创,山青保林”。后来我在教我的学生的时候,也是如此教育他们,红色经典的必读书目,除这八部之外,又增加了四部,变成了 12部,“三红一创,山青保林,艾丁赵孙”。“三红一创”的“创”正是《创业史》,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它的作者就是柳青。  我们的老师要求我们,我们也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仅要细读它,还要写出阅读感悟
乡音,带着初夏细雨的湿润从手机中传来:“你还回来吗?咱沈丘槐园的槐花都快等谢啦!”我的眼前,瞬间铺展开一园子的槐树,一槐树的花朵。站在距离老家六十公里的办公室里,内心不安地丈量与家乡的距离。多久没回去了?是半年前的春节吧,那时,家乡的天空还飘着仙子般的雪花呢。  在归乡的途中,我想,多少年没有见到家乡,那开得像雪的槐花了?有二十多年了吧,那时,我还是个懵懂的新嫁娘,而今,我的女儿已将成为新嫁娘了。
美食是与生活的所有乐趣相随的。  吃是人的天性。我邻居家一小孩儿,也就两岁多一点,父母常领着他走亲访友,逢人必定要让小孩儿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礼貌称呼一番。但这孩子奇陉,如果被称呼人空着手,父母再怎么提醒,他只是瞪着眼不作声,倘若来人手上拎着东西,无须大人提醒,便爽快地主动叫人。时间一久,父母明白了,小孩儿辨别称呼的标准就是对方是否拎着“吃”的东西。我自小对吃比较木讷,或许出生于国
“聋子篾匠”四十多岁的时候,终于得了水家佬這根独苗,任三位姐姐怎么看不惯,他无可争辩地成为“戏里的贾宝玉”。   我4个月大时来到外公家,深得同一屋檐下3岁的水家佬喜欢。因为“聋子篾匠”的大弟弟——我的外公,唯一的女儿夭折,再无己出,外婆才蹊跷地接纳了我——公社妇联小李子的毛毛头。凡是水家佬爱吃的,都有我的份,而他姐姐,丝毫不可能夺得一点。于是,最小的姐姐福云总是故意逗他:“她又不是你妹妹!”水
堂姐是大伯的女儿,叫月静,比我整整大五岁,是个安静害羞的姑娘,不喜说话,见有来人,腼腆一笑,平常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院子里绣花。   堂姐十几岁就跟着绣娘学,后来绣娘作古后,堂姐的技艺越来越好。花架上的图案不管有多难多复杂,在她的巧手点缀下,总是栩栩如生。一只五彩的孔雀別人无法绣出其中的艳丽,她用一天时间就绣得惟妙惟肖。那些牡丹啊、荷花啊,更不用提了,活脱脱的,跟刚摘下似的。有时她在细密光华的白绸
某天傍晚,我和妻子沿着江边河堤公园散步,江岸上一排排海钓客们稳坐钓鱼台。  “快看呐,钓着一条大鲤鱼了!”江滨古船码头一阵嘈杂声,人群争相往前涌。我循声望去,只见月影婆娑,或明或暗的漏斗状的灯光下,一条鲜活的大花斑锦鲤咬住鱼钩正上下扑腾,拼命挣扎着,估摸着有十多斤。老翁的一只手攥紧鱼竿线,老妪手脚麻利地用双手猛抵鱼背,一拉活线,鱼儿就毫发无损地掉进盛满水的红色塑料桶,还真是奇了。江滨河岸上的旁观者
一双红袖舞纷纷,软似花鼓乱似云。  自是擎身无妙手,肩上掌上有何分。  ——(清)孔尚任  花鼓燈是流行在淮河流域的民间舞蹈,是汉民族四大舞种中,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以及后场小戏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民间舞种。  说说花鼓灯的舞蹈、灯歌、锣鼓演奏吧。  花鼓灯的舞蹈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有步法、打腿、身段、技巧、扇花、手巾花、拐弯、转身、姿态等400多个舞蹈语汇。花鼓灯舞蹈中包括“大花场”(
2018年,戊戌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和我相依为命三十年的妈妈走了。  妈妈最喜欢古典音乐,每年元旦都会守在电视机前,锁定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其专注程度远超春晚。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努力奋斗数年后,有了足够经济条件,可以带着她去维也纳现场听一次音乐会。可还没等我挣到钱,这花钱尽孝的机会就已荡然无存。  2015年5月的某一天,当我看到那张A4纸的B超结果时,“癌”这个字像一颗沉沉的铅球,以极快的速度击
我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它是怎么一天一天地改变的,我也说不清楚。非常的缓慢,一些工业文明如此缓慢地、一点一滴地让你难以感觉地渗透,没有什么不能够理解的,就像空气流动一样自然地过渡。一切好像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不是这样,又是什么样的呢?  村庄,就像一座衰朽的空房子,里面住着空巢的老人,年幼的留守的永远充满了渴望爱和温暖的孩子,他们的内心,就像那些盖好了却常年无人居住的楼房,庞大
The service of the fruit is precious, the service of the floweris sweet, but let my service be the service of the leaves,in its shade of humble devotion.  果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那么,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