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年级计算正确率的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yygyds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发现孩子计算正确率明显下降。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由于各方面原因,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很多家长都认为这是孩子粗心大意、马虎造成的,很多教师批改作业时发现很多学生并不是不会做计算题,而是会做却做不对。比如,我发现学生计算错了,想了解学生错的原因,便让学生再做一遍,学生便能做对。教师必须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制定对策,减少错误率。在平常教学中,无论是平时作业还是素质评估,计算错误屡见不鲜,不仅在“差生”中出现。其实多方面能力缺失综合表现,忽视不得,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成长,尤其中年段更不能马虎。
  首先从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习惯来说:
  第一,理解和牢固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四则运算的法则是根据实例总结出来的,如按一般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只知道要这样算,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计算过程中知识性差错比较多。例如:306÷3=?有的学生错算为12。这种错误是对不够商“1”的除法笔算法则理解不清。针对这种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使学生懂得商的最高位确定后,下面各个数位都必须有数字,这里0起到占位作用。
  第二,加强练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在新课标提倡算法多样化后,学生只有正确合理灵活地巧算,才能省时、省力、提高计算速度,提高计算质量。如计算128×5×8=?不会观察题目的孩子直接计算,但是教师提示一下,125和8相乘可以得到1000。这样既容易算对又省时。因此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应当重视教给学生一些运算技巧,尤其四年级学习了运算律以后,更应该培养孩子巧算和简便运算。如可以让孩子记住25和4、125和8、25和8等这样相乘后能得到整百整千的特殊数,孩子做起来就会很快。另外,合理多练,讲究实效。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是在运用计算法则,经过综合练习后实现的。多练并不是让学生做机械性练习,这样练再多也收不到效果,可以针对某种类型进行深入和透彻训练。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应包括四方面:即细心审题、认真计算、正确估算、仔细检查。学生掌握运算法则都能很好地说出,只是运用时不太理想,老师要求他们对每一道题都做到一看(看数字、看运算)、二想(想怎样计算)、三算(根据想好的,仔细书写)、四查(看计算是否正确),有时还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验算。要学生书写一定认真,因为只有书写认真,学生注意力才能集中。正确率才会提高。学生久而之久就能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这里还应该强调用草稿纸,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给孩子演示如何用,让孩子效仿。这样可以教给孩子用草稿纸的方法,以免发生在草稿纸上做对,到试卷上就错或者从试卷抄题到草稿纸上就出错的问题。
  第四,加强口算能力培养。进入中年级后随着课程难度加深和练习量加大,孩子进行口算的时间越来越少。另外为了考试时求稳,有些估算对孩子的要求不是很高,或者说只要掌握方法,不要求掌握到何种程度,更不要说真正运用到实际计算中。而实际上口算正确、迅速与否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提高,设计口算练习时要有针对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包括一些简便运算题,经常进行口算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整十与一位数相乘、两位数与两位数的相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整百数与一位数;到四年级后,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可以训练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两位数。还可以教孩子方法,如78÷13=?我们可以这样想:几乘3的末尾会有8呢?想到6,再进行6与13的口算,验算下是否正确。最后得出答案,可以省下试商的过程,又快又准。
  增强口算意识,养成口算习惯,加强综合性训练。凡能用口算或部分能用口算的尽量用口算解决,不能用的想办法用,实在用不了再笔算。这样有利于提高判断能力、训练反应速度,同时可以熟练和巩固口算方法,并进一步转化为技能。
  方法固然重要,可是孩子的心理不容忽视。
  不能对题意、题目本身有全面的认识,原因在于孩子的感知能力弱。经常发现学生计算时由于受到算题本身的影响,常常感知不全面、不精细,造成抄错数字或漏写数学等。如把67写76;把÷写成 ;有时抄题时抄了这一题的前半部,下题的后半部,首尾不符。还有的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问题,这都是孩子意志品质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孩子些鼓励和刺激,促使孩子更加集中。
  在前面做题的基础上没能适应新的题型,存在思维定势。如168-68÷2,其实孩子知道运算顺序是先除后减,但是拿到这个题目,他的注意力会放在168-68上,感觉正好是100,就会先算。因为前面学习的都是分步计算,他的感知停留在一步计算,而现在有两步的综合算式了,孩子会忽视后面的运算而忘记运算顺序。
  孩子在进退位上容易出现问题,在计算过程中会出现暂时性遗忘。进行进退位加减、或者乘法时,很多孩子会忘记加减进位数,也许嘴里还念叨着,一到手写时就忘了。这时老师可以教孩子些方法,用手指表示进位的数,这样就能减少遗忘等。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学中要减少学生计算的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采取相应对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有了相应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教育问题仍然是许多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时会遇到的,如后进生问题。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会有后进生,尤以数学这门学科中的后进生的比例为最。在传统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教师不能很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关注。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微课程应运而生。就微课程而言,优势主
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将2,7-双(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9,9-二辛基芴与2-氨基-4,6-二碘嘧啶共聚,得到了一种新型共聚物聚(2-胺基嘧啶-9,9-二辛基芴).采用红外
三巨头rn古希腊数学史上有一段黄金时期,那就是从公元前338年到公元前30年——最后一个希腊国家托勒密王国灭亡的这300余年.rn公元前300年左右,托勒密一世开始在埃及的亚历山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寻找礼物(出示游戏规则)
目的 探讨研究康复护理在老年住院病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7年12月~2019年1月间住院的200例老年患者病例资料用作本次回顾性研究样本,根据临床护理方式的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并发贫血患者的护理服务措施.方法 纳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1月90例2型糖尿病并发贫血患者,均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随机将患者分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对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五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课。在学生了解了自然数之后,应该对数有着更全面的认识。生活中经常运用到负数,掌握负数对学生认知生活事物有帮助作用。我以生活事例为引导,让学生认识与掌握负数,如海拔的高度与气温。首先通过生活事物的举例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部分负数,接着通过具体事例进行总结,然后推及负数的知识,掌握负数的意义。  二、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应该联系
本研究通过比较Tremor大鼠和正常Wistar大鼠海马中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改变、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以及对Na+-K+-ATP酶活性的变化以及细胞色素c(cyt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抢救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
摘 要: 数学这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一直伴随我们始终,小学数学是最基本的数学,是为今后数学学习打基础的环节。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但是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之前数学教学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更不用说成为学生的兴趣。而今有效问题情境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数学学习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产生自主学习意愿。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有效问题情境 创设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