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是否转向低迷

来源 :求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股指不断上扬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渐增大等问题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这与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状况极为相似。人们纷纷担忧中国是否也会出现与日本一样的经济低迷。作者认为,尽管中国经济与当年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表现多有类似,但由于中国政府采取的对策较为及时、到位,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类似日本的长期经济低迷。
  关键词:中国经济;日本经济;比较经济学
  作者简介:宋成华(1965—),男,黑龙江拜泉人,经济学博士,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日本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08)02-0070-07收稿日期:2007-12-30
  
  近些年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股指不断上扬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等问题受到国人的广泛关注。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与当年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表现极为相似。于是,“中国经济存在泡沫,一旦泡沫破灭,可能出现与日本一样的经济低迷”的担忧之声频出,人们对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又增加了一份忧虑。从目前所能查阅到的研究成果看,多数是针对中日两国经济表现的相同点进行的分析,而对两者应对措施的不同研究得却较少。本文拟从两国对泡沫的警惕程度、经济发展阶段、国内需求、吸收外资情况等几个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措施进行探讨,以此来解释中国经济是否会走向低迷。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
  
  二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主要依赖其制造业的推动。这一时期,日本经济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方面,日本制造业实行了出口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日本高度关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逐步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结构转变。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又不断促进了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有效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
  在日本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之时,美国经济却表现不佳。于是在美国政府的主导下,1985年9月22日,西方五国财长达成了“广场协议”,其主要内容是引导美元相对日元等货币贬值。在“广场协议”达成前一天的东京汇市上,1美元兑换242日元,而到了1985年12月底,美元就已跌破了200日元的大关。到1988年年初,美元进一步下跌到了1美元兑换128日元的水平。在短短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日元相对于美元持续升值了近一倍。日元的大幅升值,使得日本企业的出口压力增大,日本央行不得不采取降低再贴现率等措施加以应对,进而使日本经济出现波动,1991年以后经济增长率明显下滑。
  错误的金融政策是泡沫经济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减少因日元升值导致的经济衰退,日本中央银行于1986年1月先后分四次将再贴现率下调至3%,大幅度放松银根。1987年2月又进一步下调至2.5%。到1987年中期,日本经济实际上已经摆脱因日元升值所导致的低迷,出现复苏的迹象,本来这时央行应考虑出台加息政策,以降低大量增加的流动性。但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出现了“黑色星期一”的暴跌,为了防止美元也因此大幅贬值,出于国际协调的目的,日本央行被迫维持了较低的利率政策,2.5%的超低利率一直持续了2年零3个月,使得货币供给大量增加,日本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又由于监管的不到位,一些企业将大量资金投向了股票与房地产市场,从而推动了股指和房地产价格的攀升,加速了泡沫的膨胀。因此,在反省泡沫经济的教训时,一些日本学者对出台这一低利率政策的目的性提出了疑问,“到底是为了日本,还是为了美国?”现在看,不得不说该政策更多地顾及了与美国的政策协调,而对本国的利益重视不够。
  突然而剧烈的收紧政策是导致泡沫破灭的直接原因。在经济出现一片“景气”之时,日本国内的一些学者如野口悠纪雄等人,对可能诱发的经济泡沫提出了警示,但并没有引起日本政府的足够重视,从而放任了股价与地价的上涨。而当1989年意识到经济泡沫的存在时,平均股价已上升到1986年的三倍, 1990年全国的商业用地的平均价格也已经上涨到1985年的四倍水平。于是,为阻止泡沫的进一步膨胀,日本央行在1989年5月突然调整货币政策,将再贴现利率从2.5%提高到3.25%,并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内不断提高,到1990年8月第五次调整后,再贴现率达到了6%;针对房地产业的融资也在1990年实施了总量控制,央行要求金融机构每季度对房地产业的融资增长率要控制在贷款总额增长率以下;同时为了提高土地的持有成本,1992年又针对投机性持有的土地按照价格征收“地价税”。上述金融紧缩政策,带来了股价与地价的双双暴跌。日经指数从1989年12月末的38 915日元的历史高点急速回落;1990年4月急剧降至28 000日元,4个月内下降了10 666日元,降幅达到27.5%;1992年8月进一步跌至14 309日元,与最高点相比下降了63%。房价也从1990年下半年开始下跌,自1991年7月至1992年7月的一年内,东京的住宅用地价格下降了15.1%,大阪下降了23.8%,京都下降了27.5%[1]。至1998年底,日本的土地和股市共有1200万亿日元化为泡影①。泡沫的破灭导致从事土地和股市投机的不动产企业、建筑公司等陷入破产,从事土地担保融资的银行也因受牵连而出现巨额坏账,产生惜贷行为,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等180家金融机构跟着接连倒闭,泡沫经济给日本经济带来了空前的打击。
  “广场协议”引发日元持续升值,居高不下的日本的要素价格又使得产品成本难以下降,加上国内消费的低迷,使许多企业对日本的经济前景感到担忧,并开始减少设备投资,日本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从战后日本经济的增长趋势看,实际增长率由20世纪60年代的年均10.45%,降低到70年代的5.22%,80年代的3.72%,而后又降到90年代的1.48%,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放缓趋势(见图1),1997年与1998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伴随90年代的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失业率也不断攀升,最高时2001年达到5.5%。
  
  数据来源: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科学技术指标项目组编写的《科学技术指标——日本科学技术的体系之分析》,2004年版第19页,及其他相关资料绘制。
  综上所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以日元升值为起点,拉开了泡沫经济的序幕,股指及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扬。泡沫的膨胀给日本经济带来了短期的繁荣,形成了所谓的“平成景气”。但当发现经济存在泡沫的迹象后,日本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加以控制,进而导致了泡沫的快速破灭,使日本出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达十多年的经济低迷①。当然,导致日本经济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其国内因素而言,除了泡沫经济破灭的影响以外,需求的不足、投资的疲软等也是形成低迷的原因。此外,人口老龄化、制度改革滞后等结构与体制方面的问题也加剧了经济的低迷。
  3.努力扩大内需,真正落实国家的各种富民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成果。从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看,由于粮食及石油价格的上涨,可能引发新一轮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受此影响,各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了2008年的世界经济的预期增长率,美国、日本等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期也普遍下降。这意味着我国将难以长期依赖“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今后的中国经济发展要在更大程度上依靠内需的拉动。近年来,国家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出台了多项改革措施,但最为关键的是政策的落实。如果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国内的需求无法启动,则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将难以持续。
  地区差距也是一个我们应高度关注的问题。中国的地区差距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突出的,在经济发展引人注目的沿海地区的上海,人均GDP竟然是发展滞后的贵州省的10倍。而在日本,收入最高的东京与最低的冲绳也只停留在2:1的水平上。地区间的巨大差距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同时也给我们指出了工作的方向,今后政府应在贫穷落后地区的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房保障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尽快缩小差距。
  4.慎用利率调整政策。由于受到次级债的影响,美国自2007年10月以来已经两次下调美元存款利率,这使得中美间的利息差在逐渐缩小,如果我国利用提高利率的办法应对通货膨胀,也可能增加投机性外资的流入,加大我国处理现实经济问题的难度。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实施各种措施,抑制物价继续上升的情况下,2008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的预期有望回落,利率调整的必要性也在下降。即使出台利率政策,也一定要控制幅度。现阶段央行采取的加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加快利用外汇储备对外投资的步伐,就是很好的尝试。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但是我国针对因货币供给增加可能带来的经济泡沫早就有所警惕,因而着手调控的也较早,调控手段也相对果断。类似这样的调控在1993—2003年之间曾有过两次,1992—1997年是针对宏观经济过热所采取的紧缩性调控,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从1992年的14.2%下调到1997年的8.8%,CPI从1994年的24.2%下降到1997年的2.8%,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乏力,为此,1997—2003年间我国实行了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通过各种调控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增长率由1998年的7.8%上升到2003年的9.1%,CPI从1998年的0.8%上升到2003年的1.2%,中国经济顺利摆脱了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的通货紧缩(数据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各年版)。上述两次宏观调控,都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实现了调控的目的,而且所需时间都不长。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利用多种政策组合的调控下,本轮实施的“从紧”的调控政策,也能使中国经济克服所面临的各种困难,逐步走向稳定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野口悠纪雄.泡沫经济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2] 冯昭奎等.中日关系报告[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年.
  
  [责任编辑 国胜铁]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在梳理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经济学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具有一定现实性并能够解释中国煤炭资源利用现状和成因的简单模型。本文认为,长期以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煤炭资源负稀缺租、低水平且缺乏弹性的利息率和封闭的经济环境,并据此得出了相应结论。  关键词:不可再生资源经济学;煤炭资源;稀缺租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09)0
摘要:作为一种先验哲学,现象学正在经历一场自然化的转变。现象学的一些观点对于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而现象学也必须从经验科学那里获取必要的知识补充。因此,固守先验哲学和经验科学之间的严格界限已经不合时宜了。但是,现象学自然化的同时仍要保留其独特的学科方法和特征。  关键词:现象学;经验科学;自然主义  作者简介:丹·扎哈维(Dan Zahavi),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哲学系教授,丹麦
摘要:即位诏书是帝制时代政策阶段性继替、关联的重要资料。文章将洪武至正统六位皇帝的即位诏书加以排比分析后提出如下判断:所有这些即位诏书都以申明新君即位合法性为要旨,并皆宣布大赦、新政条款,可见皇帝政治仍须取得与民心、普遍文化价值的契合,并非造成既成事实即可;建文帝即位诏表露出从威猛严苛转向文治宽仁的政策意向;明初诸帝中朱棣即位合法性最成问题;洪熙即位诏与建文政令相通,以宽仁休息为核心,朱棣、朱高炽
摘要:扬州评话等说书艺术在心理描写方面形成鲜明民族特色,心理活动互相关联交错形成“心理场”,这种心理现象特别富于动态和关联性,并与语言动作紧密配合,避免孤立和静止,擅长即时性立体性刻画人物。这使我们洞悉同时出现的人物心理活动和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不动之动”、“无声之声”的生活况味和艺术韵味。“心理场”的艺术魅力使人们熟悉已久的陈旧故事焕发崭新艺术吸引力。  关键词:“心理场”;关联性;动态感;立体
摘要:作为活跃于明代嘉、万文坛的重要人物,汪道昆在维护七子派文学地位及传导其文学影响,包括建构所在徽州地区与流行于中心文坛的诸子复古思潮之间关系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也表现出谋求另辟门户的努力,企图调整或变通七子派诗文复古的某些传统策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由七子派主导而笼罩于嘉、万文坛的复古风尚,在释放出它强势影响力的同时,也被接受与传播对象包括同属阵营文学势力加以不同程度的调整与改造,突破某
摘 要:运用HP滤波法估算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潜在产出,并基于投入产出表推导的公式计算制造业行业的固定资本存量,通过对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的调整,重新构造中间投入价格指数,估计制造业各行业的中间投入。在此基础上,利用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形式,对潜在产出与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潜在产出与要素投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不同行业、不同
摘要:张艺谋近期影片《三枪拍案惊奇》和《山楂树之恋》在叙事上不乏可取处,但其遗憾同样值得关注。《三枪拍案惊奇》把原作的“反英雄”故事同中国东北喜闹剧杂糅一体,使得个体严肃的生存沉思同群体轻松的嬉闹奇特地糅在一起,缺乏中国通俗艺术应有的兴味蕴藉,令观众找不到投入的充足理由。《山楂树之恋》对小说原著实施了缩减、分割、变形、新编等改编策略,造成了零散化感受,一方面让青年观众不仅不理解主人公性压抑的政治根
人们常说柏拉图是西方知识论(epistemology)的始祖,但对西塞罗和奥古斯丁在知识论方面的贡献研究不多,评价不高。从西方知识论的发展来看,哲学家们对知识的探究主要涉及四类问题:一,知识的本质(什么是知识?);二,知识的来源(知识来自哪里?);三、知识的特性(知识是真实的吗?);四,如何为知识“辩护”(知识何以可能?)。柏拉图、西塞罗、奥古斯丁对这些问题作过大量探讨,他们的解答代表着西方古代知
摘要:“觅馆”是塾师职业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塾师职位的获取,一般需要一定的社会信用关系进行担保,诸如亲属宗族、师徒友朋、乡缘地缘等社会关系在塾师的职业获取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晚明社会变迁及塾师职业竞争的加剧,塾师的职位获取成本增加,而职位的稳定性却明显削弱,使频繁的“觅馆—失馆—再觅馆”成为塾师一种较为常见的生活模式。这不仅成为晚明师道日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塾师以“济
摘 要:文化哲学不是关于文化的知识(文化学),而是对文化的自觉与反思。文化的历史与认识文化的历史不同,认识文化的历史起源于文化的发现,是对一个完全由人自己所创造的存在的领域(或是形式)的发现,这种存在既不是以神的法则为前提,也不是以自然的必然性为前提,而是以从这二者独立出来为前提,是按照人的自由法则而存在的。文化哲学的任务就是认识这些法则以及论证自由这个事实在自然界、社会以及所有其他必然性中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