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思路与方法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ke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夯实学生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的语文教学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要通过语文教学来渗透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具体的渗透思路是以教材内容为根本,以多种形式为载体,以理解品鉴为目的。通过古文研读渗透法、传统节日庆祝法、时事话题分析法来进行渗透,从而发展高中学生的优秀文化素养与品格。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 渗透思路 渗透方法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特点,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作为新时代的高中学生,必须要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有较为全面、科学、合理的认知,从中汲取精神养料。为了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将其与具体学科进行渗透教学是最主要的方式,而在众多学科中,语文教学无疑是与传统文化教学匹配性最高,适配性最强的科目,教师可以巧妙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思路
  (一)以教材内容为根本
  教材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是所有教学活动设计的立足点与依据,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需要以教材内容为根本,善于挖掘教材中可提炼的传统文化教学素材。以必修一《月是故乡明》《漂泊的旅人》为例,这两篇文本讲的是“思乡”,对故乡故土的热爱与眷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非常浓厚的一股情感。譬如,很多旅居在其他国家的侨胞,他们内心深处对祖国母亲的情感是持久深刻的,这股情感会表现在家乡投资建设,又或者是学有所成后选择回到祖国,教师可以沿着这一线索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活动。
  (二)以多种形式为载体
  传统文化是基于意识流的形态,它是抽象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应采用以多种形式为载体的思路。譬如,上面指出教学活动应当以教材内容为根本,这是课内教学活动。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包括阅读经典名著,阅读传统文化的基础常识,参与涉及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等,这就属于课外教学活动。譬如,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立足于互联网,采用慕课、微课、远程连线等方式来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的教学。还譬如,除了理论上对传统文化的诠释与讲解外,还需要借助于传统节日、文化藏品等实践类载体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总的来讲,多种多样的载体能够让教师在设计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时更加游刃有余。
  (三)以理解品鉴为目的
  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认知、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理想树立等,都有着很重要的导向引领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还需要采用以理解品鉴为目的的教学思路。以必修三《烈士的抉择》《五人墓碑记》等为例,这些文本的中心思想是“爱国主义”,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情感。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思考与认识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有什么表现,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是否有不同的特征,爱国主义对一个人在进行重要人生抉择时有怎样的影响力,爱国主义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等等,通过理解和品鉴传统文化,学生们才能更好地去学习传统文化,使其成为助力于自己成长的精神养料。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方法
  (一)古文研读渗透法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语言文字交流的基本载体,是传统文化中一个组成部分,在苏教版高中语文中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可以采取古文研读渗透方法。以古诗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渗透传统文化:其一,诗词歌赋的文学体裁。言简意赅又意蕴丰富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教师可以站在文学艺术性、语言学术性的角度来指导学生品鉴古诗词的独特文化魅力。其二,诗词歌赋本身所承载的意义与内涵。古代诗人多用诗歌创造来表现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象,表达个人情感。教师可以站在文化背景分析、情感揣摩体验的角度,来指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是如何用诗词这一传统文化载体来抒发感情的。其三,诗人分析。每一位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特点,譬如盛产诗歌和诗人的唐朝,初唐,盛唐,晚唐,这三个阶段的代表诗歌和诗人就有所区别,这种区别折射的除当时社会环境的特点以外,还包括了当时的审美潮流,这也是同一文化形式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发展特点,同样需要被学生所认识和理解。总的来讲,古文研读渗透法强调以古文这一传统文化本身来作为教学的载体。
  (二)传统节日庆祝法
  教师在组织设计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时,离不开具体的载体,而传统节日就是非常好的一个渠道。一方面,传统节日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构成板块。另一方面,学生在庆祝传统节日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体验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以必修五《登高》《滕王阁序》等为例,这两篇阅读文本的主题“登高望远”是古人非常喜欢做的事情,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的传统,久而久之,爬山登高也成了重阳节的习俗。教师在这一天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登高,在爬山之余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重阳节的由来、古代人们的庆祝方式、意义等。比如,有一种说法是重阳节登高是源于古人对山神的崇拜,认为山神能够使人免除灾害。这种说法背后,其实是古人对平安、康泰、富裕的期望与追求,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一个时代人们的共同追求,区别在于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体现,教师可以就这个切口来与学生们讨论关于“祈福”等传统文化。总的来讲,传统节日庆祝法强调在体验的过程中去感受传统文化。
  (三)时事话题分析法
  时事话题分析法,指的是教师从语文教学中渗透地域文化时,可以联系实际,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让传统文化“更接地气”。譬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来收看《诗词大会》这一节目的片段,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古诗词在这一节目的推动下“突然爆火”,参与的嘉宾和点评的嘉宾,是如何做到对古诗词信手拈来,这种炉火純青的文学功底背后体现的是传统文化怎样的一种魅力,在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当下,如何让传统文化能够以更富有创新性,更富有吸引力的方式重新焕发出璀璨的光彩等。由《诗词大会》的备受追捧,可以再拓展思考近几年的“国学热”“国学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将目光从西方文化、潮流文化的领域中重新聚焦到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这一现象的背后又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与发展必然性等。总的来讲,时事话题分析法将传统文化的渗透置放在一个社会环境中,提高其实践性,提高学生学习了解的深刻度。
  三、结语
  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在五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力日益凸显。党和国家提出了文化兴国的理念与战略,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涵养润泽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多面。从学科的角度来讲,语文作为人文类学科,其对学生精神意识形态的教育教学活动正好与传统文化的教学有很多重叠之处,因此,教师可以按照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养育下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田新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J].文学教育:上,2017(07):58-59.
  [2]蔡同军.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中学语文,2016(15):41-4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疫情期间普通高中线上学习效率相对低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提高线上学习效率的具体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普通高中 线上教学 提高效率 方法措施  一、背景调查及原因分析  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线上教育飞速发展。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施虐,为应对防控疫情新形势,“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现有的养老机制已经与不断增长和高水平的养老需求相脱节,建设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各地越来越重视的一项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发现,河北省秦皇岛市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虽然明确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发展方向,但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对策,力求对解决该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提供依据。
摘要:现在的数学教材内容以“西算”为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明只是点缀,使我们的数学教学缺乏温度感、缺少文化味。我们要将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合理切入,巧妙融合,利用传统文化中的语言之美,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图形之美,呈现文化内涵;利用名人名著,培养人文精神;拓展数学研究,从而体会数学文化的价值,让数学的教与学更有“味”。  关键词:储备知识 巧妙融合 文化价值  数学是什么?学生说,数学是题海,是符号
改革,在我们国家涌起了新一轮大潮。近年来,不管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土地制度等各个领域,改革均得到了全面深化。全国从中央到地方,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涌现。提及企业改革,就绕不开经营业绩考核,本文主要介绍改革春风中的国有企业改革。经营业绩指标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综合程度高低等因素会很大程度影响经营业绩,财务指标在评价中扮演重要角色。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讨论财务指标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质量成本管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的短板,补齐这块短板是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质量成本管理的原理出发,介绍商业银行质量成本的概念,分析与工业企业质量成本相比的四大特点,对商业银行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进行分类说明,阐述商业银行质量成本预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著名数学家赖登塔尔表示:反思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和动力,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能力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另一个水平。本文就反思的作用和如何反思谈几点看法。
本文利用UGC数据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基于LDA主题模型方法结合朴素贝叶斯模型,探究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维度及其构成因子。研究发现:LDA主题分析,共确定了32个自然风光、10个展览馆、7处公园、19处景点、6个游乐园、11处温泉以及8处文物古迹;游客感知维度主要有环境、体验、服务、游乐园、方式和游玩价值等5个核心类属;游客景点的感知主要体现在“环境”和“体验”方面,对于服务方面的要求并不显著,特征词主要为“风景”“门票”相关内容上,对旅游相关“产品”“文化”“从业人员”
摘要:在智慧教育和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今天,多媒体技术走进教学活动已屡见不鲜。“几何画板”作为一种重要的多媒体技术也有其独特的功用与价值。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也可以创设动画情境、展示直观动态效果,甚至还可以模拟数学实验、探究变与不变的规律。“几何画板”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会使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变得轻松活泼、妙趣横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几何画板” 小学数学课堂  引言  在智慧教
全面预算管理是电信企业做好预算决算、预算执行、预算处理的有效保障,其在电信企业中的应用价值也逐渐得到了认可。目前,一些电信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与电信企业战略导向不一致,所以电信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必须牢牢围绕战略导向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先进性与规范性。鉴于此,本文将基于战略导向视角,分析电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仅供电信企业参考。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小学数学新课标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的说明和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而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对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为了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要从情境、实践和体验三个方面入手。本文就此进行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