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疫情期间普通高中线上学习效率相对低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提高线上学习效率的具体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普通高中 线上教学 提高效率 方法措施
一、背景调查及原因分析
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线上教育飞速发展。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施虐,为应对防控疫情新形势,“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我国中小学大规模线上教育正式拉开了帷幕。线上教育在特殊时期为中小学承担了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为保障学生的持续学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不少教师在具体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这种情况在我们县城普通高中表现得相对明显。
疫情期间我校高三曾参与了一次线上联考,从考试结果来看,不论是优秀率、目标率、及格率、参与率同比都有所下降。针对这种现象我对两个平行班的学生进行了线上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有:①有些在线学习平台不适用,比如有些平台要求必须用电脑,而学生大部分使用手机。②我们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离开学校和父母的直接监管,思想容易松懈,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足。③不少教师在直播或录播时,技术生疏,或对“线上”这个特殊的教学情境准备不足,只顾埋头上课,缺乏教学艺术,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④学生面对花样翻新、优劣不等的学习资源不会选择,无所适从。⑤学生有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方法措施
(一)家校合作——班主任、教师、家长齐抓共管
1.发挥班主任作用,加强思想教育和常规管理
班主任可以利用班级群,定期在线上开班会,精心设计班会内容,比如播放贴近学生生活的小视频、励志小短片、升学E网通的“心灵FM”。班主任可以利用直播与学生交流互动,或让班干部轮流当“主播”主持班会,让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等;也可以在思想方面及时疏导,防微杜渐。在学习方面,班主任也要合理规划,比如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合理安排各科内容,劳逸结合。
2.发挥家长的作用,协同管理
班主任可以建立家长群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我们的学生很多都来自农村,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并不了解孩子真实的学习情况。教师建立家长群把孩子在线听课情况或提交作业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经常公布优秀作业、进步作业、未完成作业名单,能让家长及时准确地了解孩子真实的学习情况,个别问题学生要和家长单独反复沟通。事实证明:疫情期间家长的参与、配合对保证学生成绩的稳定和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有的学生具有两面性,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面前表现得可能会有所不同,任课教师要主动与班主任多沟通,使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了解,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生建立良性互动,从而搞好教学工作。
(二)创新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提高网上教学效率
线上教学方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习情境变了,组织方式变了,教师的角色也变了,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1.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教学平台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平台未必要最先进,但一定要实用。我们的学生很多都来自农村,家里未必都有电脑,大部分都用普通手机,如果功能太复杂或软件使用太拥堵,容易造成卡顿,势必影响学习效果。在线上直播刚开始时,由于技术生疏或平台选用不合适,老师对着空气直播了一两个小时,而学生什么都没听见的情况时有发生。后来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优化,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腾讯课堂、QQ直播间、钉钉直播、剪辑师等学习平台,避开软件平台使用高峰时间段,情况才逐渐好转。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网上直播教学以适度和简约为主,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在线上教学。比如语文学科,我们在做专题复习时就要注意内容的选择。由于原定假期短,疫情又突如其来,很多学生手边没有多少学习资料,没法提前线下预习,老师要上直播课怎么办?老师要选择那些文字不是很多的专题,比如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作文教学就相对合适些,而像那些内容艰深,需要学生深阅读的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或文言文阅读就不太合适,教师可以把大块文章分割成小块,分项讲解,分项练习。比如论述类文本阅读,要练习“偷换概念”这种题型,我们只需要从大段文章中切割相应的部分即可,不必让学生整篇阅读;再比如练习文言文断句时,我们也未必要让学生阅读整篇,这样就会减轻学生用眼負担,让学生乐于接受。当然要做到这些需要教师提前备课,收集整理材料,这比平常课堂上课要花费更多精力。
教师可以适当地减少直播课内容,选用网上的优质资源推荐给学生,比如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上的许多精品课就很好,这样省时省力,事半功倍,教师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搞教学创新;那些重要的、易于被学生忽视的或理解有难度的知识点才是我们直播课要关注的重点。
3.控制好在线学习的时间和说话的语速
线上学习不论是教师直播、录播还是线上自主学习都不可时间太长,一是为了学生用眼卫生,二是学生长时间对着屏幕专注力容易分散。我认为线上学习一般以半个小时左右为宜,像一些讲知识点的小视频10分钟左右即可,切忌赶进度图快,从而影响效果。另外教师在直播或录播时,语速不能过快,由于线上无法和学生直接面对面交流,教师不能及时洞察学生学习情况,如果语速过快会加大理解难度。教师最好在每个学习任务完成后做个小结,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学了什么,应该学什么。
4.搞好课堂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疫情期间当了一段时间的“主播”,老师们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群里成员不少,在线的人不多,听课的人更少”。由于是线上,学生缺乏在校学习的约束感、临场感和参与感,注意力容易分散。普通班的孩子自制力本来就相对较弱,如果父母不在身边监督就更容易放任自流,打卡不听课、签到不听课的同学大有人在。如何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听课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我觉得利用平台的互动功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1)课前互动。设置15分钟课前准备时间,教师要了解学生在线情况,督促学生按时进班;把当天要讲的纲要以PPT的形式提前分享屏幕,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心理准备;询问学生网络是否通畅、师生之间互相通话是否正常、屏幕字体的大小是否合适等,为正式上课做好准备。
(2)课堂互动。线上教学与平时课堂教学一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单方面的长时间的讲授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教师在讲解关键处对学生适时发问,让大家共同回答或点名让某个同学回答,及时评价,既能了解他们知识掌握的情况,又能让其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从而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当“主播”讲解知识点,通过学生投票、点赞等方式进行评价,让其产生获得感;也可以开通语音平台和文字评论区让大家对重要问题交流看法。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才能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课后互动。课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或补充课堂不足,或交流作业情况,或为学生答疑解惑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一直在他身边。
5.针对不同学生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教师把他们分为若干学习小组,给他们分配不同的任务,提供不同層次的线上资源。每组设立一个组长,分组在线上展评学习成果、作业完成状况、优秀率、目标率等。组内成员互相帮扶,平行组之间展开竞争,挖掘他们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三)做好线上与线下的衔接工作
开学后不要急着上新课,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摸清底细,对学生疫情期间线上学习的状况进行综合诊断评估。学生的学习品质有差异,自律性强的孩子会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根据需要自主选择线上资源;自律性差的孩子很可能会投机取巧、阳奉阴违。所以线上学习中到底有多少同学在“浑水摸鱼”,线上测评结果的可信度有多少,还有待于开学后的进一步检测。
教师需要对全班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调查、访谈、检测等方式找出学生线上学习中存在的共性或个性化的问题,将线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作为线下补充的重点,制定计划一一落实,做到“一人一案”。
我们要意识到开学并不是线上教学模式的终结,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促进线上和线下多元教学模式的融合,既让学生保持疫情期间形成的自学能力,又发挥线下教学的优势,使二者相得益彰,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研究小结
这次疫情下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无论是意识上还是技术上都迎来华丽的转变,这比以往任何一次技术培训都来得更真切有效,教师不能抱着以往的教学经验故步自封,我们要以此次疫情为契机, 乘着国家和教育部门大力支持、家长密切配合这股东风,化被动为主动,轻装上阵,潜心钻研,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春天。
参考文献:
[1]宗旭.在线教育如何解决“自律” 期待更多模式和技术介入[N].每日经济新闻,20200317.
[2]王志刚,张桢.技术赋能 模式创新 推动在线教育向高质量发展[N]. 国际出版周报,20200615.
关键词:普通高中 线上教学 提高效率 方法措施
一、背景调查及原因分析
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线上教育飞速发展。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施虐,为应对防控疫情新形势,“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我国中小学大规模线上教育正式拉开了帷幕。线上教育在特殊时期为中小学承担了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为保障学生的持续学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不少教师在具体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这种情况在我们县城普通高中表现得相对明显。
疫情期间我校高三曾参与了一次线上联考,从考试结果来看,不论是优秀率、目标率、及格率、参与率同比都有所下降。针对这种现象我对两个平行班的学生进行了线上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有:①有些在线学习平台不适用,比如有些平台要求必须用电脑,而学生大部分使用手机。②我们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离开学校和父母的直接监管,思想容易松懈,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足。③不少教师在直播或录播时,技术生疏,或对“线上”这个特殊的教学情境准备不足,只顾埋头上课,缺乏教学艺术,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④学生面对花样翻新、优劣不等的学习资源不会选择,无所适从。⑤学生有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方法措施
(一)家校合作——班主任、教师、家长齐抓共管
1.发挥班主任作用,加强思想教育和常规管理
班主任可以利用班级群,定期在线上开班会,精心设计班会内容,比如播放贴近学生生活的小视频、励志小短片、升学E网通的“心灵FM”。班主任可以利用直播与学生交流互动,或让班干部轮流当“主播”主持班会,让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等;也可以在思想方面及时疏导,防微杜渐。在学习方面,班主任也要合理规划,比如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合理安排各科内容,劳逸结合。
2.发挥家长的作用,协同管理
班主任可以建立家长群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我们的学生很多都来自农村,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并不了解孩子真实的学习情况。教师建立家长群把孩子在线听课情况或提交作业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经常公布优秀作业、进步作业、未完成作业名单,能让家长及时准确地了解孩子真实的学习情况,个别问题学生要和家长单独反复沟通。事实证明:疫情期间家长的参与、配合对保证学生成绩的稳定和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有的学生具有两面性,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面前表现得可能会有所不同,任课教师要主动与班主任多沟通,使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了解,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生建立良性互动,从而搞好教学工作。
(二)创新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提高网上教学效率
线上教学方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习情境变了,组织方式变了,教师的角色也变了,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1.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教学平台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平台未必要最先进,但一定要实用。我们的学生很多都来自农村,家里未必都有电脑,大部分都用普通手机,如果功能太复杂或软件使用太拥堵,容易造成卡顿,势必影响学习效果。在线上直播刚开始时,由于技术生疏或平台选用不合适,老师对着空气直播了一两个小时,而学生什么都没听见的情况时有发生。后来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优化,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腾讯课堂、QQ直播间、钉钉直播、剪辑师等学习平台,避开软件平台使用高峰时间段,情况才逐渐好转。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网上直播教学以适度和简约为主,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在线上教学。比如语文学科,我们在做专题复习时就要注意内容的选择。由于原定假期短,疫情又突如其来,很多学生手边没有多少学习资料,没法提前线下预习,老师要上直播课怎么办?老师要选择那些文字不是很多的专题,比如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作文教学就相对合适些,而像那些内容艰深,需要学生深阅读的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或文言文阅读就不太合适,教师可以把大块文章分割成小块,分项讲解,分项练习。比如论述类文本阅读,要练习“偷换概念”这种题型,我们只需要从大段文章中切割相应的部分即可,不必让学生整篇阅读;再比如练习文言文断句时,我们也未必要让学生阅读整篇,这样就会减轻学生用眼負担,让学生乐于接受。当然要做到这些需要教师提前备课,收集整理材料,这比平常课堂上课要花费更多精力。
教师可以适当地减少直播课内容,选用网上的优质资源推荐给学生,比如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上的许多精品课就很好,这样省时省力,事半功倍,教师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搞教学创新;那些重要的、易于被学生忽视的或理解有难度的知识点才是我们直播课要关注的重点。
3.控制好在线学习的时间和说话的语速
线上学习不论是教师直播、录播还是线上自主学习都不可时间太长,一是为了学生用眼卫生,二是学生长时间对着屏幕专注力容易分散。我认为线上学习一般以半个小时左右为宜,像一些讲知识点的小视频10分钟左右即可,切忌赶进度图快,从而影响效果。另外教师在直播或录播时,语速不能过快,由于线上无法和学生直接面对面交流,教师不能及时洞察学生学习情况,如果语速过快会加大理解难度。教师最好在每个学习任务完成后做个小结,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学了什么,应该学什么。
4.搞好课堂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疫情期间当了一段时间的“主播”,老师们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群里成员不少,在线的人不多,听课的人更少”。由于是线上,学生缺乏在校学习的约束感、临场感和参与感,注意力容易分散。普通班的孩子自制力本来就相对较弱,如果父母不在身边监督就更容易放任自流,打卡不听课、签到不听课的同学大有人在。如何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听课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我觉得利用平台的互动功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1)课前互动。设置15分钟课前准备时间,教师要了解学生在线情况,督促学生按时进班;把当天要讲的纲要以PPT的形式提前分享屏幕,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心理准备;询问学生网络是否通畅、师生之间互相通话是否正常、屏幕字体的大小是否合适等,为正式上课做好准备。
(2)课堂互动。线上教学与平时课堂教学一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单方面的长时间的讲授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教师在讲解关键处对学生适时发问,让大家共同回答或点名让某个同学回答,及时评价,既能了解他们知识掌握的情况,又能让其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从而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当“主播”讲解知识点,通过学生投票、点赞等方式进行评价,让其产生获得感;也可以开通语音平台和文字评论区让大家对重要问题交流看法。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才能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课后互动。课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或补充课堂不足,或交流作业情况,或为学生答疑解惑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一直在他身边。
5.针对不同学生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教师把他们分为若干学习小组,给他们分配不同的任务,提供不同層次的线上资源。每组设立一个组长,分组在线上展评学习成果、作业完成状况、优秀率、目标率等。组内成员互相帮扶,平行组之间展开竞争,挖掘他们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三)做好线上与线下的衔接工作
开学后不要急着上新课,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摸清底细,对学生疫情期间线上学习的状况进行综合诊断评估。学生的学习品质有差异,自律性强的孩子会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根据需要自主选择线上资源;自律性差的孩子很可能会投机取巧、阳奉阴违。所以线上学习中到底有多少同学在“浑水摸鱼”,线上测评结果的可信度有多少,还有待于开学后的进一步检测。
教师需要对全班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调查、访谈、检测等方式找出学生线上学习中存在的共性或个性化的问题,将线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作为线下补充的重点,制定计划一一落实,做到“一人一案”。
我们要意识到开学并不是线上教学模式的终结,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促进线上和线下多元教学模式的融合,既让学生保持疫情期间形成的自学能力,又发挥线下教学的优势,使二者相得益彰,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研究小结
这次疫情下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无论是意识上还是技术上都迎来华丽的转变,这比以往任何一次技术培训都来得更真切有效,教师不能抱着以往的教学经验故步自封,我们要以此次疫情为契机, 乘着国家和教育部门大力支持、家长密切配合这股东风,化被动为主动,轻装上阵,潜心钻研,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春天。
参考文献:
[1]宗旭.在线教育如何解决“自律” 期待更多模式和技术介入[N].每日经济新闻,20200317.
[2]王志刚,张桢.技术赋能 模式创新 推动在线教育向高质量发展[N]. 国际出版周报,20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