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fa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于小学生喜欢思考的心理特点,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探究的学习、思考和发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更富有活力的课堂模式。基于此,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一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需要注意的要素;随后从三方面给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策略。以此仅供相关人士进行交流与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探究”;精神培养]
  一、引言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首先就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在学习中就有了主动学习的动力,便于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课堂效率。但是,一些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还是比较注重对知识的灌输,这种课堂模式极大的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根本无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因此,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应该引入新的授课模式,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为主。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需要注意的要素
  小学语文一直都是比较注重交流与沟通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过程当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时,需要特别注意三点要素,分别是:课前制定相应的计划;把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制定好相关的教学计划,在整个教学课堂中,要严格按照这个计划来安排整节课程,也就是说上课不能太过于放纵学生,一定要有纪律性,使得整节课程都十分充实,有条有理。第二点,就是要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小学语文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当中,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还是当一个倾听者和引导者,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这种主动学习的习惯,不会再畏惧上课,减轻上课的紧张感和压力感。第三点,就是要积极开展讨论的活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养成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间接地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观点和理解给出一定的评价,这个评价绝对不能用对错来衡量,更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鼓励与表扬,提高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积极性,培养自主探究精神。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探索的热情
  小学语文教师在制定课前的学习计划时,在根据课本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还得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一些特定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下,会更有学习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小学语文课堂的特定情境设置的方法也很多,比如说引用多媒体课件,或者是与课本相关的一些音乐或者是纪录片。这些音频和视频课件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一个积极学习的氛围,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探究的环节,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慢慢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摒弃传统课堂模式,创新授课方法
  对于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授课模式,都是比较注重课本的讲解,课堂的氛围比较死板,很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传统课堂一般都是以老师为主体,一节课都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大量的给学生灌输知识,这种课堂模式几乎起不到一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的上课模式应该创新,要改变之前的思想和方法。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的一点就是应该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表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讨论过程,还是问题探究,都要让学生充分的融入进去,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仔细的思考与探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老师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思考,绝对不能直接把答案和结论告诉学生,而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总结这些结论,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三)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上的联想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就需要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去自主探究相关的问题。然而,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依旧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如果只是单纯的记忆这些知识,是不可能学好语文的,而且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枯燥,产生厌学心理。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很多的知识联系都十分紧密,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程上的联想,充分动用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视觉和感官上的冲击,产生各种方式的联想,深化记忆与理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时期是学生处在心理特点最鲜明的阶段,学生对事物的吸收能力比较强,而且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也比较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是最好的一个时期。然而,小学语文课堂中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限制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时要注意课前制定相应的计划,把学生作为主体以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这三点要素。同时也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探索的热情;摒弃传统课堂模式,创新授课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上的联想这三点策略,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参考文献
  [1]田凤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6,28(3):95-96.
  [2]卢淑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5):140-140.
  [3]徐秀芬,孙胜波.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2):100-100.
  [4]楊小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培养[J].教育,2017(3):00026-00026.
其他文献
我因颈脖疼痛而去市医院检查。经拍片和化验,医师确诊我患的是颈椎结核,作抗结核治疗。一个月后,由于化疗的强烈反应,我不堪忍受,即转院到省级医院治疗。经省医院检查化验,又经几位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源。兴趣不仅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创新之母。  1.以实例激发兴趣,上好绪论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一样。一旦学生对该门学科感兴趣,他们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门课的知识。因此,上好绪论课就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关键。在《电工基础》授课时,教师可安排几个有趣的实验,像发电机、电动机、日
【正】职业教育必须重视教学、实践、实习的一体化。一、讲解语言应有逻辑性、针对性和指示性1.逻辑性沿着正确的思维规律,使用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得出正确结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2013年国奥女篮备战东亚运动会第一阶段为期十二周的体能训练安排进行深入研究,全面、系统、准确剖析原国家女篮体能教练艾尔(200
1 对家禽生产中异味的认识气体质量和水质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话题,倍受关注。这些关注是否源于城乡差异已经很难说清。家禽生产场也会产生这些异味。这些异味随着家禽业的发展
寿命是动物重要的生活史特征,直接与动物适合度(繁殖和生存)相关联,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通常用以下三种假说来解释:(1)突变积累假说,认为自然选择强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正> 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脊柱病伤日益增多。特别是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脊柱骨折脱位或合并脊髓或神经根压迫或刺激等病患,严重影响劳动生产力
会议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综合类大学的数量逐渐增多,基本所有高校都有下设二级学院,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在高校中已经实施多年,推进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进行,符合我国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利于高校健康、良性的发展。但经过对我国高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的探究,发现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着较多不足,影响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进行。本文从高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出发,分析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瓦楞纸板在当下仍是应用最广泛的包装材料,其生产量也是日益增长。而瓦楞纸板箱生产流程中涉及到了瓦楞纸板的转运问题。一般厂家是将20-30张纸板人工打捆后再进行运输。这一工序需要大量人工进行手工绕绳打结,效率低下并且工作环境恶劣。因此,研制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捆扎质量高、打结速度快的自动绕绳打结设备是瓦楞纸板生产线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塑料绳鸟嘴打结器则是替代人工打结的关键机构,它由一个复合凸轮